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要黑了,张蔓月想带孩子们回家去。
几个孩子难舍难分,张蔓月承诺以后再带他们过来,才把这群小伙伴分开。
她们回来的时候,叶明秀已经把食堂打扫好了,这会儿正在家里。
见到她们回来了,去张罗饭菜。
张蔓月虽然吃了不少糕点,不过没有吃主食,还是没有饱腹的感觉。
吃下四碗饭,她才觉得自己的胃被填满了。
叶明秀坐在旁边,问她有关张蔓青的情况。
知道张蔓青已经和离,而且把孩子带在身边,她十分惊讶。
得知黄光耀居然安排大丫,去照顾夏寡妇,她又气得咬牙切齿。
这能是人干出来的事。
让自己的亲闺女,去照顾外边的野女人,他哪来这么大的脸。
“也就是蔓青抓住他的把柄,这才能跟黄光耀和离,如若不然,他们家哪舍得让蔓青走人哦。
蔓青现在能挣钱了,心里又记挂着孩子,每次回来都带不少东西回去,他们家跟着孩子都能蹭吃蹭喝。”
张蔓月:“这也多亏了李时俭当官,没有这一层关系,他们家还有的闹腾呢。
他们知道自己理亏,要是闹上官府来,自己没有好果子吃,这才不得已答应下来。”
不知想到了什么,她气愤道:“要我说男人就不是个东西,甭管是明媒正娶的,还是外头的女人,生下的孩子都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才不会觉得有差别呢。
现在那女人怀了孩子,黄光耀肯定觉得有了子嗣,没有大丫他们也成。”
叶明秀赞同地点点头,男人估计就是这么想的。
不过看见孩子们睁着大眼睛,竖着耳朵听她们的话,她轻轻咳了一声,“在孩子面前不好说这个。”
对上李青玉忽闪忽闪大眼睛,张蔓月:……
孩子们还挺八卦。
“没你们的事了,这种事你们不听也罢。”
李青玉:“嫂子,我知道,大丫她爹不是好人,经常会打大丫和二丫,还叫大丫跟她娘拿钱。”
一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不想着挣钱养家养孩子,反而想尽办法让孩子从妻子手里拿钱,他可真有出息呀。
张蔓月:“这种是最没出息的男人,只有最最没出息的男人,才会花女人的钱。
你们几个记住了,以后要是有男人找你们要钱花,一定要躲得远远的,知道了吗?”
几小只连连点头,“知道啦。”
叶明秀:……
你跟孩子说这个?
“好了,你们也忙活一天了,赶紧把碗筷收拾收拾,准备洗漱睡觉吧。”
李青禾:“娘,你们不学习认字了吗?”
她现在已经喜欢上当小先生。
今晚她都还没有教人念书呢。
叶明秀:……
看了看张蔓月,见到她朝自己点点头,这才说道:“现在已经这么晚了,今天就先不学了,明天再学吧。”
闻言,李青禾有些失望。
不过很快她就恢复过来,没关系的,明天她又可以当先生了。
叶明秀把孩子们撵去收拾碗筷,又盯着她们洗漱,这才带着孩子们去睡觉。
这天晚上,李时俭回来得还是很晚。
等到他回来,张蔓月都已经准备躺下睡觉了,“你怎么才回来?”
“今日我到铁匠铺看他们打犁头,又看着他们装好,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前段时间官府出了告示,不止找能治理河道的能人,也找精通耕种的人,有人找到他,说是自己制作的犁能够日耕三亩地。
他叫了人过来,那人带来自己的图纸,还一一跟他解释清楚。
他找人过来看,这人设计的犁确实有可取之处,便按着图纸,打出这样一个犁来。
用木料的部分那人可以自己完成,但是犁头得用铁,得让铁匠帮忙。
他们去到铁匠铺,让铁匠按着那人的要求打了犁头,好不容易才弄出那人想要的结果。
张蔓月:“犁头?”
“对,就是犁地用的犁头,今天弄好了,明天正好可以试一试。”
“我能跟过去看看吗?”
“可以,正好带你去看看咱们家的良田。”
“好呀。”
张蔓月打了个哈欠,滑进棉被里,“好困呀,我要睡了,明天你记得叫我。”
“好。”
李时俭躺在她的身边,伸手搂她的腰。
张蔓月往他怀里一缩,自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很快就睡了过去。
李时俭看着怀里的妻子,似乎胖了一些,脸有点圆了。
轻轻低下头,在她的青丝上落下一吻,拥着人睡了过去。
她醒过来的时候,李时俭已经去忙活了。
她穿上衣服,去洗漱吃早饭,总感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可她忘了什么呢。
直到张良恭过来找她,说是李时俭要带她去看良田,她才记起自己忘了什么。
原来她忘记跟他的约定了。
得亏他派了人过来,否则她真把这件事忘在脑后,去干自己的事了。
“走吧,那咱们就过去看看。”
他们去到田里,人已经过来了,有曹光等三个官差,还有好几个老百姓。
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头牛,还有曲辕犁。
看见李时俭扶着张蔓月走过来,一个男人高兴道:“县太爷过来了。”
曹光朝他们抱拳道:“大人,夫人。”
李时俭扫了他们一眼,说道:“人已到齐,开始吧。”
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把曲辕犁按在牛身上,扶住犁,一只手挥着鞭子,牛动了,犁也动了。
土被翻到一旁去,并不会挡着人,田地翻得又快又好。
“真的快了不少。”
“你们看看那土,都倒向一边去。”
“要是这犁能借到我家使一使就好了。”
那人边说还边偷偷看向李时俭。
李时俭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叫上其他人都下田去,试一试这犁好用不好用。
结果大家都很满意,这犁确实比较快,还犁地比较深。
“用牛犁地就是不一样,比人犁地深多了,来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张蔓月完全没听过这个说法,惊讶道:“还有这个说法吗?”
旁边的一个农人点点头,“是呀,是这样的,犁地犁得深,庄稼才能长得好。”
张蔓月受教了。
既然已经证明这个犁好用,李时俭跟曹光交代下去,多打几把,农忙时候用得上。
大家一脸喜色地回去了,李时俭则是带着张蔓月去看他们的田产。
六百亩实在太多了,张蔓月自然没法走那么远的。
但是目之所及,都是自己家的地呀。
她从来没感觉自己这么富过。
“真好,以后这些田都是咱们家的了,就算没有别的收入,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李时俭含笑看着她,“我定不会让夫人饿肚子。”
“作为回报,我有一个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法子,你要不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