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日,章太妃要在宫中举办赏花宴的消息传出,权贵世家们全都精神一震。
原因无他,据内部消息透露,这次花宴,其实是为了新帝选妃。可朝中重臣只有极少数得到了请柬,反而是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员收到了请柬。
不少人立马猜到其中的关键,说皇后出自寒门,依照皇帝对她的独宠,万没有让其他嫔妃出身越过她的,越是世家大族,越是没戏,当然,也有人不信邪,觉得是无稽之谈。
那些没得到请柬的权贵们,也想方设法巴结章太妃,希望能有机会出现在花宴上,脱颖而出,得到裴司堰的青睐。
章太妃并不知道这次声势浩大的选妃是裴司堰和窦文漪联手演的一场戏,她花了好些时日,筛选了一批出挑的女子,命人把画像递到了裴司堰那里。
裴司堰看都没看,就命人又送到皇后跟前。
窦文漪翻开画像,抚着画纸的手指停在了其中一页上面,那少女正是史部尚书之女徐玉皎。
翠枝微微蹙眉,“娘娘,不是说这次参加花宴的人都是来自寒门吗?这个徐姑娘为何会在里面?”
窦文漪把花宴的事丢给章太妃,本就是想着少操心,安心养胎。
看来,徐家志在必得,所以他们肯定想法子打通了其中的关系,章太妃不明白裴司堰的用意,顺水推舟也是人之常情。
“要不,让徐家的人不要出现在花宴上?”
窦文漪笑了笑,摇头道,“不,本宫事先还得先见见这位徐姑娘。”
假戏真做,就得考虑好各个细节。
几日后,史部尚书徐夫人就带着徐玉皎出现在坤宁宫。
母女两人规规矩矩俯跪在大理寺地板上,“娘娘,万福金安!”
窦文漪狭长的眸子半眯着,“抬起头来,让本宫好好瞧瞧。”
徐玉皎,一张小巧的瓜子脸,肤若凝脂,生得倒是花容月貌,穿着一条紫烟罗石榴花纹的广袖长衫,同色系的褶裙,整个人都衬得端雅贵气。
“倒是生得不错,徐夫人好福气。”
“娘娘谬赞。”
“来人,赐座!”
宫人立马端来了两个绣墩,徐夫人落座后,略略松了一口气,只觉得新皇后温和有礼,出人意外地好相处。
“平日里可有读书?”
徐玉皎垂眸敛目,嗓音轻柔,“只识得几个字,偶尔读读《女则》、《孝经》等。”
窦文漪唇边噙着浅淡笑意,目光落在徐玉皎白净的脸上,“女儿家读些《女则》、《孝经》是好的,明理静心。”
徐夫人见皇后态度温和,趁机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丫鬟立即捧上两个锦盒。
“娘娘,一份薄礼,还请笑纳。”
徐夫人亲自打开第一个扁长的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叠着一双做工极其精致的软缎鞋垫,面上用金丝五彩线绣着繁复的石榴纹样,针脚细密匀称,一看便下了极大功夫。
“这是小女特意寻了最柔软的锦缎,一针一线仔细绣的,她的女红粗浅,上不得台面,还望娘娘莫要嫌弃。”
窦文漪神色微顿,她见徐夫人是临时起意,只是需要徐玉皎这样一个合适的贵女,替她给朝臣们传达出:皇后曾用心替圣上选妃这个讯息。
短短几日,徐家不可能专程给她绣鞋垫。
这鞋垫寓意贴心关怀,他们只是想通过这份薄礼,表示徐家愿意伏低做小,任她驱使,哪怕被皇后日日踩在脚下,也心甘情愿。
只是不知这鞋垫的尺码是否与她的相符。
紧接着,徐夫人又打开另一个精致的小叶紫檀锦盒,里面是一本纸页泛黄、装帧考究的孤本,封面上写着《妇人诸疾补遗》几个大字。
“娘娘,这本医书是前朝孤本,记载了些前朝宫中调理妇人身体的古方,甚是难得。臣妇想着,娘娘母仪天下,凤体康泰最是要紧,特献与娘娘,或能参阅一二,总比在徐家蒙尘得好。”
徐玉皎适时地微微抬头,露出一个谦卑得体的笑容:“臣女愚钝,一点点心意,实在寒酸,望娘娘莫要笑话。”
她姿态恭顺,将那份不显山不露水的“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是,徐家短短几日,就已打听到她对医术感兴趣,可见,徐家实力不凡,不容小觑啊。
窦文漪幽深的目光扫过这两件礼物,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们真是有心了。”
她唇角扬起一抹弧度,示意宫人接过。
翠枝心底冷笑,自家主子藏了那么多医书,拿一本医书显摆,真是不知所谓!
窦文漪口气随意,“章太妃的花宴将近,届时,少不了那些凑趣的比试,圣上喜欢海棠,徐姑娘丹青应该不错吧?到时候莫要藏拙。”
徐夫人闻言,脸上顿时绽开真切的笑容,不枉她早就打探到皇后的喜好。
终于透露了些有用的东西。
她连声道:“小女资质平庸,不过从小就喜欢画画,定不负娘娘所望。日后,还望娘娘多多提点教导,就是她的造化了。”
徐玉皎笑得真诚多了:“多谢娘娘。”
“翠枝。”窦文漪侧首吩咐,
“去将前外邦进贡的那匣子东珠,还有那几匹天水蓝的云锦赐予徐姑娘。本宫瞧着,那颜色配徐姑娘这般清雅的人儿正合适。”
徐夫人喜不自胜,连忙拉着女儿谢恩。
徐玉皎依礼叩拜,仪态毫无差池,完美无瑕,只是起身的刹那,眼底闪过一抹得意的寒光。
两人出宫上了马车之后,徐玉皎就再也忍不住了,
“母亲,这寒门出来的就是小家子气,一双鞋垫,一本医书就把她给迷惑了,些许小意便能打动她,可见她没什么眼见。”
徐夫人用指尖狠狠戳了一下她的额头,“万不可掉以轻心,盛惜月心性容貌不比你差,在她手里却输得一塌糊地,你还敢小看她?”
“更何况,宫中除了她一位皇后,竟无一人,这就是她的本事!”
徐玉皎心中不屑。
窦文漪不过是因为冲喜才有了今日,没有哪个皇帝不三宫六院的,新帝也一样。
且让她再得意些时日,这中宫之位,帝王的恩宠,将来属谁,还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