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梅病倒了,躺在床上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的说着胡话:“云峰哥,不要走,不要去参军,不要抛下我们一家老小……”
周卫国急得嘴唇起了火泡,连忙请来大队上的赤脚医生,给母亲刘玉梅打针吃药。
昨天,母亲刘玉梅请假去元坝子公社找肖部长,周卫国收工时,见天都快黑了,母亲却还没有回来,便走出院门,准备到元坝子去接她。
刚走了几步,邻居张大娘告诉他,说看见他母亲刘玉梅和一行人到云谱叔家去了,他便来到云谱叔家,准备接上母亲一起回家,却听到了云谱叔他们说起让他去参军的事情。
可是,母亲居然坚决不同意他去参军,拉着他就往家走。
可是,周卫国想去参军啊!
云谱叔家里人多,他没好意思发表自己的意见,没好意思忤逆母亲的意见,便一言不发,跟着母亲回了家。
到了家里,他说了一句:“妈,我想去参军,你就同意我去参军吧!”
哪知,母亲刘玉梅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一言不发就回了卧室。
今天,二姐就发现母亲病了。
打了针吃了药,刘玉梅清醒了过来。她看着床前忙着给她端茶倒水的儿子,不由怔怔地流下泪来。
看母亲这个样子,周卫国吓坏了,他连忙说:“妈妈,你别伤心,我再也不去参军啦!我想通了,大队和公社这里,如果能获得推荐读大学的机会,我就去读大学,如果没有机会,我就在家当农民,守着你和奶奶过日子!”
听见儿子这懂事的话语,刘玉梅不由又流下泪来!
唉,多好的儿子啊!
和他爸爸一样聪明能干!
她挥了挥手,说道:“卫国,你出去吧!让我静一静!”
周卫国看了看妈妈,出去了。
刘玉梅闭上眼睛,让眼泪静静地流淌,心中却思潮起伏,难以平静。
从感情上来说,她真心不想让儿子去参军!
她怕,万一又爆发战争,儿子上了战场,是不是和丈夫周云峰一样,也会牺牲?
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她已经失去了丈夫周云峰,她可不能再失去儿子周卫国!
可是,儿子那么优秀,那么聪明能干,学习成绩那么好,难道真的要让他守着自己和他的奶奶,当一辈子农民吗?
推荐读大学?以周云德的尿性,大队上肯定是不会推荐卫国读大学的!
公社?那就更别指望了!公社干部中,自己只认识一个肖明刚部长,还是已经调到马店区政府工作去了!
而且,即使肖部长没有调走,他一个武装部长,除了招兵工作之外,在公社的其他事务上,又有多少话语权呢?
唉,愁人啊!
刘玉梅下了床,走出屋外,见周卫国正在菜地里忙活。
这个能干勤劳的小伙子,因为自己今天生了病,便没有出山劳动挣工分,可也没有偷懒,做完家务,又去侍弄那块自留地里的瓜瓜菜菜。
卫国才十七岁,难道自己真的要把他留在家里,当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吗?
那个云峰哥的战友,陈二喜同志,和云峰哥同时参军的,虽然也到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可人家活着回来了,还提了干,成了军官。
看看人家,年龄和周云谱差不多,可看起来却比周云谱年轻二十岁,穿着崭新的军装,多精神!
再看看周云谱,四十岁不到,由于常年劳作,背早就佝偻了,脸上的皱纹,多得像被烈日晒裂口的旱田,头发都花白了,瘦骨嶙峋……
刘家沟的农民,哪一个不是像周云谱这个样子的?皮肤黝黑,过早衰老?
可以预见,如果卫国也当农民,二十年之后,他也会像他的云谱叔一样!
可是,云谱至少还活着,如果卫国参了军,万一遇到战争,光荣牺牲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刘玉梅的心肠重新刚硬了起来!
不管了,我宁愿他在家受苦受累,我宁愿他在家碌碌无为,但好歹能让我看得见摸得着!我已经失去了丈夫,我不能再失去儿子!
哪怕有一丝可能都不行!
下定了决心,刘玉梅精神好了许多,她走到菜地里,帮着把那几株西红柿苗上多余的枝丫掐掉,嘴里还说道:
“卫国,别怪妈妈,妈妈不想让你去参军,我怕,我怕如果你参了军,万一发生战争,你牺牲了咋办?你爸爸参军牺牲了,我们一家人有多难有多苦,你又不是不知道,妈妈可不想再经历一次那样的痛苦!”
周卫国沉默了!
妈妈的痛苦,他又怎么会不清楚?
他小时候,多少次临睡前,都看见妈妈抚摸着父亲写给她的那唯一的一封信怔怔出神?
又有多少次,他半夜醒来,却发现母亲在默默啜泣?
他看着母亲,真诚地说道:“妈,我听你的,我就在家安心干活,明年,我就能挣甲等工分了,加上你,我们家就有两个甲等工分,二姐还要挣一个乙等工分,我们家能分到很多粮食,我们再也不会挨饿了!我要让你和奶奶吃上白米饭和白面馒头,每年过年时,我们家还要杀年猪,做上许多腊肉,我们一年都有肉吃!”
刘玉梅欣慰地笑了!
看刘玉梅好多了,下午,周卫国照常出山劳动挣工分。
晚饭后,周云谱和刘玉琴一起来看望刘玉梅。
周云谱是一个直性子,他一坐下就开门见山地说:
“玉梅嫂子,我今天还是想跟你说说卫国参军的事儿。这孩子有出息,参军说不定能有大发展。”
刘玉梅脸色一沉,说道:“云谱,我心意已决,我不想让卫国去冒这个险。”
刘玉琴在一旁劝道:“姐,云谱说的也有道理,卫国那么优秀,参军或许能改变他的一生。你看陈二喜,当年参军,现在多风光。”
刘玉梅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是为卫国好,可我实在怕再失去他。他爸爸牺牲后,这日子有多难,你们也清楚。”
周云谱接着说:“玉梅嫂子,现在是和平年代,参军也不一定就会有危险。而且卫国去了部队,能接受锻炼,学本事。”
刘玉梅不再说话,可沉默就是最好的拒绝。
周云谱和刘玉琴眼见劝说无果,正要告辞离开,却听院门口传来一声:“妈!”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周素英和刘志强过来了!
大家相互招呼之后,重新坐下拉家常。
周素英关心地问:“妈,这两天见你没出工,素兰说你昨天去了公社,找肖部长有事,今天却病倒了,是怎么回事啊?”
刘玉梅还没有搭话,周卫国说道:“妈妈去公社找肖部长,肯定是因为我推荐读大学的事,哪知道却遇到了爸爸的一个战友,名叫陈二喜,他现在提了干,是营长了,回马店区来招兵,陈叔叔建议我去参军,说部队里也有推荐读大学的名额,只要我表现好,有很大的机会可以获得推荐!”
周素英不解地问:“这是好事啊!那妈妈为啥又生病了呢?”
周卫国苦笑道:“妈妈不愿意我去参军!”
周素英急道:“为啥呀?参军多好啊!还有机会读大学,妈妈,你不应该耽误卫国的前程的!”
听周素英居然指责起自己来,刘玉梅火了,她悲声道:
“素英,你怎么这样说?当年,你爸爸不顾奶奶的坚决反对,硬是去参了军,说是多则五年少则三年就回来,结果怎么样?他回来了吗?他倒是光荣了,我们一家人有多苦有多难,你不知道吗?你八岁那年,还只读了一个一年级,就回家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在那些灾荒年景,为了我们一家人不被饿死,你把啥肉都拿回来煮给弟弟妹妹吃,老鼠,蛤蟆,蛇,蝗虫,凡是能吃的东西,哪一样我们没有吃过?当兵哪点好?当兵打仗,谁敢保证自己不被子弹打着?我不想你弟弟风光,我不想他出人头地,我只要他平平安安,哪怕一家人吃糠咽菜,至少在一起!”
周素英不敢说话了!
是啊,母亲刘玉梅说的这一切,都是她亲身经历过的,她又怎么会不清楚呢?
爸爸走后,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对母亲的艰难苦楚,她再清楚不过了。她那么喜欢读书,她读一年级的时候,还是班上的第一名呢!可是,因为父亲牺牲了,因为要照看弟弟妹妹,要帮助家里做点家务,她不得不早早退了学,她何尝不伤心?她那时还躲在被窝里偷偷哭过呢!
在最困难的那三年,为了一家人不被饿死,她带着弟弟妹妹满山遍野找野菜,到河里、田里摸鱼捞虾,到山上捕鼠抓蛇,甚至一些可以吃的昆虫,她都抓回来,或煮或烧,弄熟了给一家人吃!
现在,好容易三姐弟都长大了,自己却又嫁了人,最多再过两年,素兰肯定也要嫁人,如果卫国去参了军,难道,就只留妈妈和奶奶在家里吗?
虽然,以妈妈挣的甲等工分,分到的粮食,养活她自己和奶奶没有问题,可妈妈终究要老啊!
妈妈虽然还没到四十岁,可脸上已经布满皱纹,腰肢也不再挺拔,生产队的农活这么重,她还能干几年?
卫国不能也不应该去参军!
可卫国那么聪明,学习成绩那么好,难道就让他一辈子当农民吗?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然后四十岁不到,看起来就像一个老头,犹如眼前的云谱叔一样?
还真是难以抉择啊!
一屋子人都沉默着!
刘玉梅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周卫国连忙去厨房给母亲把药端过来,说道:“妈,快喝药!你别着急上火了,安心养病吧,我不去参军!”
刘玉梅喝了药,咳嗽平息了下来,她看着周卫国,低声说道:“卫国,你不要怪妈,妈真的害怕失去你!”
周卫国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刘玉琴安慰了姐姐刘玉梅几句,起身和周云谱一起回去了。
周素英和母亲聊了几句话,却突然捂住嘴巴,跑到院子里的角落处,干呕起来。
周卫国瞠目结舌,以为姐姐病了,正要跑过去查看,刘玉梅却脸露微笑,问刘志强道:“志强,素英这个样子多久了?”
刘志强道:“有十多天了!”
刘玉梅叮嘱道:“多关心关心她,别让她干重活,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吃,多紧着她点!”
听了母亲和志强哥的对话,周卫国茅塞顿开,心中不禁狂喜:姐姐周素英要当妈妈了,自己要当舅舅了!
周素英进屋来了。刘玉梅又叮嘱了她几句,告诫她应该注意哪些事情,便把他们赶回家去了。
第二天,周卫国和二姐周素兰出山劳动挣工分,刘玉梅继续留在家里歇息养病。
半上午,家里却又来了客人。
肖明刚带着陈二喜和另外一个军官来看望她们一家了。
一见面,陈二喜就指着另外一个军官给刘玉梅介绍:“嫂子,这是林家俊,也是云峰哥的战友!”
这个林家俊,似乎很会说话,他马上接口说道:“嫂子你好,以前多次听云峰哥提起你们,本来早就应该来看望你们,可一直没有机会,这次终于争取到来这里征兵了,可算见着你们了!”
说完,从挎包里掏出两包礼物来,刘玉梅一看,一包是现在很难买到的水果糖,还有一包是什么好东西,刘玉梅不知道。
林家俊却指着那包东西说道:“这个叫蛋糕,是用鸡蛋和面粉做的,可软和了,我专门买来让伯母尝个鲜!”
说完,打开包装,递了一块给刘兰芝。
刘兰芝不好拒绝他的热情,便接过蛋糕,轻咬了一口,果然是又软和又鲜美,她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夸奖林家俊会买东西。
刘玉梅到厨房里拿了几个碗,给大家倒上开水,便陪着他们坐下聊天。
这个林家俊,能说会道,还是个自来熟。他先是问了一下刘兰芝的身体情况,然后又了解了一下刘玉梅的家庭情况,极力赞扬刘玉梅在周云峰牺牲后,独自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的艰辛和不易!
接着,他话锋一转,就开始讲他们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所见所闻,讲那个年代朝鲜人民的凄惨现状,讲老百姓在地里种庄稼,美军的飞机却在天上扔炸弹,把地里的老百姓炸死;告诉刘玉梅,老百姓别说是安居乐业,甚至连起码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整村整村的人民被敌人屠杀,曝尸荒野,腐烂了都没人掩埋……
林家俊讲得十分生动形象,把朝鲜人民的苦难,描述得催人泪下,只听得刘兰芝、刘玉梅这两个善良本分的人,泪水涟涟,连声骂侵略者不是人,是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