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孙膑是一个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人物。他出身不凡,曾与庞涓同窗共学,历经磨难后在齐国施展才华,最终以卓越的军事智慧名垂青史。
孙膑,其家族渊源可追溯到古老的卫国。他是卫公子惠孙之后,以字为氏,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卫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诸侯国,其政治、文化环境孕育出众多的人才和家族。在卫国,有陶叔这一人物,他曾担任司徒之职。在古代,司徒掌管土地和人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官职。陶叔担任此职后,其后代便有了陶叔氏和司徒氏,这两个氏族在卫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卫武公,作为卫国的杰出君主,他对卫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后代人才辈出,据唐代孙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记载,孙膑正是卫武公的后代。这一记载为孙膑的出身增添了一份庄重和神秘色彩,暗示着他所肩负的家族使命和历史责任。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他们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鬼谷子,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以其高深的学问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在鬼谷子的悉心教导下,孙膑和庞涓刻苦学习兵法,他们日夜钻研,相互切磋,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潜力。
然而,学成之后,两人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庞涓出仕魏国,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很快在魏国崭露头角。但他在心中始终有一种不安,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这种嫉妒和不安的心态,让他做出了一个阴险的决定。他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表面上是对同窗的邀请,实则是为了监视和打压孙膑。
孙膑到魏国后,庞涓露出了他丑恶的嘴脸。他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刖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这种残忍的刑罚,不仅让孙膑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也让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之中。庞涓的这一行为,是出于对孙膑才能的嫉妒和对自身地位的担忧。他妄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孙膑埋没于世不为人知,以消除自己心中的威胁。
孙膑为了免于受到庞涓的进一步迫害,不得不装疯卖傻,苟活于世。
在孙膑深陷困境之时,齐国使者出现了。这位使者在出使魏国之前就知道了孙膑的才名,他此番出使魏国,本就带着一个秘密任务,为齐威王网罗人才。孙膑虽然遭受了残酷的刑罚,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智慧,他对兵法的见解更是让使者为之折服。使者于心不忍,决定帮助孙膑脱离苦海。
于是,使者偷偷地用车将孙膑载回齐国。这一行为不仅是对孙膑个人的一种救助,更是为齐国带来了一位军事奇才。
孙膑潜逃入齐后,成为了田忌的门客。在田忌的门下,他并未沉寂,而是积极寻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当时,赛马是齐国贵族们热衷的娱乐活动,田忌也经常参与其中。然而,田忌的赛马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心中为此颇为苦恼。
孙膑观察了赛马的规则和几轮比赛的情况后,心中已有计较。他向田忌献上一计,建议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虽心中疑惑,但出于对孙膑的信任,还是决定按照他的计策一试。比赛开始,按照孙膑的安排,第一局田忌的下等马不出所料地输给了齐威王的上等马,但在接下来的两局中,上等马和中等马分别战胜了齐威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最终,田忌赢得了比赛,喜出望外。
田忌对孙膑的智谋十分钦佩,便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与孙膑交谈后,发现他不仅对兵法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见解独到,不禁对孙膑刮目相看。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见孙膑才能出众,便有意任命他为将。然而,孙膑却以“刑余之人”为由辞谢了。他深知自己曾遭受庞涓的迫害,身体残疾,若贸然担任主将,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轻视,不利于日后的军事指挥。
孙膑此举并非是怯懦,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低调策略。他选择隐藏自己的光芒,等待合适的时机,以更合适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价值。
周显王二十七年,魏将庞涓率军攻韩,韩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孙膑再次挺身而出,以军师身份偕将军田朌、田忌、田婴等率军救韩。而在更早的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次年,赵国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邹忌反对救援,认为不应卷入这场纷争;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能同时削弱魏、赵两国。齐威王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了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田忌求战心切,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孙膑凭借着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他提出了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如此一来,赵国自然得救。
孙膑深知,要实施这一战术,必须迷惑魏军。于是,他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地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高唐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两路齐军奉命进攻,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陷入了魏军的重围,大败而归。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
庞涓果然中计,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早已在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下埋伏。当庞涓的军队进入埋伏圈后,孙膑一声令下,齐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军仓促应战,阵脚大乱,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庞涓在乱军中左冲右突,难以脱身,最后无奈率领残兵败将仓皇逃窜。
桂陵之战,孙膑巧妙地运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以弱胜强,大败魏军,成功地解除了赵国的危机,也让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场战役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孙膑也因此声名远扬。
公元前342年,战国风云再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悄然拉开帷幕。魏将穰疵在战场上展现出强大的军事才能,于南梁(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成功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取得阶段性胜利。
然而,韩昭侯深知韩魏两国实力悬殊,此次大败后,韩国已难以独自抵挡魏国的攻势。在形势危急之下,韩昭侯果断地派使者向齐国求救,希望能借助齐国的力量扭转战局。
孙膑得知韩国的求救后,再次展现出他惊人的战略眼光。他决定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直击魏国首都大梁。这一战术的核心在于以攻为守,通过威胁魏国的核心地带,迫使魏国撤军回防,从而达到救援盟友的目的。
孙膑带领齐军迅速向魏国进发,庞涓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大梁一旦有失,魏国的根基将动摇,于是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然而,此时齐军早已向西进军,如同疾风骤雨般扑向大梁。庞涓急忙率军回救大梁。
孙膑深知魏军的弱点,考虑到魏军自恃其勇,一向轻视齐军,加之齐军此前又有怯战的名声,于是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
他精心谋划,命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这一庞大的数字显示了齐军的人数众多,给魏军一种齐军来势汹汹的错觉。
第二天,孙膑巧妙地指挥齐军减灶,灶的数量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再次减为三万个。庞涓行军三天后,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心中大喜。他不禁说道:“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在庞涓的心中,齐军不过是一群胆小怕死的乌合之众,他完全被孙膑的诱敌之计所迷惑。
庞涓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决定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他自认为凭借着骑兵的机动性和自己的军事才能,一定能够一举击败齐军,建功立业。
孙膑早已算准庞涓会追击而来,他对地形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最终选中了马陵作为伏击地点。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是一个绝佳的伏击战场。
孙膑命令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几个大字如同死神的召唤,预示着庞涓的悲惨结局。然后,孙膑命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并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
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他看到白木上的字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他迫不及待地点火查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魏军大乱。庞涓见大势已去,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他悲愤地说道:“遂成竖子之名!”这句话充满了对孙膑的怨恨和不甘,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
庞涓的死讯传回魏军,魏军士气瞬间崩溃。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数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
这一场战役,孙膑以卓越的军事智慧和巧妙的战术安排,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马陵之战的失败,让魏国元气大伤。曾经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的魏国,失去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和战略资源,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而齐国则凭借着这场战役的胜利,称霸东方。齐国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孙膑通过这场战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军事财富。他的军事思想和高超战术,成为了后世军事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马陵之战,也成为了战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及英雄们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演绎。
孙膑的军事智慧和战略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着的《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着作之一,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孙膑兵法》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战略战术,对后世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膑以他的坚韧不拔、智慧超群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世无数人,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成为人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智慧与勇气交织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