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生活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李昱很快就能适应大学生活,而且他还能举一反三,自己提前能把专业的书都学得透彻,很快成为老师的得意门生。
许挽星看着李昱越来越优秀也努力学习。
周末许挽星小声跟李昱说她宿舍舍友找了个家教工作,说自己也想去:“按小时算钱呢!好多同学都去找家教工作,我们也去吧,你成绩那么好一定很多家长找你,还能挣点钱补贴家里。”
他们现在上学有补贴,但是家里也需要给他们寄生活费。
许挽星看着同宿舍的舍友挣钱自己心里也有些意动了,毕竟她知道家里确实辛苦,既然自己能挣钱能让家里人过得更舒服她是想要去做的。
从村里一直走到省城的大学她知道自己家里人给了太多太多的支持!她也承载着家里所有人的期望。
虽然李昱跟她说了很多,她也坚定毕业之后要跟李昱一起回去建设家乡的想法,但是如果现在能有挣钱的机会,能让家里过上更加宽裕的生活,让父母和哥哥们不再那么辛苦,她也想去挣点钱。
李昱从专业书里边抬起头来!
他看着许挽星带着点小心翼翼的神色,在看着她迷茫又纠结!
李昱总算是知道自己有哪里违和的地方了,因为他自己知道的很多,也知道未来的发展走向,更是活了很多辈子,他现在所追寻的东西早就已经超出物质之外了,所以他根本没注意到自己身边的亲人还深陷在物质的泥潭里。
他们还在苦苦为了生存而生存。
“是不行吗?会打扰我们学习是吗?那,那我也不去了!”
许挽星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刚才脸上的那些期待瞬间消失不见,整个人就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一样!
在知道他们还能够一边上学一边挣钱的时候,是带着无比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想象的,她甚至都想过自己挣钱之后第一次自己挣钱之后应该怎么花?
“好!行,那我们一起去做家教这个寒假我们放假了也先不回家,留下来做家教挣钱吧,我们挣钱肯定比爸妈他们在地里边刨食挣钱快!”
李昱觉得是时候应该先有经济基础才能谈理想!
有能力为什么不让父母们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呢?
要干,李昱决定干一票大的!
李昱说干就干。
当晚就把宿舍另外四个人叫到操场,路灯下,李昱把写好的计划摊在石桌上:“小学补语文数学,初中加物理,高中主攻数理化,每人负责一门,我和挽星协调时间、找场地。赚了钱,六个人平分。”
“场地咋弄?”舍友周建斌挠着头,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馒头,“总不能在宿舍补吧?管理员得把咱赶出去。”
李昱早有主意:“在学校附近找个空铺面,月租二十块,咱先租三个月试试。”
没人反对。
周末,几个人就骑着自行车去收拾铺面,扫灰尘、刷白墙,还在门口贴了张手写的招生启事,字是许挽星写的,清秀又工整。
起初没多少人来,李昱就带着几个人去附近的家属院、菜市场发传单,汗湿的衬衫贴在背上,传单却一张张递了出去。
李昱甚至还许诺一段时间补习没有效果可以退费。
而且一对一的家教费实在太贵了,像是这样,大班上课就有正规的教室,大家分摊着来,很多普通家庭咬咬牙都能支付得起!
经过李昱他们的宣传,半个月后,终于招到了三十多个学生。开课那天,李昱站在铺面门口,看着背着书包的孩子鱼贯而入,许挽星在一旁给孩子们发课本,两人对视一眼,都偷偷笑了。
李昱的课最受欢迎。
他讲数学不照本宣科,总能把复杂的公式编成顺口溜,比如把“勾股定理”说成“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记不住就想‘勾三股四弦五’”。有次讲几何题,他还从校外的木工铺借了块木板,现场画辅助线、锯模型,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不眨。
许挽星则温柔耐心,有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总记不住拼音,她就每天提前半小时来,拿着拼音卡片一个个教,直到孩子能顺畅地拼读课文。
其他舍友也各有妙招,周建斌教英语时会带个收音机,让孩子们听英语广播;张红梅讲数学题,会把难题拆成一个个小步骤,直到每个孩子都懂。
毕竟是第一次当小老师,大家都非常投入,甚至背后还做出很多努力给每一个学生都量身定制了学习计划!
慢慢地,辅导班的名声传了出去,来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本的铺面不够用,李昱又租了隔壁的屋子,许挽星的舍友也都被叫来帮忙。
到寒假时,辅导班已经有了近两百个学生,每个月能赚不少钱。
那天晚上,几个人在宿舍里算完账,周建斌兴奋地拍着桌子:“天哪!我们挣了这么多钱!咱这算是创业成功了吧!下学期说不定还能再扩大点规模!”
张红梅也笑着点头:“是啊,李昱,你脑子活,又会统筹,以后咱这公司就靠你领头了。”
李昱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向许挽星,见她也正看着自己,便开口道:“我和挽星,毕业后想回村里。”
这话像泼了盆冷水,宿舍里瞬间安静下来。周建斌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回村?回村干啥?咱这辅导班做得好好的,以后前景多好啊!我现在根本都看不上学校分配的那些工作了,毕业之后就准备全身心的投入!到时候每天讲更多的课,教更多的学生,我们在把规模扩大的大大的,挣多多的钱!到时候我们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吗?”
他们可是大学生啊!
能考上大学的大家心里边都怀揣着热情和理想,有多少个人还想着回到村里边种田的,太不可思议了!
“我家村里的地多,但是种得粗放,收成一直不好,村里边一直很穷!”李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在学校学了那么多现代农业技术,想回去试试,说不定能让村里人的日子好起来。”
许挽星也跟着点头:“我和李昱想法一样,农村需要懂技术的人,我们回去,能做的事不比在城里少。钱,是能够让我们现在生活的更好了,但是感觉能帮助更多的人,能帮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好像是一件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张红梅急了:“可咱这辅导班怎么办?这是咱一起拼出来的!李昱,你要是走了,我们哪儿懂怎么管理啊?”
“我们这不是还没走吗?还没到毕业的时候呢,还有这么久时间,即使到时候我真毕业了!你们早就已经出师了!到时候我可以把公司的运营流程、招生方法、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写出来。”李昱继续说道,“我和挽星只拿干股,不参与管理。赚钱了,按之前的比例分,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到时候大家再找我也不迟!”
“干股?”周建斌愣了愣,“你这是啥意思?这公司你和挽星功劳最大,你咋能只拿干股?”
“我和挽星回村,主要想做的是种地,这公司是大家一起做起来的,当初就已经说好了分配比例!该是你们的,就该你们拿,”李昱笑了笑,“再说,我相信你们能把公司管好,比我管得还好。我也相信你们几个的能力,教育这一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有可为,你们一定能做的更好!帮助更多的人圆了他们上学梦。”
接下来的几天,舍友们还是没放弃劝李昱和许挽星留下。周建斌甚至拉着李昱去了市里的商场,指着橱窗里的电视机、洗衣机说:“你看,在城里好好干,不出两年,咱就能买这些东西,回村能有这日子吗?”
李昱却只是看着橱窗,然后说:“城里的日子好,但村里的日子也能变好。我想回去,让村里也能有这些东西,让村里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许挽星也被张红梅拉着聊了一晚上,张红梅红着眼眶说:“挽星,咱一起在辅导班熬了那么久,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你咋就舍得走呢?留在城里,做城里人、结婚生孩子,多好啊。”
许挽星握着张红梅的手,眼眶也红了:“红梅,我知道城里好,但我更想和李昱一起,去做我们想做的事。以后我们会常回来看你们的,你们也可以去村里玩。”
见两人态度坚决,舍友们知道劝不动了,但想着现在还没毕业呢,以后可以慢慢劝,总能把他们两个人留下来,可以时常不着痕迹地劝他们!
自从他们的公司越来越正规化,在李昱的主导之下,他们招了附近师范的学生来当兼职老师,又在省城里的其他地方也开了分店。
数钱数到手抽筋!
挣钱,挣大钱,挣了一辈子不敢想象那么多的钱!大家眼睛都要直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呐,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挣钱着!
就在大家都以为李昱看到这么多钱早已经忘记了回乡的事,毕业时他再一次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