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级文明。
别说是如今刚开始步入正轨的第二文明了,就是联邦主文明,暂时也只能退避三舍。
而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虽然神级文明在本宇宙内很无敌,但却无法离开本宇宙。
所以,丢在那不管就可以了。
嗯,暂时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
另一边,永耀宇宙。
联邦805年。
联邦科学部,第一科研院。
【超基准】引擎项目组。
这个项目在联盟内部,甚至被称为永远的百年项目。
意思是,永远都还差一百年。
而自联邦755年,三大项目被设立后,至今刚好50年。
在短期内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前提下,林韵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超级准】引擎的原型机...
就这么被建造了出来。
而之所以会如此突然,是因为五年前她的灵光一闪。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基准现实,什么又是基准极限速度(pLS)。
基准现实: 假设黑腔空间存在一个最底层的、稳定的“背景网格”,即基准现实。
它是定义黑腔空间一切规律(包括pLS)的基石。
pLS(基准极限速度):在基准现实中,信息传递的终极速度上限。
任何物质或能量都无法在基准现实内超越此速度。
所以...
既然在基准现实中,信息传递的终极速度上限(pLS),任何物质或能量都无法在基准现实内超越此速度。
那么,就不要再考虑如何在基准现实内“移动”,而是“绕过”它。
基于这个想法,林韵花费五年时间将它打造了出来。
其工作原理可以可以总结为四步。
第一步,基准探测与锚定。
引擎启动时,会释放现实探针,扫描周围黑腔空间,精确测绘出局部的基准现实网格结构,并确定飞船当前的“基准坐标”。
第二步:现实褶皱生成。
引擎在飞船前方人为制造一个局部的、极度扭曲的“现实褶皱”。
这个褶皱相当于在平坦的基准现实“地毯”上,提起一个“褶皱”,使得褶皱两端的基准现实在更高维度上变得“接近”。
第三步:坐标重写与迁跃。
引擎将飞船的“存在性”从当前基准坐标暂时剥离,然后将其“投射”到褶皱的另一端,重新锚定到新的基准坐标上。
这时,外部观测效果为...
飞船并非直线飞行,而是每隔一段距离就瞬间消失,然后在远处瞬间出现,形成一连串的、跳跃式的前进轨迹。
每次“跳跃”的距离和频率,决定了表观速度。
这也意味着,将来可以通过技术迭代,通过不断提高每次“跳跃”的距离和频率,以达到最快速度。
第四步:基准现实修复。
飞船完成坐标重写后,引擎会平滑地抚平之前制造的“现实褶皱”,使基准现实恢复原状,避免对空间结构造成永久性损伤。
【超基准】引擎,是一个统称。
指的是,所有能超越基准极限速度(pLS)的引擎。
林韵打造出来的这台引擎,则被她称为【超基准】跃迁引擎。
理论上,这一技术不存在速度上限,而所能达到的速度取决于每次“跳跃”的距离和频率。
而这台原型机,按照林韵所说,理论上可以达到3000倍pLS的速度,但这只是理论上,实际能达到多少,还需要详细测试之后才能确定。
这项技术,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移动”,而是...
重新定义位置!
------
八个多月后。
联邦806年
距离永耀宇宙约8000个标准黑腔距离。
一艘测试舰在一艘科研舰的陪伴下,正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这已经不是【超基准】跃迁引擎的第一次测试了。
在过去的八个月中,这台原型机已经经历过了上百次测试,而这一次...
是首次载人测试。
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在超基准跃迁的过程中,是否会对人类身体造成损伤。
当然了,科学部不会直接拿人当小白鼠。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
各种动物已经轮番上过阵。
但动物是动物,人类是人类,不能一概而论。
即便之前的几十轮动物测试都没出问题,但谁也不敢保证,人类同样不会出问题。
因此,今天的测试...
依旧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舰桥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要凝结。
负责这次测试的舰长,安娜·科斯塔上校稳稳地坐在主控席上,指尖在虚拟控制面板上划过最后一道检查程序。
她的瞳孔倒映着虚拟屏幕上瀑布般流过的数据,最终定格在绿色的“系统就绪”字样上。
“指挥中心,这里是‘超验号’,所有系统最终自检通过,‘彼岸之桥’引擎在线,能量核心稳定,准备执行第一阶段测试,基准现实探测与锚定。”
“指令确认,‘超验号’,开始执行测试序列。”
在安娜汇报之后,林韵声音响起。
而【超基准】跃迁引擎的首次载人测试,也正式开始。
“启动基准现实探针。”
安娜深吸了口气,随后下达命令。
‘超验号’舰体两侧悄然展开数片薄如蝉翼的阵列,发出一种无法被常规仪器捕捉的超维共振波。
主屏幕上,原本一片漆黑的空间开始发生变化,无数细微的、发光的几何网格线逐渐浮现,如同黑腔空间最底层的经纬线,这...便是基准现实的结构。
“基准网格测绘完成...精度达到普朗克尺度,正在计算初始锚定点...锚定完成。”
来自华夏的导航官,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危险?
见鬼的危险。
这可是人类首次超基准跃迁。
所有参与人都将被写入未来的教科书。
这要放在我们华夏古代,那就是族谱单开一页的诱惑。
指挥椅上,安娜看着虚拟屏幕上反馈的数据...
“既然桥墩已经编制好了,那么接下来就该折叠道路了...”
“启动现实褶皱发生器!”
她站起身,再次下达命令。
下一刻,超验号的舰首前方,空间开始扭曲。
不是透镜那种均匀弯曲,而是像一张平整的桌布被一只无形的手捏起了一个褶皱。
这个“褶皱”内部的光影疯狂变幻,呈现出无法描述的伪彩色。
目标坐标为一百个标准黑腔距离外的预设点,在基准现实网格上,通过这个“褶皱”,与超验号的当前位置在更高维度上(非宇宙维度,而是黑腔维度)被无限“拉近”。
“现实褶皱稳定性 98%...能量场梯度正常,迁跃路径计算完毕,误差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执行坐标重写。迁跃倒计时 5……4……”
听着舰桥组的汇报,安娜上校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扶手。
“3……2……1……迁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