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归化城比李如槐想象的要容易很多。
归化城本就不大,再加上除了看守城门的那几十号人外,再也没有成建制的武装鞑子了。
李三带着人,在火统手的掩护下,仅仅损失了十来个人,搭起人梯就爬上了城墙。
一波冲锋,加上手榴弹和长枪开道,不到十分钟就夺下了归化城大门。
………………
虽然李如松想尽办法拖延林丹汗回城的步伐,可蒙古都是骑兵,一心想撤,明军也没有办法。
不过等林丹汗带着大军回到归化城时,城头上已经都是大明的将士了。
归化城四周原本热闹的居民区和寺庙,此刻一片狼藉。
地上、墙上到处都是黑乎乎的烧焦痕迹,一看就是刚经历过激烈战火。
再看归化城城头,原本的旗帜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明军的日月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归化城虽说不算大,可也是有城墙的。此时,近万的明军分散在城头和城墙脚下,城头上摆着滚木礌石,城墙下堆放着各种守城用的物资,一看就是把防守准备做得十分周全。
物资是不多,可明军是守城,而且最关键的是自己屁股后面还有几万明军在尾随自己。
一旦攻城,后面的明军肯定会不顾一切的冲杀过来,到时候,整个蒙古一定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灭都有可能。
看着眼前的情景,林丹汗心里直犯嘀咕。虽说满心不痛快,但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打起攻防战确实有一套。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守城的东西都备齐了,想要强攻进城,恐怕没那么容易。
“妈的!”
林丹汗皱着眉头,低声嘟囔着。他心里清楚,归化城必须夺回来。作为自己的王庭所在地,城里藏着数不清的宝贝。
而且包括林丹汗,其他将领的家眷都在城里,还有北元时代传下来的文书、旗帜,甚至玉玺,这些东西意义非凡,丢不得。
一旦丢了,整个黄金家族就等于完蛋了!
就在林丹汗盘算时,手下将领拖拖不花看出了他的心思,催马来到跟前,说道:“大汗,依末将看,攻城的事先别急。现在最要紧的是安定军心啊!”
蒙古大军从早上打到现在,只在中午匆匆吃了一顿饭,这眼瞅着天都要黑了,晚饭还没着落呢。平时蒙古骑兵出征,仗着离大本营近,很少会随身携带粮食等物资。换句话说,如果不赶紧找到那些被明军驱赶的部落,今晚这几万大军都得饿肚子。饿着肚子,还怎么打仗?再说了,这一整天都在不停地作战,蒙古士兵早就累得不行,急需休息。
拖拖不花这么一分析,林丹汗也渐渐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归化城里的宝贝再重要,也比不上保住自己和这十万大军重要。这十万大军是好不容易才聚拢起来的,要是出了岔子,眨眼间就会树倒猢狲散。当务之急,是先把那些部落找到,解决粮草问题,稳住军心。
“撤!”
林丹汗最后狠狠瞪了一眼归化城,咬牙下达了命令。他拨转马头,带着大军离开了。虽然暂时撤退,但林丹汗心里明白,这场和明军争夺归化城的战争,远远还没有结束。
林丹汗竟然没有选择攻城,而是直接率领军队撤回了草原深处,仿佛完全不在乎这座城市的得失。他的这一举动让李如松感到十分惊讶,他不禁感叹道:“这厮倒是决绝啊!说走就走,毫不犹豫。”
如果林丹汗选择连夜攻城,李如槐所率领的明军恐怕会遭受不小的伤亡。然而,林丹汗自己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甚至有可能被明军直接击败。
如今,林丹汗先返回草原深处稳住自己的部族,无疑是一种稳妥的策略。尽管归化城已经被明军占领,但只要他能够成功整合部族和力量,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重新夺回这座城市。
对于明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未能消灭察哈尔部的主力,这场战争恐怕还会继续下去。
不过好在军机处的那些大佬早就预料到这个问题。
打退蒙古简单,难的就是怎么去守住既有领土,这才是最难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