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发动的这次攻击,打得越军345师安排在红河沿岸的驻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他们便只好向柑塘撤退,希望得到柑塘地区的345师主力为他们提供庇护。
苏联驻越南的军事顾问加波年科中将本来不在柑塘,他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对越军发动攻击的消息,急急忙忙赶到柑塘,可时间已经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突破了红河天险,正向柑塘逼来。
如果不采取措施,越军很快就会丢失柑塘。
可是,柑塘在越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柑塘是越南北方重要的磷矿产地和磷化工基地。磷矿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于越南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磷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着关键作用;同时,磷矿在化工、医药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应用。越南在当时对磷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柑塘的磷矿产业为越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可以说,柑塘撑起了越军的半边天,一旦丢失,越军的损伤不可估量。
其次,柑塘处于较为重要的交通位置,它连接着周边地区,是物资运输和贸易往来的关键节点。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柑塘能够有效地将本地的资源运往越南其他地区,同时也便于进口所需的物资和设备。这种交通和贸易上的便利性,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增强了越南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柑塘若失,越军相当于被打断了一条腿,立即就会行动不便,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再次,从军事战略角度看,柑塘是越南北方的重要屏障。它位于黄连山省,是越南首都河内的重要门户之一。如果柑塘失守,中国军队将能够较为顺利地向越南内陆推进,对河内等重要城市构成直接威胁。
最后,柑塘作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地区,拥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物资储备。在战争期间,这里可以作为越南军队的后勤补给基地,为前线部队提供弹药、粮食、药品等物资支持。同时,也是兵力调配的重要节点,便于越南军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地调动和部署部队,增强防御和反击能力。
鉴于以上原因,柑塘绝不可失。苏联军事顾问加波年科中将赶到柑塘后,立即向越军345师师长麻永兰提出建议,要求迅速安排345师进行防御部署。同时,他还建议麻永兰向河内方面请求增援,特别点名要求越军的战略预备队316A师尽快北上,支援柑塘地区。
345师指挥部紧急下达指令,要求他们的121团立即整合从红河防线撤退的部队,迅速占领241、199、191和250高地,以阻击中国军队的推进,目标是防止中国军队进入柑塘市区。
在昨晚的炮击中,越军121团遭受了重创。可是,师部的命令,他们也不敢违背,于是,迅速重整旗鼓,集结了部分溃散部队,集中兵力固守250高地群,展现出顽强的抵抗决心。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37师的战士已经相当疲惫了,师部命令各部队原地休息,然后调整策略,准备拿下241、199、191和250等高地,扫清进攻柑塘的一切障碍。
师部做出了部署,作战命令则一级一级传达下去。
周卫国所在的团,奉师部命令,负责进攻250高地。
250高地位于柑塘北侧,是一处十分关键的战略位置。从这座高地上,能清楚看到越南柳谷通向坝洒、沙巴和柑塘的三条主要道路。掌控这个高地,就等于掌握了进入柑塘北郊的咽喉要道。
但是,250高地也是一片地形复杂的山区,这里植被茂密,道路崎岖难行,加之持续的雨雾天气,道路泥泞,使得重型火炮难以有效部署和发挥作用。
这种情况,导致解放军部队在执行攻坚任务时,无法依赖常规的重炮火力支援,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作战任务。这种环境对部队的战术灵活性和士兵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到师部的作战任务后,团部立即研究作战方案,召集三个营长到团部参加作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团长很有作战经验,他指着军事地图说道:“250高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大部队根本摆不开,重武器也上不去。这样,一营担任攻击任务,在正面佯攻,调动全团轻型火炮,直接对250高地展开正面轰击。让周卫国率领特务连作为主力突击队,负责从250高地侧面的密林中向250高地展开突击,争取一举拿下高地。
为了加强特务连的战斗能力,给他们的装备进行全面升级。所有士兵都换装更适合攻坚作战的56式突击步枪,每人配备200发弹药。此外,每名士兵携带4枚手榴弹,每个班增配一具40火箭筒,并配备炸药包和爆破筒等重型武器,以增强火力支援能力。
同时2营和团直属部队负责周边警戒,以阻止附近越军向250高地增援。”
营长陈二喜立正敬礼,大声回答道:“是!一营保证完成任务!”
其他营长也纷纷表决心,各自下去安排部队准备战斗。
……
此时,周卫国正躲在坦克后面,焦急地等待陈百泉带领的一班拿下那个小高地。
通信兵小魏牺牲后,特务连又安排了一个新的通信兵,名字叫田慧明,不过没人喊他名字,大家都喊他小田。此时,小田在后面喊:“连长,营部呼叫!”
周卫国伏低身子,从第一辆坦克后面跑到第三辆坦克后面,拿起了话筒,营长陈二喜的声音传来:“卫国,你们在哪个位置了?赶快赶到250高地来,有作战任务!”
周卫国答应道:“是,特务连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
一回头,却发现小高地上的枪声停了,接着,陈百泉带领一班的战士,押解着几个俘虏下来了。
看着这几个俘虏,周卫国再次气笑了。
俘虏只有三个,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典型的三口之家。
越南真是穷兵黩武,连这么小的孩子,都被忽悠着上了战场?
于是,他又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优待俘虏、不骚扰伤害老百姓的政策说了一遍,那名妇女似有所动,可那个男子却说道:“我们越南是第三军事强国,我们是东南亚霸主!木棉花开之处,皆为越南领土,中国应该把广东广西割让给我们!”
嗬!这是一个被军国主义成功洗脑的死硬分子啊!周卫国也懒得和他废话,看到收押俘虏的兄弟部队上来了,便挥一挥手,让陈百泉把俘虏交给兄弟部队,让他们去做这些家伙的工作。
他掏出军用地图,查找250高地的位置。
250高地在柑塘北侧,距离此处大约十五公里。
周卫国正要命令战士们跑步前进,向250高地进发,突然,小山东大声喊道:“连长,敌人!那边来了好多敌人!”
周卫国大惊,难道越军又组织起来一股部队,主动进攻了吗?
他大声喊道:“准备战斗!”说完,躲在坦克后面,举枪戒备!
那边果然来了乌泱泱一大群人,可多数都是妇女儿童老人,手中并没有武器。
一个老年妇女大声喊道:“长官,不要开枪,我们是普通老百姓,我们投降!”
周卫国定睛一看,这不正是先前特务连释放的那个女俘虏吗?原来,这个女俘虏到附近村子宣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策,说动了一部分人,跟着她前来投降来了。
周卫国给接管俘虏的兄弟部队说明情况,请他们处理,然后带着特务连,向250高地赶去。
下午五点,特务连赶到250高地,一营的其他部队已经到了,正在修建炮兵阵地呢。
见周卫国带着特务连赶到,陈二喜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给三个连长布置作战任务。
这一次,特务连担任攻击任务,需要从250高地侧方的密林中绕过去,从两侧迂回包抄,攻击敌人,其他两个连队负责在正面牵制敌人。
看三个连长都清楚了各自的作战任务,陈二喜对周卫国说道:“卫国,这一次,你们的任务很重,能否顺利拿下250高地,你们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不有信心?”
周卫国立即立正敬礼,大声说到:“保证完成任务!”
陈二喜微笑道:“嗯,不错!你马上安排战士们换装备。所有战士都换成五六式冲锋枪,每名战士配200发子弹,四个手榴弹,每个班配置一具40火箭筒,五个炸药包,五根爆破筒,以增强部队火力。换好装备,让战士们抓紧时间吃饭休息,夜里十二点出发,我们凌晨三点开始炮击,吸引敌人的注意,你们趁机摸上敌人的阵地,争取明天凌晨五点拿下阵地!”
周卫国又大声应道:“是!”
参谋林家俊说道:“卫国,密林里肯定有敌人设置的雷场,小心一点!”
周卫国答应一声,转身回去安排。
营部早就把装备给他们送过来了,各班各排正组织战士们换装备。
周卫国大声命令道:“领了装备,马上吃饭休息,很快又有作战任务!”
特务连的战士们,从昨天下午接到营部任务赶往180高地起,已经激战了一天一夜,早就累坏了,听连长命令大家吃饭休息,他们连忙掏出干粮,吃了起来。
山区密林,连日雨雾,地上到处都是泥水。战士们浑身湿透,一个个坐在泥水里,或靠在岩石上,或靠在树干上,就着水壶里的清水,吃着压缩饼干,可他们太疲倦了,有的战士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半张着嘴,嘴里没有嚼碎的饼干屑,混合着唾液,沿着嘴角往下流。
周卫国看着这些年轻战士们疲累的样子,看着他们那被雨水浸泡得苍白、并且沾满泥浆的脸庞,又是敬佩又是心痛!
多好的战士啊,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他们告别家乡,告别亲人,来到异国他乡,和这些背信弃义、妄图侵略中国的越南黑皮猴子战斗,淌水卧泥,流血流汗!
他们都是英雄!
可能,许多年以后,人们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是,人民一定能记住他们的英雄事迹——对越自卫反击战!
可是,周卫国自己也太困了,他嚼了一块压缩饼干,喝了两口水,往泥地里一躺,枕着大刘的腿,就进入了梦乡。
从戎多年,周卫国的生物钟非常精准,夜里十一点五十,他准时醒来。
许多战士也已经醒来了,正在整理装备,准备出发。
吹哨,集合!
特务连的战士们训练有素,不一刻,他们就随着连长周卫国出发了。
密林里古树参天,藤蔓丛生,荆棘遍地,战士们艰难前行。
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不得不把手电筒用毛巾裹住,只能贴着地面发出微弱的光,就像萤火虫一样。
可是,这么微弱的光,要想正常行走是不可能的。战士们不得不用手脚并用,在密林里摸索爬行。不过,爬行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很容易发现敌人埋在地下的地雷或其他危险物。
“报告,发现绊发雷。”
排雷能手李长顺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他和小山东爬行在队伍的最前面,就是为了查找出敌人设置的雷区。
周卫国连忙跟随他摸到雷区边缘,手电筒的微光下,三根头发丝般的铜线横在两棵树之间,距地不足八寸,线头拴着的美式手雷在树影里晃荡,仿佛几个择人而噬的幽灵。
小山东的排雷剪悬在半空,正在准备排雷,可又迟迟不敢下手,他看见周卫国过来了,说道:
“连长,这是连环诡雷,剪错一根线,周围的雷就会全部爆炸。”
汗珠顺着小山东的防毒面具边缘滴落,在落叶上洇出深色斑点。看得出来,这个受林家俊亲自教导的排雷能手,此时也十分紧张。
周卫国突然抽出刺刀,刀尖轻轻挑断旁边一根腐藤——伪装成藤蔓的第四根引线暴露在月光下。
小山东一拍脑门:“嗨!我咋没想到呢?连长,你真厉害!我们差点就中招了!”
周卫国微微一笑,这种连环雷,还是当年他们在越南当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军方培训学员时研究出来的。
看来,250高地上有自己的学生啊?会是谁呢?阮文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