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远郊,废弃气象站改造的安全屋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陈志明和覃枫围坐在一台不连接任何网络的笔记本电脑前,屏幕幽蓝的光映在他们因极度震惊而略显苍白的脸上。电脑上显示的,是经过“逐光者”系统破译、并已进行多重解密转换后的“白梅花”核心账本最终页的内容。
这最后一页,没有复杂的数字,没有冗长的名单,只有一幅极其简练却令人触目惊心的资金流向示意图和几行冰冷的注释。图的标题,用加粗的字体写着:
【终极通道:跨境现金流转闭环系统】
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一条隐秘的资金洪流如何跨越国界,最终回流:
起点: 数个标注为“离岸特殊目的实体(SpV)”的方框,资金来源于周氏集团数十年的非法所得(走私、洗钱等)。
第一步: 箭头指向数家大型国企在海外设立的“分公司”或“合资项目”。这些项目多为基建、能源领域,投资额巨大。非法资金通过复杂的股权设计和虚假合同,以“项目投资款”、“设备采购款”等名义注入这些国企海外实体。
第二步: 国企海外项目在运营过程中,通过虚增成本、伪造开支、支付高额“咨询费”等方式,将注入的非法资金转化为“合法”的项目亏损或正常支出,从而将钱“洗白”。
第三步(关键节点): 被洗白的巨额资金,并非留在海外,而是通过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渠道回流国内——外交邮袋。示意图上,一个醒目的红色箭头,从国企海外分公司指向一个标记着“使领馆特殊物品清单”的图标,旁边注释:“利用外交邮袋免检特权,以‘机密文件’或‘特殊物品’名义,分批运送现金现钞。”
终点: 回流国内的现金,进入一个名为“家族基金”的池子,备注指明用于“特殊开支”、“关系维护”及“未来布局”。
图的最后,有一行小字备注:
“此通道已平稳运行十五年,安全等级:绝密。密钥:每批次需‘园丁’亲笔签署的‘物品移交单’(样本编码:white plum-7)。”
室内一片死寂,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发出低沉的嗡鸣。覃枫的指尖冰凉,陈志明则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外交邮袋……”覃枫的声音干涩沙哑,“他们……他们竟然敢用这种渠道……运送现金?!”
这已远远超出了普通经济犯罪的范畴。外交邮袋,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享有不可侵犯性,不受驻在国海关和安全检查。这是国家间外交活动的基石之一。利用这种神圣的通道进行巨额现金走私,其性质之恶劣,胆大妄为之程度,简直匪夷所思!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更是对国家主权和外交尊严的极端蔑视!
“怪不得……怪不得我们一直查不到他们大规模资金回流的痕迹,”陈志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常规的金融监管、海关稽查,根本不会,也不能去碰外交邮袋!这是一条完全隐形的‘超级特权通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白梅花”组织需要如此严密地控制周氏集团,需要渗透到如此高的层面——只有确保各个环节,从离岸公司到国企海外项目,再到外交系统内部的某个环节,都有绝对可靠的人把控,这条“终极通道”才能长达十五年安然无恙地运行。那位身为“园丁”的夫人,其最终签名权,正是这把锁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这份证据……”覃枫看向陈志明,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一旦公布,将是惊天动地的事情。牵扯太大了……”
它不仅指向一个庞大的腐败集团,更触及了外交豁免权这一极其敏感的国际规则基石。处理稍有不慎,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外交风波和国际舆论海啸。
陈志明沉默良久,缓缓关闭了电脑屏幕,将存有数据的特制加密硬盘取出,贴身放好。他走到窗边,掀开厚重窗帘的一角,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
“这已经不是我们,甚至不是宁州或者省里能处理的事情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这条‘终极通道’,是‘白梅花’得以延续至今的生命线,也是他们最致命的七寸。我们必须将它送到能真正斩断这条通道的人手里。”
他转过身,看向覃枫:“立刻启动‘深蓝’预案。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这份终极通道图,进行物理隔离备份。你和我,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绝对安全渠道,将备份送出去。目标地点:北京。接收人:只能是最高的、可信的纪律检查机构核心负责人。”
“深蓝”预案,是他们事先设定的最高级别应急方案,意味着将所有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关键证据抵达终点。
覃枫重重点头:“明白。我走西线陆路,伪装成地质勘探数据护送队。”
“我走东线,混入国际邮件 diplomatic pouch 的护卫序列。”陈志明说出了一个极其大胆却可能是最安全的方式——利用规则的反向思维。
两人没有再多言,迅速开始分头准备。安全屋内,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声响。那记载着“终极通道”秘密的最后一页,如同一个炽热的火种,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即将踏上通往光明的、最危险的一段旅程。它的终点,将决定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光明与黑暗之战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