叶勤勤发布歌曲demo与mV拍摄预告后,后台的私信和评论区再次沸腾,期待值被拉满。
压力也随之而来。不同于以往在仓库固定场景的短视频拍摄,这次mV需要多场景切换,甚至需要叶勤勤和韩述演绎舅舅与黎雪宁过往的关键瞬间,这对叶勤勤而言是全新的挑战。
就在她对着初步草拟的脚本发愁,计算着如何平衡有限的预算与呈现效果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援手出现了。
荆戈找上了门。
叶勤勤有些意外,更多的是警惕。她不想欠荆戈或者周京砚那边的人情,但荆戈掌镜无疑是品质的巨大保障。她甚至暗自盘算,实在不行,就把之前“时光博物馆”三场线下活动赚的钱大部分拿出来支付荆戈的费用。
然而,荆戈接下来的提议让她愣住了。
“勤勤,”荆戈的语气很平静,带着技术人士特有的直接,“我很喜欢这首歌。这样,这次mV的拍摄,我来拍,费用就算了。作为交换,未来如果我在我的个人作品或者商业项目中,需要用到这首歌的版权,希望能获得免费授权。当然,会明确署名。你看怎么样?”
叶勤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无异于雪中送炭!而他用未来的版权使用来交换,既保全了她的自尊,又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荆老师!这……这太感谢了!”叶勤勤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她此刻绝不会想到,这首倾注了太多情感与故事的歌,在未来会爆火,霸占各大短视频平台,被无数人用作背景音乐,甚至被誉为“2024年华语流行苦情歌前三”。此刻的她,只为眼前棘手的拍摄难题得到解决而欣喜若狂。
消息传开,沙玫瑰和佟真也表示了支持。沙玫瑰甚至以新公司的名义,派出了设计团队,全力配合mV所需的道具设计与制作,算是还叶勤勤之前兼职策划的人情,也借此维系着这条潜在的合作线。
团队迅速组建起来,叶勤勤也一头扎进了她的老本行——脚本创作。
最初的脚本侧重于画面与歌词的对应,勾勒舅舅顾生沉默守护的脉络。但韩述在仔细阅读后,给出了一个更为精妙的建议。
“勤勤,歌词是从黎雪宁的视角写的,充满了遗憾与未尽的告白。我们何不更大胆一些?采用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形式。让‘过去的黎雪宁’与‘现在的黎雪宁’交互出现。”
这个想法很大胆,让叶勤勤眼前一亮!“说说具体的。”
韩述还=将他这些天在海量信息中梳理出的、来自那篇匿名《抗癌日志》的细节,指给她看。
“你看这里,”韩述指着日志中的一段,“‘楼下花坛里的绣球蔫了,邻居说物业偷懒,可我连给花儿浇水的力气都没有。’我们可以让mV里出现一个相似的、种着绣球的花坛,随着季节和女主角心境变化。”
“还有,‘今天化疗回来,看到路边银杏开始落叶了,金黄金黄的,真好看。要是能和他一起看看就好了。’——秋天的银杏大道,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回忆场景或象征。”
“甚至这只,‘隔壁老太太家的柯基又生了一窝,小小只,蹒跚学步,可爱得让人心化。’——我们可以让一只柯基幼崽出现在某个温馨的闪回镜头里。”
这些极其私密、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仿佛那个匿名的日志作者,就是黎雪宁本人,通过这些琐碎的记录,向世界传递着她存在的痕迹。
叶勤勤被这个想法深深打动,但也意识到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拍摄的难度和复杂性。场景更多,细节要求更高,对导演和摄影的功力是极大的考验。
她忐忑地将加入了大量细节的新脚本交给荆戈。荆戈默默看完,只说了三个字:“有意思。”
然后,他拿起笔,开始在脚本上标注分镜、景别和光线要求,专业的姿态仿佛在说:难度?我来解决。
为了精准还原日志中暗示的某些带有欧陆风情的场景,团队甚至不惜成本,找到了京津地区一些具有异国风情的街区进行实景拍摄。
首演日期为了配合mV的精良制作,整整推迟了一个月。
2024年六月的第二个周末,晚风温热。
晓风明月酒吧,前所未有的人满为患。不仅是老顾客,还有看到预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时光守护者”粉丝,以及被歌曲小样吸引来的乐迷。
《当生命的路径指向你》首演,在此启幕。
当灯光暗下,鹞子和温小帅对唱。略带沙哑的嗓音伴随着吉他的前奏响起,大屏幕上开始播放精心制作的mV。歌词里的代码情书、杨枝甘露、团建挡酒、书籍传情、陨石戒指……所有他们探寻到的细节,在荆戈强大镜头语言的诠释下,一一具象化,击打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当画面切换到依据抗癌日志还原的、种着绣球的花坛,秋日银杏落叶纷飞的街道,以及蹒跚学步的柯基幼崽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基于真实细节的巨大共情力,席卷了整个酒吧。抽泣声开始此起彼伏。
mV的结尾,采用了韩述的建议。画面是一个邮件箱——一画外音是叶勤勤根据日志最后那句话改编的独白:“医生说,如果三年不复发……我就会回来。回到,有你的世界。”
歌声落定,灯光亮起,整个酒吧陷入了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呐喊,许多观众早已泪流满面。
现场太火爆,为了给真正的顾客腾出空间,叶勤勤和冯春晓被挤到了二楼的办公室。
冯春晓给叶勤勤倒了杯水,看着她激动的样子,随口问道:“mV结尾那句‘三年不复发就回来’,啥意思?”
叶勤勤平复了一下心情,将韩述发现那篇匿名《抗癌日志》以及他们的推测和盘托出。“晓姨,我们怀疑,那个写日志的人,可能就是雪宁阿姨!她可能还活着,只是在某个地方独自抗癌!”
冯春晓握着杯子的手猛地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她沉默了几秒,仿佛下定了决心,压低声音说:“勤勤,雪宁她应该,确实还活着。”
叶勤勤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应该、确实?是推断又如此笃定,很矛盾。
冯春晓继续说道:“因为我每年,都会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没有来电显示,或者说是被隐藏了。最开始那次,是2016年。我没接,以为是骚扰电话,对方就不停地打。后来我接了,很不耐烦,对着电话那头吼:‘我不办卡!不买保险!不想当明星!更不会去什么缅北!你死了这条心吧!’”
她模仿着当时泼辣的语气,随即眼神变得悠远而伤感:“然后,我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女声,她说:‘春晓,是我,雪宁。’”
叶勤勤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一个字。
“她每次打电话,什么都不多聊,只问一个问题:‘顾生……他怎么样了?还好吗?’”
冯春晓叹了口气,“我就告诉她:‘顾生啊,还单着呢!’”
顾生……他怎么样了?还好吗?
顾生啊,还单着呢!
顾生……他怎么样了?还好吗?
顾生啊,还单着呢!
年复一年。
“而她上一次打电话,是2021年。她说,如果三年后她还好好的,就回来找他。今年,就是第三年。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联系我。”
叶勤勤如遭雷击,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又瞬间沸腾!
巧合?这世上哪有如此严丝合缝的巧合!
时间、话语、境遇……全部对上了!
那个匿名的抗癌日志作者,九成九就是黎雪宁!她真的还活着!她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舅舅,独自承受着病痛,等待着与命运赌约的到期之日!
“晓姨!告诉我怎么联系她!那个电话号码!快给我!”叶勤勤激动地抓住冯春晓的手臂,声音都在颤抖。
冯春晓无奈地摇摇头,苦笑道:“没用。我试过回拨,根本打不通。我也查过,没有任何登记信息。她用的是那种不记名的网络电话,或者类似的技术。她联系我,是单线的。也就是说,只有她想找我,才能打通我的电话,而我……根本找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