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对皇帝的做法十分失望,李玉被人收买也好,原来就是别人的人也罢,他和宁妃同样是这件事上的受害者之一,如今皇帝一张大被盖下来,所有的所有,就这么都算了?他身上的嫌疑虽然没人查了,但也永远洗不掉了,这是他的污点,是阻碍他更进一步的绊脚石。
“陛下,还是舍不得二皇子。”傅延至听到这个消息后,叹息着。
皇帝或许是在二皇子身上付出太多,也可能是他把如今的二皇子和当年的他视作了一个人,才会如此草草了事。但皇帝忽视了一点,这江山的确是姓梁,可姓梁的人不少,一旦他失了民心,其他人是否还能安于现状,蛰伏不动。皇帝此举,看似稳定住了局势,实则是让水更浑了。
与皇帝息事宁人,企图掩天下人耳目不同的是,晋王在此时开始发难了。他上书皇帝,认为当年陈王妃的死或许和贵妃有关,请宫中给他一个答复。陈王妃当年的惨死,还有梁枫的回归,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都是震惊朝廷的大事。因此当晋王提出此事的时候,满朝皆惊。
“请陛下彻查此事。”带头附和的第一个人,是和晋王不和的陈御史。他只是跟晋王不和,但自己亲姑娘被烧死,他怎么可能不想知道一个原因。
“臣等附议。”御史们自然是跟在陈御史身后,他们原本就对宫中事如此含混的处理方式不满,此时说是起哄也好,说是死心眼也好,竟然也跟着出列了。
“准。”连着几日没有上朝的皇帝,说话声音都沉沉的。就在刚才上朝前,太医院里一个内侍的尸体被人发现在宫中的水井之中。这意味着太医院并不干净,而他的秘密怕是已经泄露了。
二皇子脸色阴沉似墨汁,看向晋王的眼神像淬了毒。晋王注意到了二皇子的凝视,但并没有理会,皇帝将几个孩子保护的太好,二皇子竟然天真以为自己是为了帮老七,才冲着他那个死了的娘去的,真是愚蠢。
七皇子面上不显,心中却有一丝怀疑和担忧浮现出来,但他很好的掩饰住了自己的情绪,这让同时观察他和二皇子的皇帝,心情十分复杂。皇帝深刻地意识到老七变了,如今的老七更像一位皇子,而不是当年一心只想为他排忧解难的儿子。
晋王嘴角向下弯了弯,朝堂上所有人,都没有比他更清楚这位天子变态又复杂的心理的。可能是手足相残的事做多了,他想让自己儿子一团和气,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他选的方法也不对,想让其他儿子死心,就该早点立下太子,偏偏他自己登基不易,又不肯让老二太顺遂。
三皇子低着头,站在二皇子身后,无人能看清他的表情。四皇子脸上有些震惊,又有些惶恐,似乎怕这一意外再带出新的危机,老五的死真是让他吓破了胆。
六皇子还是往常那副模样,上朝只是因为他必须要来,朝上说的事不参与、不表态,如果一定要让他拿个意见,他便单日和二皇子意见一致,双日和七皇子意见一致,就是个浑水摸鱼的主。
皇子们的表现,朝堂上的大臣们看在眼里,还没站队的人也开始考虑未来到底该怎么走,到底站到谁的身后,才能保家中下一代的富贵荣华。
“请问晋王手中可有什么证据?”宗室一人率先开口问了句,无凭无证,他就可以把这事推出去了。他都一把年纪了,贵妃的事已经够他头疼,不想再掺和进陈年旧事之中。
“有,当年王妃出事前,身边曾有人假死脱身,所幸终于被我找到了。”晋王这话一出口,皇帝向身边站着的吕能微微转了下头,看了他一眼。
吕能面色如常,并无吃惊之色,也无害怕之感,这一反应让皇帝稍微放下了心。看来晋王的话有水分,当年动手的人,吕能已经处理干净了。
但随之,他便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晋王此时提出此事,就算没证据也能造出一个铁证,这就是要看他是不是会为了保住明君的名号,把脏水泼到贵妃身上,放弃二皇子了。
皇帝想的非常正确,晋王用十多年的时间准备一切,已经有了宫中无法抵赖的证据和证人,要么承认是皇帝干的,要么二皇子的母妃将背负永世的骂名,而他也将与大位无缘。
眼下二皇子虽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不是贵妃生前做的,但晋王会帮助他知道真相,逼他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