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成松不太能理解,他们这一代人,有的人生了七八个,十来个孩子,最后能长大到成年人的,只有那么四五个,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差不多百分之三四十的样子。
所以,贺成松不太能理解谈秋荷,做父母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可她这样,明显是太过固执了,都快魔障了!
“就,就没有别的可能?”
贺成松盯着谈秋荷,他也是在家里考虑了许多天后,才决定来找谈秋荷的。
年少时候的爱而不得,他也没想到谈秋荷如此的固执,本以为他们还能更进一步,现在谈秋荷这么说,他也只好放弃。
谈秋荷摇摇头:“我不可能放弃我的女儿,所以……为此,我宁愿终身不嫁!”
贺成松垂下头,艰难地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
等他走后,谈秋荷站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直到看不见贺成松的身影,她才慢慢去了山上。
玉米掰了,现在玉米地要处理干净,玉米杆需要砍断,地里的根茎也要挖出来,还有周围的杂草和枯枝等等,不仅如此,还有田里的活儿。
因为是按天算工分,所以,不少人都喜欢浑水摸鱼。
谈秋荷到了地里,不少人朝她看了过来。
郑三妹回头扫了大家一眼,然后问谈秋荷:“你的脚好些了没有?我跟你说,伤到骨头了,你可要注意点,我娘家嫂子就是以前摔断了手,没注意养伤,结果不疼了以后,她以为没事了,现在那只手都变形了,根本干不了重活儿!”
“好得差不多了!就是现在还不能跟你们一样,上山走快点!嫂子,我没耽搁活儿吧?”
这几年,谈秋荷可没少给郑三妹好处,因为种子的原因,谈秋荷可没少给郑三妹第一代种子培育出来的苗,郑三妹有时候也能帮她说几句话,就比如说此刻。
一晃,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今年下半年,谈秋荷因为少干几个月的活儿,所以,钱没有去年多,但她的蔬菜卖得挺好,而且,她还种了些香瓜,现在水果可不容易得,所以,她靠香瓜卖了些钱。
另外就是她的三头大肥猪,比去年多出了一百七八十块钱,林林总总加起来居然比去年还要多几十块钱。
“现在就等消息了,这些钱,先攒着,等京市那边的消息!”
谈秋荷今年卖菜,都是要钱,她家里除了布票等生活用品,吃的上面,他们家那块自留地,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了!
这个年,谈秋荷带着孩子们去了李立国坟前。
望着眼前的坟茔,谈秋荷十分惆怅,重生回来,她也没有见李立国一面,算上前世,他们很多年没见过了,她都快记不起李立国的长相了,要不是几个孩子成天在她面前晃悠,她说不定都忘了。
或许在世人眼中,李立国还是很不错的,工资都寄回来,每年就那么一两次的探亲假,回来也是忙前忙后,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在她心目中,李立国不管是作为一个丈夫还是一个父亲,都不合格!
她能理解李立国要保家卫国,却不能理解他明知道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的艰难,却在崔氏他们提出要一半工资的无理要求后,还是同意了,不管他是否无可奈何,但事实上,他们母子几人一直都过得很辛苦!
李红兵一面给李立国整理坟头上的草,一面小声说着话。
李红英也小声说,将来要跟李立国一样去当兵。
在孩子们面前,谈秋荷从来不说李立国的坏话,她只静静地看着墓碑上的字,在心里暗暗说:李立国,你放心,这辈子,我一定要治好我们的女儿,一定要让几个孩子都出人头地,不用跟她一样,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
刚过了年没几天,曹先旺就来了,他在生产队,叫谈秋荷去时,她就知道,这件事八成已经都办妥当了,不管是孩子们上学的问题,还是她户口工作的问题。
此刻,李建军确实是懵的,他怔怔地看着谈秋荷:“秋荷,你要走?”
在大部分心中,这故乡都是舍不去的,谈秋荷居然愿意离开故土,去别的地方!
“手续我这边都已经办好了,你们村里再给我出一封介绍信就行了!”
李建军闻言,这才急忙写了介绍信,盖上生产队的公章,递给谈秋荷。
“秋荷,那你以后,你们还回来吗?”
谈秋荷拿着介绍信点头:“当然要,孩子爸爸在这里呢,我们的家在这里,我只是去工作的!”
一切都办好后,曹先旺跟谈秋荷约定好时间:“那我就先回县城了,到时候你来县城,我们一起去南城,哦,对了,这是安慕和同志的介绍信,你给他带去吧,到时候你们一起来!”
谈秋荷拿着东西回到家,站在屋子前面看了许久,这房子,一砖一瓦都是她亲手建起来的,那时候,她还怀着红英,挺着大肚子,牵着小小的李红兵,去河里淘河沙,去山上砍木头……
李立国不在家,为了省点钱,基本上能干的,她都自己干,只有实在是她一个人干不了的,才会请人帮忙,修建房子,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最后封顶,还是李立国回来帮忙盖上的,他一个人,干了一天就干完了!
没想到现在要离开他们的家了,谈秋荷满心的不舍!
“秋荷同志?”
安慕和出来倒水,看到谈秋荷,微微一愣。
安慕和来白鹭乡也三四年了,却从来没有回去过年,这次过年也是一样,谈秋荷做好了饭菜,叫他一起来吃年夜饭。
“安老师,刚刚曹大哥来了,这是给你的,正月十二,我们一起去县城,到时候一起去南城!”
谈秋荷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安慕和,“安老师,我们要去南城了,你不回去看一看吗?”
安慕和手里的动作一顿,随即摇摇头:“不用,只要我每个月给他们汇钱就行了!”
去年因为也没写推荐信,所以,他小妹没能参加工作,已经作为下乡知青,下乡去了,他现在跟家里的关系更糟糕了,既如此,回去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