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使者离开颍川的时间,大致与刘备到达彭城县的时间相当。
岳飞遣陈登向刘备汇报战况,并将韩擒虎、张须陀二人押至刘备帐前。
刘备听罢喜不自胜,赞叹道:“鹏举之战果备始料未及。当今围困杨坚于孤县,功皆在鹏举。”
陈登连连点头,附和道:“岳将军之才在昔日面对不计其数的蛾贼进攻时,登便见识过一二。”
“但下邳城高墙厚,兼有引泗水为护城河,登因而小觑了岳将军的才能。”
“见到岳将军调度军队临危不乱、沉稳干练的姿态,登方知天下之大。”
刘备发出呵呵的笑声:“能得到元龙赞誉,岳飞在这方面已经能与孔融、赵昱他们并列了。”
“此战元龙亦有功劳,备有意调元龙至左将军府中做一参军,不知元龙意下如何?”刘备瞳孔发亮,身子微微前倾,十分期待陈登的回答。
单论喜爱程度,陈登目前在刘备谋士中仅次于法正。
可陈登却摇了摇头:“岳将军帐下并无智谋之士,考虑问题、治理郡县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以登不能轻离。”
陈登的话十分在理,岳飞那里确实需要一名谋士,刘备便索性将陈登留在了岳飞兵团当中。
他心中对陈登的拒绝不以为意,只是升起了对岳飞的好奇。
高傲的人普遍有一个特点,看不上的人,一万个瞧不上;看得上的人,比其他人都要敬重他。
关羽如此、魏延如此,陈登亦是如此。
岳飞到底才高几何,竟让元龙如此敬重,甚至盖过了我?
陈登又道:“岳将军练兵之能,当属世间第一。彭城郡百姓皆称岳将军兵马为岳家军,甚为爱戴。”
“登代岳将军求一批钱粮,用于招兵买马,希望左将军同意。”
陈登亲自请求,刘备怎么会拒绝呢?
刚好张居正在后方与袁绍、曹操达成了商贸合作,战马、金银源源不断地充入刘备府库,刘备正阔绰的呢,自然一万个答应。
打下徐州四个郡了,总得扩充扩充军队吧。
其实刘备一直在扩军,琅琊和东海的守兵一部分为转变比较快的蛾贼降卒,一部分为现招的新兵,不然总兵力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五万左右。
刘备当场批给陈登五千甲胄,白银万两,战马五百匹,用于组建军队。
后续靠着这批物资,岳家军总兵力很快达到一万人,岳飞于吕县、留县一带日夜操练,军容日盛。
刘备听说徐州百姓报名的积极性后都吓了一跳。
东汉实行募兵制,可以简单理解为自愿参军。
那么谁会做参军这种刀尖上舔血、命在旦夕之间的事情呢?
答:被地主侵占土地、不参军只能饿死的百姓,以及懒得从事生产的地痞流氓诸如此类。
可徐州的大家族都被杨秀清夷平了啊。
糜家的邬堡现在都化作灰烬了。
而刘备自青州起就保留了不归还土地的政治传统。
百姓有的是地种。
没有性命之危,却依旧踊跃参军,岳家军之民心可见一斑。
既然提到了兵制这种制度问题,那么就回答一下部分读者比较在意的改制问题。
刘备是否会进行改革加强己方实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全史人物大乱入,改革家数不胜数,基本上每家势力都能分到几个,关键在于主公想不想改,内部势力构成允不允许自己改。
袁绍那种全世家的文武组成,加上他自己关东世家代言人的身份,改革就很难推进。
而像刘备这种,兵权牢牢把握在元从派手中、文臣领头同样并非豪族出身的,曹操那种以宗亲掌握大权的,以及李世民这类天下世家恨之入骨的,则比较好改。
其实客观上只有袁绍不具有改革的条件。从主观上讲,再加一个张献忠不具有改革的能力,也留不住改革家们。
刘备麾下,张居正的考成法已经足够称作改革,因为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减少了贪污腐败。
吴起、申不害、李悝也在曹操治下推行了一些政策,以激发军队战斗力、促进农业生产。
乱世当中,改革为军事服务,以支撑战争所需、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第一目的,就像张居正构建商业链增加财政收入。
而与军事最相关的就是兵制。不同的兵制,直接决定着军队战斗力和经济发展情况。
自秦朝以来,依次以征兵制、募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世兵制、卫所制、八旗为主要兵役制度。
东汉末处于募兵制与世兵制的过渡时间段。
募兵制就是自愿参军,打到你不能打为止,士卒皆为职业军人,属于战斗力比较高的一种兵役制度。
缺点在于士兵完全由将领自行招募,东汉末甚至粮草都是由将领自行筹备,以至于在形成了君主都不能轻动的“部曲”,削弱了中央集权。
世兵制即为军户在原有义务基础上再承担兵役义务,家族世代为兵,男孩一生出来就知道自己要当兵,参军前就会学习战场技巧,战斗力在所有兵役制度中最高。
但缺点是军户们低人一等,生活过分悲惨,容易引发暴乱。
而且世兵制继承了募兵制的私有性,军户不一定属于国家,也可能属于大家族,进一步强化了门阀的势力。
府兵制则是战时参军,平时耕种,农闲时各地组织训练,武器战马由百姓自备。
士卒并非职业军人,战斗力就低,但胜在可以空出青壮进行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征兵制,适龄男子当几年兵,然后回家耕种。
这种兵役制度训练时间太短,战斗力太低,在乱世中不具有可行性。
八旗制度带有游牧民族色彩,不是汉人能推行的制度,也排除在外。
卫所制可以视作世兵制、府兵制的结合,军户世代为兵,但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更长,国家也会给予补贴,生活要好很多。
此外,卫所制的所有军户直属于国家。
所以可行的兵役制度只有:募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卫所制四种。
诸侯们后续的兵役制度就是以上四种之一,或者兼具某些兵制特点的崭新兵制。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只有李世民有资格完全自主地改革兵制,其他诸侯都得披着“募兵制”的皮。
但不妨碍其他诸侯在某一兵制的道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