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比野翔太是一个天真的家伙。虽然从小就跟星川爱奈一起长大,但是跟星川比起来,日比野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更像一个小孩子。
比方说,星川早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恋情,但日比野一直把她当成普通的青梅竹马,距离感的缺失让他完全没意识到星川的心意。
反倒在跟邻桌朝仓美咲那若即若离的接触中,日比野第一次产生了懵懂的情愫,并在朋友的怂恿下鼓起勇气告白,和她成为了情侣。
但如果要因此说日比野很迟钝,那也并非如此。哪怕不知道青梅竹马的心意,他对星川的情绪变化一直相当敏锐,也注意到自从穿越之后,星川的情绪就一直很不稳定。
可惜的是,当他那天在草原上看到雷兹抱着星川的时候,一个和真相背道而驰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袋里。
“原来如此,爱奈之所以最近一直很奇怪,是因为她喜欢上雷兹先生了啊!”
对于青梅竹马的“恋情”,日比野当然举双手支持。更别提自那以后,星川在雷兹的指导下,魔法用得越来越熟练,心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渐渐地,日比野萌生了一个会让星川气得跳脚的念头:星川和雷兹是天作之合。可正当他以为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星川突然宣布了分手。
为什么会这么突然?日比野当时就被星川搞蒙了,更让他不解的是,他完全没从星川身上感受到任何悲伤之情,反倒觉得她似乎卸下了什么重担,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按星川自己的解释,是因为两人性格不合,最后和平分手。实际上班里认同这种说法的人其实并不多,只是大多数人懒得掺和,默认了星川的说辞。
当然,“大多数人”中不包括日比野。在他看来,这也太奇怪了!
日比野第一次感受到他对星川并没有自以为的那么了解,但他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探究分手的真正原因。
因为日比野很快就发现,回归单身的星川情绪又开始时不时情绪低落,尤其是有人调侃自己跟朝仓美咲时,星川会变得格外烦躁。
事情都到这份上了,日比野依然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结合过往的经历,他猜测星川是分手后看不得别人撒狗粮。如果真是这样,那日比野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他没办法凭空给星川变成一个新的男朋友来。
没错,原本的话,日比野没办法做到这一点,但是探险团晋级的事情成了一个契机。在商量监督员的人选时,雷兹的名字被提了出来。
众人提到雷兹并不是什么意外,因为雷兹本身就是一个战斗手段多样化的探险家,大家都认可他的实力。更重要的是,雷兹对探险团来说也算熟人。
一开始,日比野还担心星川会触景生情,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星川比她的好友们要冷静得多,完全没有避讳,反倒是乐呵呵地表示同意。
说句题外话,当有人提出让星川去游说雷兹的时候,她还是果断地拒绝了。
这再度让日比野思考起来:“爱奈看上去也不像是讨厌雷兹先生,莫非他们分手另有隐情?莫非……还有复合的可能性?!”
说不定复合之后,星川会变得更开朗。想要他们复合,就要创造一个让他们互相接触的机会。如今,让雷兹当监督员就是一个好机会!
一旦这样的逻辑链形成,日比野就再也坐不住了。在讨论结束后,他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朝仓美咲。
毫无意外,朝仓听完日比野的想法后,第一反应就是皱起眉头,一脸不快地叹了口气:“翔太你还真关心爱奈呢!”
“抱歉,美咲。爱奈毕竟是我的青梅竹马,我不想看她总是露出消沉的表情。我知道这种事跟你商量不太好,但我也只能靠你了!拜托了!”
日比野双手合十,低下脑袋向朝仓发出恳求。见男友这副样子,朝仓也无语了。虽然她对日比野关心星川的事情有些不满,但在她看来,这也是个好机会。
凭借着女孩子的直觉,朝仓知道星川一直对日比野存有好感。虽然朝仓不清楚这份好感到了什么程度,但只要好感存在,那就可能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想要解除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星川有个男朋友。这样一来,星川开心了,日比野放心了,自己也安心了。
“哎,翔太你真是……我明白了,但我只会帮这一次哦!谁让我是你女朋友呢!”
“真的?!谢谢你,美咲!”
“但是,翔太你也要适可而止哦!”
“嗯,我知道啦!”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诶,回头爱奈生气了我可不管哦!”
于是,朝仓同意了日比野的请求,开始帮忙在女生中游说,这才有了木村跟日比野第一次找雷兹的场景。
只不过,事情的进展并不像日比野想得那么顺利,他们第一次找雷兹就遇到意外,甚至连请求的内容都没说出口。
幸运的是,没过几天,木村就在探险家协会偶遇了雷兹。这一次,木村总算把话给说明白了,然后依然遭到雷兹的拒绝。
事后,木村把这段经历告诉了日比野,日比野对此非常懊悔。因为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帮木村游说探险家,唯独那天有事没跟去。
日比野不由得这么思考:“要是我也在现场的话,说不定可以说服雷兹先生。”
那时候的日比野绝对想不到,这次的晋级任务居然还有那么多波折。先是协会安排了监督员,然后原定的监督员受伤住院。绕了一大圈,雷兹还是成了他们的监督员。
这么一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日比野决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雷兹和星川多多交流。说不定两人就旧情复燃,重新好上了呢?
如果到时候差了临门一脚,自己或许还能送上助攻!
就这样,日比野在星川和雷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们制定了一系列重归于好的计划。
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也没意识到这样自作主张的行为可能引发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