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婉闻言,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前辈,更是平添了几分敬重。
“所以,祖父您返回中原寻找我们,是因为……”李师婉冰雪聪明,已然猜到了几分。
李慕蝉赞许地看了孙女一眼,颔首道:“不错。我与那位前辈有约,待我修为突破,臻至武道巅峰,便会再去那仙岛,与他们汇合,一同尝试参悟那长生之法。”
“然而,登岛之路,凶险万分,仙缘难测,一旦踏上,或许便是永诀,再难返回中土。”
“我李家血脉传承,不能因我而断。故而,我必须回去,找到你们,安排好身后之事。”
他看着李师婉,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婉丫头,你可知,你的武学天赋,乃是我平生仅见,犹胜你父,甚至……可能不逊于先祖当年。”
“祖父将你带来此地,不仅是避祸,更是希望你能在此清净之地,潜心修炼。或许有朝一日,你也能突破武道巅峰,抵达那传说中的仙岛,去参悟先祖留下的无上仙法。”
成仙!长生!
这两个词在李师婉脑海中轰鸣。
若真能成仙,便能拥有无尽的寿命,飞天遁地,逍遥于天地之间……那么,她与韩牧之间那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是否就能……一想到那个身影,李师婉的脸颊微微发热,心中蓦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渴望与动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对李慕蝉道:“祖父,婉儿明白了!您放心,婉儿一定刻苦修习,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定要将我李家的《青莲剑诀》发扬光大!”
“好!好!好!”李慕蝉连道三声好,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他猛地将手中那柄伴随他数十年的古朴长剑拔出鞘,剑身如一泓秋水,在阳光下流转着森寒的光泽。
“婉丫头,看仔细了!这便是《青莲剑诀》的全本,共计八十二路剑法!其精髓在于意与气合,气与剑合,身与心合,心与天地合!看好了!”
话音未落,李慕蝉身形倏动。
刹那间,峰顶之上,剑光暴涨,如青莲绽放,璀璨夺目!
李慕蝉的身影已然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在方圆数丈的范围内腾挪闪转,手中长剑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剑气纵横激荡,撕裂空气,发出龙吟般的清越鸣响;时而如清风拂柳,细腻绵密,剑光织成一片光网,泼水难入;时而又如雷霆骤发,刚猛暴烈,一剑之威,仿佛能劈山断岳!
李师婉屏息凝神,双目一瞬不瞬地紧紧盯着祖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式变化。
她只觉得这剑法精妙绝伦,远超她之前所学的任何武功,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与天地呼吸隐隐相合。
祖父李慕蝉不愧是踏入剑仙之境的绝顶人物,一柄寻常铁剑在他手中,竟能发挥出如此鬼神莫测的威力。
不过小半刻钟的功夫,李慕蝉身形骤然一停,漫天剑影与凌厉剑气瞬间收敛无踪,他持剑而立,气息平稳,仿佛刚才那番惊天动地的演练未曾发生过一般。
“如何?可曾记住一二?”李慕蝉收剑回鞘,微笑问道。
李师婉没有立刻回答,她闭上双眼,脑海中飞速回放着刚才所见的一幕幕。
那些精妙的剑招,如同烙印一般,清晰地刻在她的记忆深处。同时,李慕蝉又将《青莲剑诀》对应的内功心法、运气口诀,逐字逐句,清晰缓慢地传授给她。
待李师婉再次睁开双眼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她对着祖父点了点头,随即“铮”的一声,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祖父,婉儿这就给你试演一遍,请您指正!”
说罢,李师婉手腕一抖,剑光乍起。她依照脑海中记忆的顺序,将八十二路青莲剑诀一一施展出来。
刚开始使出的几招,尚有些生涩,步伐与剑招的配合也略显滞碍。但很快,她的身法便越来越流畅,剑招转换也越发自如。
她仿佛天生就对剑有着独特的感悟,体内那股精纯的内力随着剑诀运转,自然而然地灌注于剑身之上,使得那柄寻常的精钢长剑,也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剑尖处,甚至隐隐有寸许寒芒吞吐不定!
她的身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在峰顶这片空地上纵跃起伏。
虽然其剑气威力、速度、意境,远不能与李慕蝉相比,但那剑招的形与神,竟已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七八分!
李慕蝉起初还只是面带微笑,准备随时出言指点纠正。但看着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渐渐被震惊所取代,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之色。
一遍演毕,李师婉收剑而立,额角微微见汗,气息稍显急促,但一双明眸却亮得惊人,看向祖父,带着一丝询问与期待。
李慕蝉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孙女,半晌没有说话。海风吹拂着他花白的头发,他的胸膛微微起伏,显示着内心的激动。
良久,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喃喃道:
“哈哈哈哈,果真是天纵之才!天纵之才!”
“想不到,我李家……我李家后世,竟能出你这等奇才!”
“你只看了一遍,只听一遍口诀,竟能将这八十二路青莲剑诀演练至此……哈哈哈!天佑我李家!先祖庇佑!”
豪迈而欣慰的笑声,在这海岛之巅回荡,穿透风声浪声,直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