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很多复杂的猜测和心思,但是在第五天,尤其是在第5天最后几个小时快要结束的时候。
是众多女兵最开心也是最期待的时候。
因为地狱周结束了。
很多女兵都担心会不会猝死,但是都坚持到现在了,都第五天了,再撑一撑。
地狱周也就结束了。
很多人已经激动了,不顾疲惫不堪的身体,站在原地身体不停的上下起伏,他们激动的都要跳起来。
果不其然,在第5天的9:30左右。
第五大一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时间。
然后冷声宣布:“恭喜你们明天可以休息一天,现在解散,所有人回宿舍,10:00准时熄灯。”
“是!”
女兵们用浑身所有的力气,喊出了这5天以来最高昂的声音。
43名女兵的声音,隐隐的压过了第一天700多名女兵的声音。
随后教官们不顾在黑夜里的泥潭欢天喜地的女兵们。
全部撤离。
女兵们左看看,右看看。
唐笑笑脸上带着笑容,一屁股坐在泥潭里,双手双脚不停的挥舞着,在泥潭里留下了印记。
“啊~太舒服了,姐妹们,同志们,战友们。”
唐笑笑每喊一声,声音也越发的高昂。
“我头一次这么喜欢泥潭,凉凉的,软软的,湿湿的,关键是旁边终于没有教官看着了,我感觉捆在我身上的绳索全部被砍断了,舒坦,太舒坦了。”
“是吧?”
闭着眼睛享受自由的唐笑笑听到声音之后,感觉很近,而且就在她的头部位置。
这个位置让她很没有安全感,下意识的睁开眼睛。
李玉正笑嘻嘻的看着她,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李玉手里捧着的黄泥。
“舒服吧?”
随后李玉毫不客气的将黄泥扔在唐笑笑的脸上。
“呸呸~啊呸~”
“李玉!你个死女人,竟然敢偷袭我。”
唐笑笑立刻站了起来,抓着把黄泥扔向李玉。
李玉左躲右闪,时不时的躲在其他女兵身后。
泥潭里传来女兵玩闹嬉戏的声音。
而在远处偷偷藏起来的第五大一和杨锐则静静的看着。
杨锐一脸的纳闷:“我记得我们之前训练的时候,大部分男宾是在第一时间洗漱休息的,他们怎么还玩儿起来了?”
第五大一双手抱在胸前:“不一样,女兵们这是在表达情感,他们需要宣泄,而男兵更加坚韧,这是不同的文化属性。”
杨锐诧异的收回目光看向第五大一,眼神之中满是惊恐。
“我现在不奇怪他们了。”
“我反而特别特别好奇这话是不是你说出来的?太有观察力了吧。”
第五大一挠了挠头,充满攻击力的脸上带着一丝憨厚。
“这不是老大让我训练女兵吗,我又是看书,又是看资料的,再加上这段时间的观察,自己总结出来的,嘿嘿。”
杨锐欣慰的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对第五大一成长了的惊喜。
“砰砰~”
用力的拍了拍第五大一的肩膀:“好样的,好样的,太棒了!难怪当初老大跟我说你的潜力是无限,老大眼光还真毒。”
第五大一顿时来了兴趣,放下抱在胸前的手臂,脸上带着期待的问道:“是吗?老大还在你面前夸过我,他是怎么说的?”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回到了A大队训练基地的办公楼。
当然在周围还有好几名教官在注视着玩闹嬉戏的女兵们。
……
其实男兵在第一周训练结束之后,虽然也很开心,但是会选择抓紧洗漱休息。
那是因为在传统男性气质和军事文化中,冷静,克制,不动声色被高度推崇。
即便被更高级别的军事长官亲口夸奖,但是依旧要克制,不能放浪形骸,依旧不能把自己内心真实的喜悦表达出来。
在第一周的训练结束后,他们通过沉默的,有序的休息来宣告“我承受住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一种内敛的,符合社会期待的胜利姿态。
立即休息也是一种极致的理性,最大化利用时间恢复体能,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而女兵在地狱周训练结束之后选择嬉戏玩闹,释放情感,就是另外一种角度。
有一个点是女兵比男兵还要痛苦的,就是精神压力。
他们既要完成极端的体能挑战,又要对抗女性是否脆弱的质疑。
因为教官们在他们耳边不停的在说,你们女兵不行,你们女兵生理结构就是不适合战争的。
在讽刺的话语里,在无时无刻的质疑之中。
他们的内心其实正在被这一言一语所攻击,听的多了,并不怎么独立思考的人会越来越认为对方说的是正确的。
而那些坚强的人,拥有着顽强毅力的人则是更加笃定,更加的想要打破质疑。
她们只能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以表现出足够的坚强。
当高压瞬间解除,她们更需要一种外放的,情感性的宣泄来平衡之前的压抑。
在泥潭中的玩闹嬉戏,是一种最直接,最孩子气的情感释放。
标志着我们终于挺过来了,我们还活着。
但同时女兵们又比男兵要更加有危机意识。
在传统军事环境中,女兵作为一个少数和后来者的群体,其整体的危机意识往往强于男兵。
但这并非源于性别本身,而是由截然不同的环境压力所塑造的。
这种环境压力,还是离不开证明自己和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中,她们必须不断证明自己属于这里,而不是被特殊照顾的花瓶。
而那些想要被照顾的花瓶早就被淘汰掉了。
剩下的要么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要么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作为部队里面的少数群体(和男兵相比,此时的女兵人数较少)
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更容易被关注和放大,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得到不成比例的注目。
比如说一个男兵体力不行,那么他是个体。
那么一名女兵体力不行,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整体,会和全体女兵挂钩。
所以教官们会在讽刺女兵们的言语里面加上这么一句。
“你们女兵就是不行,战争是男人的事。”
因为在某些人眼里这是共识,女兵确实是体力不行。
但是能打破吗?
当然行。
女兵的生理构造和思维很明显更符合技术工作。
但并不是说锁死了雄竞的这条路,佟莉走的路子自始至终就是雄竞,只不过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汗水,更多的痛苦。
而男兵与之截然相反,他们的危机意识感没有女兵那么强,是因为他们处在体制与文化的舒适区
一种天然的主人翁心态,军队在历史上和数量上都是以男性为主体,这种环境让许多男兵产生了一种这里天生就是我的地盘的心理。
再加上传统的训练和评估标准大多基于男性生理和心理特征建立,男兵在其中如鱼得水,更容易产生自满情绪。
还有一种想法,在一个同性占多数的环境里,只要不是垫底,就很容易找到难兄难弟,从而在心理上为自己找到借口,降低自我要求。
这就是大多数人去攀比的时候下意识的,忽略了那些更成功更优秀的人,而是去和身边更穷,更困难,更懒的人去比较。
这一比较!诶~又自信起来了,我现在这个处境好像还不错,至少我还不是最差。
这是宏观看法,具体到个人的话,顶尖的精英,无论男女,都拥有极强的危机意识。
不得不再一次提到佟莉,她的竞争对手是所有军人,这种格局决定了她的危机感和战斗力远超常人,包括多数男兵。
而相反是安于现状者,也无论男女,都会缺乏危机感。一个满足于及格的男兵和一个只想混日子的女兵,在缺乏动力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所以这跟哪个群体优不优秀没有丝毫关系。
这全是环境所造成的,环境要么促使我变强,要么促使我滚蛋。
我选择变强,所以要不停的付出努力和汗水。
而我选择变强的环境是另一个群体的舒适区,他们会放松,会懈怠,会忽视,所以会导致缺乏危机感。
女兵们打闹一阵之后,佟莉率先爬出泥潭,紧随其后的是赵海燕和王昭娣,李玉搂着唐笑笑跟在他们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