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府郊外,老金头弓着背用布满老茧的手费力地薅着杂草。
“爷爷,我饿了......”身后传来一声稚嫩的呼唤,老金头回过头,看见孙子正蜷缩在角落里,瘦小的身子裹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棉袄,脸色苍白得吓人。
老金头的心猛地揪紧了。
他知道,孙子已经整整一天粒米未进,自己腹中也早没了声响,空荡荡的胃袋绞成一团。田垄上枯黄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他多希望能从中翻出几颗野菜,哪怕是带着苦涩的野蒿,也能熬成一碗救命的汤。
“再这么下去,孩子撑不住的......”
若是实在寻不到吃食,便只能割下这些杂草,煮成稀汤勉强充饥。他这个成年人的肠胃或许还能勉强消化,可自家那瘦弱的乖孙如何经得起这番折腾?
自家乖孙可还是个孩子啊,跟着他吃了这么多苦头。老金头望着孙子凹陷的脸颊,他强撑着挤出一丝笑容,声音却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再忍忍,爷爷这就去找吃的。”
老金头抬头望向远处,心中满是绝望。
当年那场洪水几乎是夺走了他的一切,他的老伴儿、儿子、儿媳。如果不是孙子还在人世,他早就用根绳子给自己吊死了。
可现在,连活下去都成了奢望。
他家的田地被河水冲掉,他们这些泥腿子寄以为生的土地没了,就连去码头搬泥袋都没有工头让他做。
他连工钱都不要,只奢望他们能够给口饭吃,让他和孙子能吃点热乎的东西。
他一直记得当时工头说的话,当时那名工头上下打量着他,还冲他吐了口唾沫:“我们这儿要的是年轻力壮的,你都这把年纪了,我们这儿可不养闲人。”老金头他还想争辩,可工头一挥手,几个年轻工人就把他架着拖出了工地。
就在他绝望地想着,若是再没有钱,他就要带着孙子走时,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声。
“老金头!老金头!”他回头一看,是村里的老王头,他家里也不好过。
“你听说了吗?官府在招人去河道上工,说是管饭还给钱!”老王头气喘吁吁地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老金头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官府的话,能信吗?”
可别到时候是把人骗过去白干活还不给吃。
“不管能不能信,反正俺去!你去不去?”老王头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一个月五十文,包吃包住,俺就是拼了命也要挣这钱。”
“咱要是再过两年就去不成了。”
老金头听完后有些意动,他低头望了望怀中的乖孙,不管了,他也拼了!
招工处围满了人,老金头挤到前排时,粗布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我有力气!” 他把孙子放在一旁,撸起袖子露出嶙峋的胳膊,“当年修村头石桥,我一人能扛两袋砂石!”
他以为登记的衙役老爷会不屑,没想到他只是平静地看了他一眼,登记了信息之后就直接让他拿着工牌去河道工头处报到。
工头说第二日开始上工,老金头心想,那要明日才能有饭吃,回去先用那干草煮点汤给孩子喝着。他正点头准备抱着孙子离开时,突然被工头叫住了。
“老金头是吧?等会儿放饭,今日谢知府来视察,后面的伙房给咱们加餐,有肉吃。”工头乐呵道,“你跟孩子留下吃一顿呗。”
老金头愣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孙子,他正用那双大眼睛巴巴地望着他,显然是饿极了。
“您......您说啥?”老金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
工头咧嘴一笑,“我说今儿个放饭早,我刚才去看那油花漂得老厚!你爷孙俩留下垫垫肚子,吃饱了有力气明儿才好干活!” 说着,他大手一挥,示意老金头跟上。
老金头感觉腿有些发软,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恍若在梦中。
他机械地迈着步子跟着工头往伙房走,每一步都带着小心翼翼,生怕这美梦突然破碎。路过灶台时,浓烈的肉香扑面而来,直往他鼻子里钻。
伙房里有统一的碗筷,老金头领了碗筷跟在工头后面打了一整大碗饭菜。
他看着粗陶碗里堆得冒尖的饭,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吃肉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他夹了一块肉小心翼翼地喂进孙子嘴里,看着孩子眼睛瞬间亮起来狼吞虎咽的模样,他的眼泪啪嗒啪嗒掉进碗里。
孙子见状,连忙用沾满油渍的小手去擦他的脸:“爷爷不哭,肉肉好吃,爷爷也吃!”
老金头点点头,也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肉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浓郁的香味在口腔里散开。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或许往后的日子,真的能熬出个盼头来。
自从在河道上工之后,老金头的生活一切都变了。如今的日子,早上能喝上热乎乎的米粥,放假时还能去府衙新修的官办集市逛逛。上个月,他用上工的钱给孙子买了件新棉袄,孩子穿着在院子里又蹦又跳,小脸通红,眼里却满是欢喜。
他觉得再努努力拿到河道之星,说不定他也能让孙子念上书。
河道和修路工程改变的不止是老金头一人,还有临平府千千万万的人家。
听说官府还和布行、粮行合作,四处招人呢!而且招人的待遇也只比河道上低一点点。临平府的人气愈发兴旺,原本冷清的街道热闹起来,小摊贩们也支起锅灶卖着热腾腾的炊饼和茶汤。
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临平府,来了位好知府啊!
谢清风!谢大人!
天上的神仙下凡来救他们的青天大老爷啊!
百姓们的情感是质朴而浓烈的,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拥护谁。
在临平府,若是有人敢说一句谢清风的坏话,那无异于在油锅里泼冷水,瞬间就能激起千层浪。
那日从外地来的货郎不知深浅,在集市上嘟囔了句 “官府招工怕是另有算计”,话音未落,周围正在挑选布料的妇人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卖炊饼的王老汉更是直接把擀面杖往案板上一敲,震得面饼都跳了起来。
“你这外乡人懂什么!” 肉铺的张屠户抄起剔骨刀,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吓得货郎脸色瞬间煞白,“谢大人来了之后,俺们才有活干、有饭吃!你再说一句试试?”
人群中,老钱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挤进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怒意:“我这条老命,还有我孙子的活路,都是谢大人给的!你要是敢抹黑他,就先从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尸体上踏过去!”
货郎被众人的气势吓得腿软,连连道歉,可百姓们依旧不依不饶。最后还是赵七一正巧路过,好说歹说才平息了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