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冲锋的蒙古马队,如暴风雨前压境的乌云,滚滚而来。
数万匹战马铁蹄踏碎刚冒芽的草尖,扬起遮天蔽日的黄尘。马蹄声似千万面战鼓被巨人抡锤击打,如雷鸣、像海啸,令人神魂惧颤。
西军火炮肆意轰鸣,霰弹如死亡之雨般泼洒在冲锋的蒙古马队身上。前面的人马纷纷倒下,随即被后续马队踩成烂泥。
待马队冲到五六百米距离时,西军的54式线膛枪猛然开火,冲锋的马队如同撞上一堵死亡之墙。
郭桂福原是在酉阳清军战败时,加入西军的索伦人。
加入西军后,他将名字郭布勒哈拉·桂福简化为郭桂福。因其本就有带兵经验,且表现良好,很快升为连长。
在重庆驻扎的一年里,他还娶了个码头力夫的女儿,出发前妻子已经怀孕。
此时,他正率领连队,站在迎击马队冲击的第一个空心方阵的排头。看着遮天蔽日的马队冲锋而来,他反而冷静下来。
他太熟悉这种打法了,深知此时若胆怯,引起阵型松动,甚至转身后逃,那只有死路一条。
当马队冲进五六百米的距离,他手猛地向下一挥,高呼: “第一排,放!”方阵最前方蹲伏的第一排火枪射出弹雨。
“第二排,放!”前方马队倒下一片。
“第三排,放!”军阵前顿时硝烟弥漫。
54式线膛枪装填流程,较燧发枪简化许多,经强化训练的士兵能做到一分钟三发,三排士兵可保持连续火力输出,将前方马队打崩。
数轮排枪后,阵前硝烟弥漫,看不清前方。郭桂福连队只能盲打,命中率大为降低。
枪炮齐鸣中,郭桂福听到熟悉的一阵“嗡嗡”声。这是骑兵的放箭声,意味着前方马队已接近 100 米以内。
“准备肉搏!”他话音刚落,一阵箭雨从硝烟中袭来,射倒前排数十名西军士兵。
接着,四五十匹战马从硝烟中杀出,一杆长矛如毒蛇一般,刺向他的胸口。
刹那间,郭桂福只觉周边骤然失声,时间仿佛被拉长。面前战马前蹄悬空,马上骑士血迹斑斑的面孔和狞笑,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生死之间,他下意识地向后一退,避开了那杆索命的长矛,却被战马前蹄在胸口一撞,整个人飞了数米远,摔在空心阵的中心。
数十名骑士冲进空心阵,矛刺刀劈,大肆砍杀西军士兵。
郭桂福摇晃着站起来,耳边枪炮声、厮杀声、惨叫声再次响起。
见身边的西军面露惶恐,阵型渐散,他不由血气上涌,又有些羞愧。
平时训练得再好,生死搏杀间,还是出现了纰漏。
他大声嘶吼,将混乱的西军拖拽到一起,把失去阵型的士兵三五个组成一队,对付陷入阵中的马队。
“死战!死战!不要乱跑,结成刺刀阵!开枪打他们,用刺刀捅他们。别让他们跑起来。”
他抽出配给军官的手枪,打倒眼前一个骑士,又捡起长矛捅翻另一个骑士。
在他的鼓舞下,慌乱的西军士兵在班排长带领下,结成小战团。
他们枪打刀刺,甚至有人抱住马腿,旁边的战友拽下马上骑士,用刀捅死。
一番以命搏命之下,冲入阵中的骑士被他们全部杀死。
此时众人发现,预想中的后续马队冲击并未到来,前方马蹄声反而变少。
随军卫生兵立刻救治受伤战士。
接着,命令传来,让这个方阵展开为五排,向东南方向围去。
郭桂福率队走出硝烟,发现前方一两百米处死伤枕藉,数不清的骑士和马匹倒在这段距离上。
原本在侧面的两个西军方阵,已行到侧前方,看来刚才冲击他们的马队后队,就是被这两个方阵集火打掉,难怪没有后续力量冲击。
他们缓缓向东南围去,如有马队敢冲击军阵,就被毫不留情地射杀。六磅行军炮也随队伍前行,时不时向前方马队发射霰弹。
靠近南面唐白河的西军军阵,开始用实弹封锁河道。
随着包围阵型缩小,前方马队越聚越多,却不敢再冲击西军厚实阵列,反而向唐白河河滩聚拢。
有的骑士脱掉盔甲,扑向冰冷河水。却在宽100多米的河道上,被西军火炮轰死,或被水淹死、冻死,只有少量逃到对岸。
这般情景让郭桂福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白山黑水间捕鱼时,鱼群落入渔网的徒劳挣扎。
而这些鱼群,数年前还是他的战友。
为那个残忍昏聩的清廷死去,值得么?
心里这样想,他将连队交给副连长指挥,找到在身后不远的师长刘昌林,要求前去劝降。
刘昌林正四处寻找懂满蒙语言的人,见郭桂福到来,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把你给忘了,你会说满蒙语吧?”
郭桂福连忙回应:“我会的,我会的。”
刘昌林手指前方:“我先停止攻击。你去告诉他们,投降免死,一切按我们西军规矩来。别想着渡河,凡是到河面上的,一律炮轰。”
被围住的满蒙马队见西军突然停止攻击,正惊疑不定间,忽见一个西军军官骑着战马,空手走向他们。
郭桂福用蒙语反复大声喊道:“我的安达们,你们已经尽力了。放下武器,西军保证你们生命安全,想回家的给你们路费。”
“前番在成都的满蒙八旗士兵都放回家了,绝不哄骗你们。”
郭桂福在前面呼喊,西军士兵端着枪在后面缓缓逼近,虎视眈眈。
随着郭桂福眼前的一名骑士放下兵器,越来越多的骑士下马投降。
有数名贵族军官试图煽动士兵对抗,被跟在郭桂福身后的西军士兵当场打死。
另有两千余骑士牵马跳入河中,企图浮马渡河,被西军火炮集中轰击。仅数百人游到对岸,其余全在唐白河河道里,被淹死、打死。
-----------------------------------------------------
(注:这章实在难写,写得简单,内容便显得轻飘飘;想写得复杂些,却复杂不起来。
历史上的八里桥之战,参战兵力方面,清军为步骑混合兵力,约3-5万人,英法联军则有0.8-1万人。
伤亡情况如下:
清军方面,阵亡与重伤者,西方记载约1200-3000人,部分中国学者推测伤亡过万;
轻伤与溃散者超过人,系火力压制导致大规模溃逃。核心损失为蒙古马队精锐几乎全灭,僧格林沁仅率残部撤退。
英法联军伤亡:
法军3人阵亡,17人受伤(含北非骑兵);
英军2人阵亡,29人受伤(含印度士兵);
总伤亡为5人阵亡,46人受伤。
这让我如何写复杂呢,不就是吊打嘛。
本书中西军装备类似八里桥之战时的英法联军,所以只能如此呈现了。
另外,本书后续更新时间改为晚上。
前面有章节果如某些大佬所言,被关小黑屋了。无论怎么修改都无法通过审核,我真是快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