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摇摇头:“刚开始学。”
齐司衡没再说话,也看着那架钢琴。
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安静的、互不打扰的气氛。
过了一会儿,佣人端来新鲜出炉的马卡龙,色彩缤纷,引得孩子们一拥而上。
盘子里最后剩下一枚粉色的,和一枚淡绿色的。
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伸手就要去抓粉色的那个,齐司晴尖声道:“那个是我看上的!”
男孩的手顿在半空,有些讪讪。
墨小染站在不远处,看着那枚淡绿色的马卡龙,她其实更喜欢那个颜色。
她走过去,没有看争执的两人,只是伸出小手,轻轻拿起了那枚淡绿色的,然后抬头看向负责分发的佣人,声音清晰地说:“谢谢。”
佣人愣了一下,连忙躬身。
齐司晴和那男孩也停了下来,看着她。
墨小染拿着那枚小点心,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姿态从容,仿佛刚才那场小小的争夺与她无关。
齐司衡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默默走过去,拿走了那枚无人再敢碰的粉色马卡龙。
回去的车上,简寂握着墨小染的手,轻声说:“今天做得很好。”
墨小染靠在妈妈身上,小声问:“妈妈,司晴姐姐为什么总是……不太高兴的样子?”
简寂想了想,回答:“有些人习惯用声音来确认自己的存在。而有些人,像我们小染,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墨小染似懂非懂,但“安静是力量”这句话,像颗种子,落进了心里。
满六岁时,墨小染正式进入京市顶级的国际贵族小学——圣约斐小学部就读。
入学前,墨家为她请来了两位重要的老师。
一位是曾在法国留学的舞蹈大师沈女士,教授芭蕾舞仪态。
沈老师要求极严,一个抬手,一个转身,都要求精准而优美。
练功房里,墨小染穿着柔软的舞鞋,扶着把杆,一遍遍重复着枯燥的基本动作。
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小腿肌肉酸痛得发抖,她咬着下唇,一声不吭。
沈老师偶尔会点头:“韧劲不错。”
另一位是教授传统书画和茶道的苏老先生,清癯严肃。
第一堂课,不是教握笔,而是让她静坐,观磨墨。
“心浮气躁,墨色不均。书画同源,做人亦然。”
墨小染盘腿坐在蒲团上,看着那方古砚里清水渐渐被墨锭染黑,散发出沉静的香气。
一开始,她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思绪纷飞。
渐渐地,她学会了放空,只是看着,听着墨锭摩擦砚台的沙沙声。
当她第一次被允许拿起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落下歪歪扭扭的一横时,苏老先生淡淡道:“笔力弱,但心还算静。”
这些课程,无关应试,旨在修身。
墨小染在其中体会到的,不是技能的炫耀,而是对自我身体和心性的掌控。
芭蕾让她身姿挺拔,步履轻盈;书画让她凝神静气,感知细微。
入学那天,她穿着圣约斐量身定制的藏青色制服,白色衬衫,格子领结,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背上书包。
简寂和墨洐释一起送她到校门口。
“别紧张,”简寂帮她理了理衣领,“记住妈妈教你的就好。”
墨洐释俯身,难得地摸了摸她的头:“有事给爸爸打电话。”
墨小染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由生活老师领着,走进了那扇鎏金雕花的大门。
校园很大,欧式建筑与现代设施交融。
来自各个显赫家庭的孩子们,眼神里或多或少带着天生的优越感和试探。
她的同桌是一个叫林薇薇的女孩,父亲是互联网新贵,性格活泼外向,对墨小染充满了好奇。
“你叫墨小染?你爸爸是墨洐释?那个墨氏集团的?”林薇薇叽叽喳喳,“你家是不是住在那个传说中的西山园林里?”
墨小染点点头,又摇摇头,轻声说:“我家是住在西山。”
对于后面的问题,她选择了不回答。
简寂说过,不必向外人透露太多家庭细节。
林薇薇有些失望,但很快又兴致勃勃地分享起自己的玩具和旅行经历。
课间,孩子们聚在一起。
有人炫耀假期去了南极,有人展示手腕上价值不菲的儿童智能手表。
轮到墨小染,她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微笑。
“墨小染,你怎么什么都不说呀?”一个男生问道,带着点挑衅。
墨小染抬起眼,看着他,目光平静:“听大家说,很有趣。”
她的声音不大,却有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让那男生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齐司衡和她同校不同班,偶尔在走廊遇见,两人也只是点点头,并无多言。
齐司晴则高他们一年级,偶尔碰面,总是昂着头,像只骄傲的天鹅。
第一次月考,墨小染的成绩中规中矩,不算拔尖,但也在上游。
她花了很多时间在适应环境和消化那些远超福利院水平的知识上。
简寂和墨洐释没有给她压力,只是鼓励她慢慢来。
真正让她在班级里获得认可的,是一次小组手工课。
要求用废弃材料制作一个“未来的家”。
其他组大多选择了华丽的城堡或科技感十足的飞船。
墨小染这组,她默默收集了枯树枝、光滑的鹅卵石和干燥的苔藓。
她带着组员,用树枝搭出框架,用苔藓做屋顶,鹅卵石铺成小路,甚至还用捏塑土做了几个小小的、在“院子”里玩耍的人偶。
成品不是一个炫酷的建筑,而是一个充满自然野趣、温暖静谧的林间小屋。
老师惊讶地拿着他们的作品展示:“墨小染小组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生命力。它让我们想到,家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那一刻,组员们看向墨小染的眼神,充满了佩服。
林薇薇更是挽住她的胳膊:“小染,你真厉害!”
墨小染浅浅地笑了,心里有一点小小的、陌生的成就感。
她发现,不需要大声喧哗,不需要刻意炫耀,安静地做好一件事,也能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