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说出的这句话,朱高煦非常之肯定。
如果朱标还在世,真的会打死朱允炆。
毕竟朱标作为太子储君,更是天下藩王的长兄,长兄如父,他对待每一个弟弟都是有着一种长兄恩泽的。
如果朱标没有死,哪怕为了朝廷大局而削藩,他也不会施以残酷,而是施以温和,绝不会如同朱允炆那样,直接派兵缉拿,甚至下狱,贬为庶人。
而十二朱柏甚至被引火自焚而死,这,更是不可原谅的。
血亲相惨。
这已然是违背了昔日洪武皇帝的祖训了。
“太子朱标,的确是可惜了。”
朱正也是十分感慨的说道。
这样一个自幼就被朱元璋培养的储君,完全就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培养的,可最终却是英年早逝了。
在后世。
论从古至今最为可惜的太子储君,朱标绝对是首位。
对于皇帝的父子而言。
朱元璋与朱标没有皇帝与储君的猜忌。
更没有父子拥有了权势之后的失心失德。
父子两人昔日是如此,之后更是如此。
如果朱标在,这天下也不会是这般内乱。
“对了。”
“你大哥叫什么名字啊?”朱正笑着问道。
“朱高政。”朱高煦正色吐出了三个字。
听到这个名字。
朱正也没有什么波澜,虽说自己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正字,但朱正自然是不会怀疑自己能与之有什么关联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所以就是因为你大哥,如今燕王也未曾立世子?朱高炽也并非世子?”朱正又问道。
“是啊。”
朱高煦点了点头,脸上也是带着几分感慨:“大哥天纵奇才,无人能够与之相比,在父王与母妃的心中更是如此,哪怕十几年过去了,这一点也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这些年来,一直都有人劝说父王立世子,父王却根本不予理会。”
“我看得出二哥对于这世子之位很向往,但他也清楚知道与大哥的差距,而且我们兄弟几个也是他最不像父王,父王对他也是十分不喜。”
\"久而久之,燕王府世子之位就是空置了。\"
听着朱高煦的前言后语。
朱正也是完全明白了燕王府这等秘辛了。
因为一个死去了十几年前的人。
世子之位一直空悬。
“你小子对这个世子之位有没有想法?”朱正话音一转,带着几分调笑的问道。
“我可没有想法,而且就算有也轮不到我,毕竟父王也是十分尊敬皇祖父的,立嫡立长,这一点父王肯定会践行的。”
“我还是喜欢在军中,追随将军一起上阵杀敌。”
“这才是极为畅快的。”
“若是有朝一日真的打到了应天,那就更为畅快了。”朱高煦一脸向往的说道。
听到这。
朱正也不再多问了。
世子之位。
未来的太子之位。
虽然眼下朱高煦没有想法,可随着年龄增长,随着未来拥有的权势增长,未来真正拥有了得到皇权的机会,这些都会有所改变的。
面对那个位置,少有人能够忍住诱惑的。
不过。
这些自然是与朱正无关的。
他们争归争,或许等到了那一日,朱正已然不在大明了,而是在大明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了。
为臣。
可并非朱正的心。
“对了将军。”
“你说我们有机会成功吗?”
“打到应天。”
朱高煦十分期待的看着朱正。
“就目前而言,有机会的。”
“只不过……”
朱正面带沉思,透出了一种慎重:“或许等年关之后,我军要面临一个大问题了。”
“什么大问题?”朱高煦不解问道。
“从此番北疆异族侵袭我边境,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朱正沉声道,意思已经表现的极为明显了。
闻言!
朱高煦细细思虑了一刻,双眼猛地一凝,道:“将军,难道你的意思是北边的元人会趁机南下?”
“显而易见。”
朱正十分肯定的点头说道。
“如今我大明内乱,北疆兵力空缺,而且南边朝廷也在全力攻伐,甚至于朝廷还会派人暗中联系北边的元人部落,南北夹击。”
“明年,我燕军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朝廷,更有北边的元人。”朱正沉声说道。
这一点。
朱正也是十分肯定的。
虽说在历史上。
对于朱棣靖难之时北边的元人为何没有入侵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但是在民间许多记载之中都印证了一点。
在历史上的朱棣与北边的元人签订了一些不利于大明的协议,让元人没有南下,这才给了朱棣能够全力应对朝廷的机会。
所以在朱棣登上大位之后,毕生都在北伐,北伐。
或许为的就是洗刷屈辱。
就与历史上的李世民,渭水之盟一样,承受着屈辱,要用战争血洗来证明。
“如果真的像将军所料,那我们岂不是危险了?”
“虽说北边的元人已经并非一个庞大帝国了,但也分化出了诸多的部落,他们全民皆兵,实力不弱啊。”
听着朱正一说,朱高煦也是涌现了一种紧迫感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们就危险了。
原本面对朝廷攻伐就是势弱的,如果再加上北边的元人,那就危险更大了。
“将军。”
“朝廷应该不会与元人合作吧?”
“毕竟这可是数典忘祖。”朱高煦还是抱着几分侥幸的。
“如果朝廷真的体谅治下子民,那就不会将辽东兵力抽调让鞑子有机可乘了。”
“对于朝廷而言,对于那个位置上的朱允炆而言,只要能够灭了燕王,一切都值得。”朱正冷笑了一声,直接就看透了如今朝廷的本质。
对于朝廷而言。
他们是看不到北疆的惨状,更看不到那些异族入侵北疆杀戮黎民的惨状。
他们身居庙堂之上,又岂会看到人间疾苦?
此刻。
他们唯独看到的就是朱棣的威胁,只想着尽全力的将朱棣镇压,平民的死活,与他们何干?
也正在这时!
“报。”
“启禀将军。”
“王爷的王位携王诏而临。”
“请将军速速领诏。”
魏泉快步走入了屋子内,恭敬向着朱正禀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