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间传来柴火噼啪的轻响。秦明起身走到院中的老槐树下。
指尖抚过粗糙的树皮,目光越过院墙,望向南方天际。那
里的云层厚重如墨,仿佛藏着百越之地连绵的雨林与瘴气,一如他记忆里那般,湿热而凶险。
“百越之地……”
他低声重复着,喉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
二十多年了,时光像指间沙般匆匆流逝。
当年在十万大山里带着八大队漫山遍野只为填饱肚子的日子,依旧清晰如昨。
那是来到这个世界后,为数不多的让他感到手忙脚乱的一段时间……
灶间的水汽渐渐弥漫开来,墨鸦提着铜壶走出,壶嘴冒着缕缕白烟。
“水烧好了,大哥要沏新茶吗?”
他将铜壶放在石桌上,目光顺着秦明的视线望去,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
“大哥你倒是放心,就不怕他年轻气盛,栽了跟头?”
秦明转身坐下,指尖碰了碰微凉的茶杯,唇角勾起一抹淡笑。
“栽跟头是难免的,但他是韩信。”
这句话出口时,语气里带着笃定。
“他的战场直觉,是天生的。
我能做的,不过是把坑挖在哪里告诉他,至于怎么过去,得他自己走。”
他顿了顿,提起铜壶注满热水,茶叶在水中舒展,清香袅袅。
“何况,大秦需要一场南征,大秦需要更广阔的海岸线,海洋才是大秦的未来……”
墨鸦沉默片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想起一事。
“南边那十万驻军的将领,性子都傲得很,尤其是赵佗,以他的性子……
就算他知道了韩信是大哥的徒弟,怕也未必肯服一个毛头小子。”
“不服?”
秦明端起茶盏,面色平静。
“那就让韩信自己去收服。”
他呷了一口热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
“军中立功为上,只要他能打胜仗,能让将士们少流血,再傲的将领,也会低头……”
他指了指石桌上韩信方才坐过的位置。
“有些人同样也是天生的领导者,个人魅力这种东西,不服不行啊……”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透过槐树叶的缝隙,在石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秦明望着那卷韩信带走的地形图留下的痕迹。
忽然想起方才韩信接过图册时,指尖微微颤抖的模样。
想起他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那火焰里,有少年人的热血,有将领的雄心……
“墨鸦。”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悠远。
“你说,等收服百越之地后,这天下会是什么模样?”
墨鸦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
“不知道……”
他又紧接着说道。
“不过我相信应该会越来越好……”
说完,墨鸦看了眼秦明,又在心里默念了一句。
只有大秦越来越好,才能不负大哥这么多年来的殚精竭虑……
秦明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他端着茶杯,望着远方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清楚。
韩信的南征之路,或许不会很顺利,又或许会很顺利……
瘴气、密林、顽敌、粮草……
每一关都是生死考验。
但他更清楚,当韩信带着五十万大军踏上征程的那一刻,大秦的旌旗,终将插遍百越的山川。
而他能做的,便是在这咸阳城里,为他守好后方。
等着三年后,那封来自南方的捷报,随风而来……
灶间的柴火渐渐熄灭,铜壶里的水渐渐凉了。
院中的老槐树静静伫立,仿佛在见证着这场即将改变大秦命运的征程,在寂静中,悄然拉开序幕。
这场搭上秦明三年无法让大秦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
用大秦三年的资源,只为大秦追上原本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