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生意稳定了,马红霞和刘东琢磨着得有个能让人记住的硬招牌。
两人都是东北人,一合计,准备在老家的味道里找灵感。
“猪肉炖粉条?太普通,家家都会。”刘东叼着烟斗,眉头皱成个疙瘩。
“锅包肉?费油,价格定高了怕没人点。”马红霞也摇头。
正犯愁呢,马红霞看着窗外凛冽的寒风,忽然福至心灵,猛地一拍大腿:“有了!咱就做那个炖鱼!”
刘东眼睛一亮:“就咱老家那个做法?”
“对头!”马红霞来了精神,掰着手指头数落好处。
“鱼不算稀罕物,价格实在,豆腐、粉条、白菜,都是咱北方过冬的看家菜,便宜又压秤,搁一个大锅里咕嘟咕嘟炖出来,汤浓味鲜,鱼肉嫩,豆腐饱吸汤汁,粉条滑溜,白菜清甜,连汤带菜热乎乎一大盆,又解馋又扛冻,还下饭,最适合这京城的冬天,保准受欢迎!”
两人越想越觉得这“炖鱼”的主意靠谱,但兴奋之余,刘东又想到了一个实际问题:“这想法是好,可咱上哪儿去找那么多品质好、价格又合适的鱼?京城这地界,好鱼可不便宜,要是用次等的,可就坏了咱招牌了。”
马红霞也冷静下来,这确实是个问题。
第二天,刘东趁着陆青阳来店里,就把这想法和顾虑一股脑儿地跟他说了。
陆青阳听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你们这想法很好,接地气,有特色,肯定能成,至于鱼的事儿,你们不用操心,我来想办法,你们就专心研究怎么把这鱼做得更好吃就行。”
刘东和马红霞一听,心里那块大石头顿时落了地。
有陆青阳这句话,他们就放心了。
陆青阳回去后,便着手安排。
他在空间那方灵气充裕的水塘里,专门划出一片区域,投入了几种肉质鲜嫩、刺少腥淡的鱼苗,用灵泉水加速喂养。
不过几天功夫,那些鱼儿就长得膘肥体壮,鳞片紧密,眼睛清亮,活力十足,比外面市面上的鱼品质不知高了多少档次。
刘东和马红霞一看这鱼,就忍不住啧啧称奇。
“哎呦,是好货,一看这肉质就紧实,腥气也淡。”
有了这稳定的顶级食材供应,两口子研究起做法来更是劲头十足。
他们反复调试酱料的配比,尝试不同的火候,记录每一次炖煮的时间对鱼肉口感的影响。
“酱不能太多,抢了鱼的鲜味。”
“豆腐得比鱼晚点下,不然全炖烂了。”
“粉条什么时候放是关键,早了糊锅,晚了不入味。”
“最后撒那把香菜和葱花,是点睛之笔!”
后厨里常常弥漫着浓郁的炖鱼香气,偶尔还传出夫妻俩关于“咸了淡了”、“火候老了嫩了”的讨论声。。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尝试和调整后,一道属于新味居分店的、独一无二的 “刘氏秘制炖鱼” 诞生了。
当那盆热气腾腾、汤汁奶白(或酱香浓郁,取决于最终定版)、鱼肉嫩滑、配菜入味的炖鱼端上桌时,那扑鼻的异香和扎实的卖相,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第一批尝鲜的客人都被这前所未有的鲜美滋味征服了,鱼肉入口即化,丝毫没有土腥味,豆腐和粉条吸饱了鱼汤的精华,味道层次极其丰富。
“老板,你们这鱼是哪儿进的?太鲜了。”
“这味道,绝了,跟我以前吃过的炖鱼都不一样?”
“这么大一盆子,几个人都吃不完。”
陆青阳深谙开业聚人气之道,光有硬菜还不够,得有点让人眼前一亮、口口相传的甜头。
他利用空间里优质的原料和超越时代的些许灵感,给刘东和马红霞琢磨了几样小巧精致、成本可控又别具风味的 “开业迎宾点心” ,决定在头三天每桌免费赠送一小碟。
这可把刘东和马红霞高兴坏了,后厨又紧锣密鼓地试验起来。
第一样,是迷你一口酥。
这东西看似普通,内里却有乾坤。
用的是空间产的低筋面粉和动物黄油,奶香格外浓郁。
馅料有两种:一种是咸香的花生碎混合少许椒盐,另一种是甜润的枣泥核桃。
个头只有硬币大小,烤得金黄酥脆,真是一口一个,满口生香,咸甜交错,让人吃了停不下来。
还有一样是琥珀核桃。
选取空间产的饱满核桃仁,用糖和少量水慢火熬煮,最关键的一步是陆青阳指点的,在糖浆里加入了少许柠檬汁和一点点盐。
这样做出来的琥珀核桃,糖衣晶莹剔透,色泽如同真正的琥珀,咬下去先是清脆的糖壳,然后是核桃的酥香,味道甜而不腻,还带着一丝极微弱的柠檬清新和咸味,巧妙地平衡了甜度,层次感瞬间就上来了,比普通的糖核桃不知高明多少。
“哎,这小花模样的点心是啥?又好看又好吃!”
“这小酥饼真香,咸味的我还是头一回吃,真不错!”
“这核桃仁亮晶晶的,怎么做的?又甜又香还不粘牙!”
客人们对这些免费的小点心赞不绝口,尤其是带着孩子来的,孩子们更是眼巴巴地瞅着。
这点心不仅味道好,模样也精巧,一下子就把新店的格调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很多人就因为这几样别处吃不到的贴心小点心,对新味居分店留下了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成了回头客。
这新店的生意,想不红火都难了。
与此同时,周哲和苏晓雯的事情也已经定了。
陆青阳见周哲平时实验的时候更加卖力了,做完实验还要到店里面来兼职,平日里也更加省吃俭用了。
陆青阳看出了苗头:“怎么?你们的事情成了啊?”
“嘿嘿,也不算是成了,对了青阳,你也算是媒人,我和晓雯决定一起请你吃个饭。”
陆青阳笑了笑:“这你就见外了,我家里就开饭店,哪里还用得着你们请客啊。”
“可是……”
陆青阳实在是给了他太多的帮助,他有的时候觉得无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