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调任后勤,管理档案,算是清闲工作。
可是曾经是军人,又出过任务的小武,不习惯适应这份清闲。
尤其是自己的小腿一瘸一拐,走路都能引起同事们的同情。小武不喜欢。
他不喜欢他人的同情,仿佛自己就是个废物。
在小武自我厌弃中,季北作为他的好朋友,经常来后勤探望他。
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在家提前做了两份饭带到单位,其中一份分给他。
小武吃了一口,夸赞他:“没想到你还有这个厨艺!”
“老子可是啥都会,你也别小瞧我,说说看。你明天想吃什么菜,我给你送来。”
季北跟他是同期进单位,长得高高大大,对人客客气气,总是透露疏离气,跟小武交好也是因为他们是老乡。
他一直在外执勤,担任执法,现在小武被调到后勤,也不妨碍他来找小武谈心说话,一起吃饭。有一次他还送给小武一条裤子。
“?”
“还不是前几天看到你摔倒,裤子都擦坏,我就让我妹妹扯块布给你做条裤子。”季北笑着说。
小武疑惑地说:“之前你不是跟我说你妹妹,什么都不会吗?”
“这不是快要嫁人,特意去学踩缝纫机。”季北将手搭在他的肩膀说。
小武没多想,回去一穿正好合身。
之后隔三岔五,季北就会来看望他。
久而久之,小武对于瘸腿这件事,小武也逐渐放下来,不再钻牛角尖,只是有一次,他拄着拐杖回家,在街道口遇到坐在驾驶位置开车的孟逢春,眼睛滚烫起来。
她依旧那么漂亮。
穿着鲜艳的布拉吉。
坐在驾驶位置,光鲜亮丽。
再瞧瞧自己瘸腿,走路都不方便,还被调到后勤。
小武从唇角牵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容,眼睛一直凝望着车内的孟逢春。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小武面前。
那颗焦躁不安的心,才终于平复下来。
也许,他们注定有缘无分。
孟逢春不知道自己开车的一幕,小武正好撞见。
这段时间,她开车的技术逐渐上涨,天天送小满月去学校,有时候还会送小安姐去单位。
小安姐算是把辆小轿车交给她使用支配,而她也驾轻就熟,会开着车去单位。
她开车去单位,本来是想着方便上下班,再者这也是小安姐提出来。
可是孟逢春开车去厂里,发现背地里有些人在嘀咕。
无非是有人认为她傍“大款”,年纪轻轻就能开轿车上班。
办公室里的同事却认为她背后有人脉,惹不起。
一时之间,厂里舆论两极分化,却没有一个人在孟逢春面前提起。
直到有次孟逢春去送这个月的工资核对单给白厂长后。
从白厂长的办公室走出来,听到身后有人嘀咕,“瞧小孟长得漂漂亮亮,经常出入白厂长的办公室,你们说她跟白厂长是不是有问题。”
“你别胡说,白厂长跟小孟相差多大。”
“可是小孟每天开着小轿车来,她平常穿着打扮也不像是领导家的闺女。”
……
他们的窃窃私语,传到孟逢春的耳边,她下意识停住脚步,往后看去,却见到是宣传部的几个女同志。
她们撞见自己的目光,像是遇到猛兽,一哄而散。
孟逢春脚步放缓,面上不动声色,开始注意身边人的动向。
她发现每个路过自己身边的人,都会朝她投来莫名的注视,以前自己没注意。
为了一辆小轿车,传出谣言?
孟逢春回到办公室,假装没有注意她们的目光。
到了下班,孟逢春没有急着下班,而是来到包秘书面前说最近的谣言,让她很困惑。
包秘书一愣,最近她跟白厂长忙着前几天的单子,没注意厂里有谣言。
孟逢春既然提出来,想必真有此事。
想想孟逢春和安以南的关系,包秘书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绝对不会让厂里的同志们背负谣言。”
孟逢春跟包秘书打好招呼,也就点点头。
下班后开着小轿车去接小满月回家。
孟逢春开车接小满月回家,胡同附近的小孩子又凑上来想摸,碍于小轿车的金贵,倒是没有人胆敢真上手摸。
每次小满月跟着孟逢春下车,见到他们羡慕的眼光,心情高昂。
哼,这辆小轿车是她家的。
自从她家里有小轿车,孟逢春天天送她上下学,班上的同学对她很殷勤。
小满月骄傲的不行。
孟逢春回到家,厉野和安以南去的剧场看演出,今晚家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吃饭。
小满月嘟囔着嘴说:“他们有过自己的二人世界,都不带我们。”
“下次我带你去看剧场。”
“你开车轿车送我去。”
“好,但是今晚我下厨,你要来帮我打下手削土豆皮。”
“好咧!”
小满月喜滋滋,跟着孟逢春在厨房忙活。
孟逢春今晚要做小安姐教她的土豆泥,还有小满月喜欢的茄子焖肉。
小满月削好皮后,去房间看望团团圆圆有没有睡醒。
厨房剩下小满月一个人。
她安安静静地忙活,有条不紊,在做好一切饭菜,招呼小满月出来端菜,同时又喊着的:“他们醒了没,要不要换尿布。”
“她们是小懒虫,还没醒呢!”
客厅里的白炽灯亮眼,孟逢春弯弯眉眼,心情不错地说:“那你先出来吃饭。”
小满月在用手指头戳团团圆圆的小脸蛋,挤眉弄眼,可惜她们还在睡觉。
在听到孟逢春喊自己,小满月兴高采烈地跑到客厅端菜。
与此同时,安以南和厉野从外面饭店吃饱,散步回来。
隔着老远,就见到几个小孩子在小轿车外,到处打量。
几个天天坐在胡同门口的大爷大妈们,也都在小轿车旁边,坐在自带的小板凳,唠着嗑,隔壁胡同的大爷大妈瞧见,眼红地凑上去。
他们胡同里的大爷大妈自来熟地炫耀:“这小轿车可是我们胡同里小安家买的,人家可是第一届的高考状元!”
隔壁胡同的大爷大妈闻言,纷纷投来惊讶和羡慕的眼光。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挺起后背,像是小轿车是自家,得意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