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田里,晨露还凝在翠绿的叶尖,折射着秋日暖金的阳光。陈月禾弯腰拨开丛生的麦冬苗,指腹轻抚过饱满的肉质块根,眼中满是欣慰。“采摘麦冬最忌蛮力,”她转头对围在身边的中外实习生们说,“要用巧劲顺着根系生长的方向挖,既不能损伤块根,也不能破坏土壤里的须根,这样来年才能再发芽。”
托马斯学得格外认真,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他手中的小锄头跟着陈月禾的动作起落,渐渐找到了窍门,挖出的麦冬个个饱满匀净,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原来一株小小的麦冬,从种植到采摘要花这么多心思。”托马斯举起手中的收获,语气里满是敬佩,“我之前在实验室里研究过麦冬的有效成分,现在才知道,这些成分的积累,全靠种植时的细心呵护和采摘时的匠心坚守。”
李萌萌举着相机,穿梭在田埂间,定格下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镜头里,黄皮肤与白皮肤的年轻人们并肩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笑容却格外灿烂;赵叔叔蹲在田埂边,耐心指导留学生们分辨麦冬的品质优劣;江启明则拿着笔记本,记录着不同地块的收成数据,时不时与身边的周明宇讨论着改良方案。
“萌萌,记得多拍些特写,”陈月禾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把麦冬的饱满度、根系的完整度都拍清楚,后续可以加到海外宣传资料里,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产品是怎么来的。”
李萌萌点点头,按下快门的瞬间,忽然喊道:“月禾姐,你看那边!”
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脚下驶来一队车队,为首的正是慕尼黑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的艾琳娜教授。车刚停稳,艾琳娜便迫不及待地推开车门,快步向田埂走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陈,我太想亲眼看看你们的麦冬种植基地了!”艾琳娜紧紧握住陈月禾的手,目光扫过漫山遍野的麦冬田,眼中满是惊叹,“上次论坛结束后,我一直对你们的生态种植模式念念不忘。这次特意带着研究团队过来,就是想深入学习,也为我们即将合作的研发项目收集第一手资料。”
陈月禾笑着引路:“艾琳娜教授,欢迎你们!我们正赶上麦冬收获季,正好让您看看最原生态的采摘过程。”
一行人沿着田埂走进药圃,赵叔叔早已备好刚挖出的新鲜麦冬。艾琳娜拿起一颗,仔细观察着它的形状、色泽,又凑近闻了闻,连连称赞:“这种自然生长的麦冬,带着淡淡的清香,比实验室里培育的样本品质好太多了。”她身后的研究员们立刻拿出仪器,现场采集样本,记录数据,忙得不亦乐乎。
托马斯看到熟悉的老师,立刻上前用德语汇报起自己的实习经历:“教授,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望月山房的生态种植模式真的很神奇,‘草药+果树’的立体种植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麦冬的有效成分含量。”
艾琳娜欣慰地点点头:“托马斯,你能有这样的收获太好了。中医药的传承不仅需要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积累。望月山房给你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实践平台,一定要好好珍惜。”
当天下午,陈月禾带着艾琳娜团队参观了炮制车间。刚走进车间,浓郁的药香便扑面而来,与空气中弥漫的蒸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香气。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麦冬的清洗、晾晒、蒸制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着古法工艺。
“这是我们的‘九蒸九晒’工艺,”陈月禾指着正在蒸制麦冬的大蒸锅介绍道,“麦冬需要经过九次蒸制、九次晾晒,才能去除寒性,增强药效。每次蒸制的时间、温度,晾晒的时长、环境,都有严格的标准,这些都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再结合现代科技进行了优化。”
艾琳娜凑近蒸锅,看着蒸汽中翻滚的麦冬,眼中满是好奇:“九蒸九晒?这种传统工艺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之前检测过你们的麦冬茶,发现经过九蒸九晒后,麦冬多糖的含量大幅提升,这正是它养生功效的关键。”
张磊适时上前,打开随身携带的检测仪器:“教授,这是我们最新的检测数据。您看,经过九蒸九晒的麦冬,麦冬多糖含量达到了28.6%,远远高于行业标准的18%。而且我们通过现代技术监测发现,每次蒸制和晾晒后,麦冬的有效成分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九次循环后达到最佳状态。”
艾琳娜接过检测报告,仔细翻阅着,频频点头:“太神奇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中医药的功效得到了科学验证。我们的合作项目,就是要深入研究这种工艺背后的科学原理,让更多人理解中医药的科学性。”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望月山房的会议室里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慕尼黑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将与望月山房共同建立“中德中医药联合研发基地”,重点开展麦冬、金银花等草药的药理研究,开发针对性的保健品和药品;同时,双方还将联合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每年互派学者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签约仪式上,陈月禾感慨道:“艾琳娜教授,还记得第一次收到您的邮件时,我既激动又忐忑。现在,我们的合作终于落地了,这不仅是望月山房的喜事,更是中医药国际化的一大步。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中医药的智慧惠及更多人。”
艾琳娜握着陈月禾的手,真诚地说:“陈,中医药是全人类的财富。望月山房用匠心坚守传统,用创新拥抱未来,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一定能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签约仪式结束后,望月山房再次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老中医闻讯赶来,纷纷向陈月禾表示祝贺;村民们自发组织了庆祝活动,广场舞、山歌表演轮番上阵,欢声笑语回荡在望月山间;实习生们则围着艾琳娜团队,好奇地询问着海外中医药的发展情况,眼中满是向往。
赵叔叔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想起了陈月禾的爷爷,那个一辈子守着望月山、守着药圃的老人。“老陈啊,你看到了吗?”赵叔叔喃喃自语,“月禾这孩子,不仅把你的药圃扩大了,还把中医药带到了国外,你当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江启明走到赵叔叔身边,轻声安慰道:“赵叔叔,爷爷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月禾骄傲,也会为望月山房骄傲。”
赵叔叔点点头,转头看向正在与名老中医们交流的陈月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望月山房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望月山房的国际化步伐越走越稳。在江启明的主导下,德国、瑞士的分公司相继投入运营,“九蒸九晒”麦冬茶、金银花养生茶、艾草香囊等产品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凭借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李萌萌带领品牌推广团队,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开设了“望月山房”官方账号,定期分享中医药养生知识、药圃日常、炮制工艺等内容。她还策划了“跟着望月山房学养生”系列短视频,邀请陈月禾、赵叔叔等专业人士出镜,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中医药知识。这些视频很快在海外走红,吸引了数百万粉丝关注,不少海外网友留言表示,希望能亲自到望月山房体验中医药文化。
为了满足海外游客的需求,陈月禾对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增设了国际交流区、多语言科普展厅、海外游客体验区等功能区域。同时,她还组织团队编写了多语言的中医药科普手册,制作了中英文对照的导览标识,让海外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
第一批海外游客抵达望月山房时,李萌萌亲自担任导游,带着他们参观药圃、炮制车间、科普馆,体验艾灸、中药泡脚、香囊制作等传统项目。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玛丽,在体验了艾灸后,对中医药的神奇功效赞不绝口:“我的颈椎疼了好几年,刚才艾灸了十几分钟,感觉舒服多了。中医药真的太神奇了,我一定要把这种养生方式介绍给身边的朋友。”
随着海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主动联系望月山房,寻求合作机会。陈月禾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项目。望月山房的实习生队伍也越来越多元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年轻人汇聚在这里,学习中医药知识,传承中医药文化。
周明宇作为草药种植和工艺研究的负责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不仅要负责药圃的日常管理、草药的种植和采收,还要参与与海外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开展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和前沿科研知识,先后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成为了中医药领域的青年才俊。
张磊则带领技术团队,与慕尼黑大学的学者们密切合作,开展麦冬、金银花等草药的药理研究。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深入研究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成功开发出了麦冬口服液、金银花含片等一系列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中医药的养生功效,还采用了现代制药技术,更加符合海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赵叔叔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中。他的《望月山房炮制心法》经过整理和完善,已经正式出版发行,成为了中医药专业学生和从业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他开设的传统工艺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甚至有不少海外学员专程赶来学习。赵叔叔倾尽全力,将自己毕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炮制人才。
这天,陈月禾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海外合作项目的相关事宜,江启明匆匆走来,脸上带着激动的神情:“月禾,好消息!我们的产品成功入选了‘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这是对我们中医药国际化工作的高度认可。”
陈月禾闻言,眼中闪烁着泪光。她拿起那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心中百感交集。从爷爷种下第一片药圃,到自己接手望月山房;从坚守传统工艺,到创新发展模式;从国内市场的深耕,到国际市场的开拓,望月山房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这一路上,有艰辛,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
她抬头望向窗外,望月山的景色依旧秀丽,漫山的草药郁郁葱葱,药香随风飘散,飘向远方。她想起了爷爷常说的那句话:“中医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让它造福更多人。”现在,她终于可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了。
春节前夕,望月山房再次举办了盛大的年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年会来了很多特殊的客人——海外合作伙伴、留学生代表、海外游客代表。年会上,陈月禾回顾了望月山房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感谢了大家的支持和付出。她说道:“望月山房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