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之后,第二个收到蛾贼前线战事不利消息的是被朱元璋扔在九江郡的项羽。
项羽以自削皇号投靠朱元璋,见到朱元璋只以平民身份自居,身上的傲气少说被孙策打掉了三成。
朱元璋见项羽不似传言中那般高傲,至少懂进退,没狂妄到令自己不悦的程度,又爱其武勇,便许其于九江郡屯田、自行招募兵马,预备之后作为刺向徐州的利剑。
时序交替,一年时间弹指一挥间。
一年时间,朱元璋总算处理好了内部问题,他将山越人大量迁出深山,用严刑峻法改掉他们身上的坏毛病,强令不从军的山越人从事农业生产。
在他的授意下,山越人领袖都是部落中最熟悉汉文化的人,以此激发山越人与本地百姓融合的热情。
同时,麾下愿意纳山越人为妾,甚至娶山越人为妻的官员都会受到朱元璋重用,能出色治理山越人的官员升迁速度也是异常的快,从官僚角度打消了民族歧视。
扬州的世家大族,他杀了一批,扶植了一批。
今世被杀的依旧是陆家。
陆康连孙策都看不上,怎么可能看上依靠山越人起兵的朱元璋。
朱元璋没受招安前就把陆家夷平了。
受招安后,他重新启用顾雍、朱桓等将,原本与世家剑拔弩张的关系得到缓和。
又有李善长为其协调关系,二者最终实现平安相处。
当然,也仅限于此。
这就是刘伯温为何建议刘备率先攻打扬州的原因。
朱元璋现在是最疲弱的时候,一旦给足他时间发育,彻底得到世家支持,沿江重镇修得坚固无比,各类战船不停下水,坐断东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关于朱元璋的具体情况,咱们日后再论。
这一年时间里,项羽一改过去不学无术的毛病,时常苦读至深夜,本领大有长进。
【项羽智力+3,当前智力81】
【项羽政治+5,当前政治72】
他不再以项羽自居,为掩人耳目故意改名为“朱胜”,但知道他身份的人在私底下仍会称呼其“霸王”。
他将本部兵马扩充至五千人,日夜操练,战力非凡。
麾下兼有龙且、英布等冲锋陷阵之猛将,项燕、项梁等统帅,单做一兵团讲,实力相当强大。
可惜的是外置大脑范增被孙策召唤走了,不然这个兵团的战斗力还得翻几倍。
项羽听说杨秀清前线损失了十三万兵马,马上意识到发兵广陵的机会来了,当即修书一封,打算送与身在吴郡的朱元璋。
但信还没写完,朱元璋的使者便到了。
“在下李文忠,见过霸王。”
李文忠19岁随舅舅朱元璋打仗,天赋异禀,待人接物亦彬彬有礼,性格不似高澄那般张扬,真正的进退有度,有大将之风。
项羽回礼,着急询问:“吴侯遣将军来,可是欲令羽出兵伐徐?”
李文忠点头:“然也。”
“吴侯命我率三万大军交于霸王之手,此战辎重皆由扬州一手负责,无须您担忧。”
“文忠前几年曾攻过广陵,对当地地形颇为熟悉,特作副将辅佐霸王。”
“吴侯非不信任霸王,只是希望战争能更顺利一些。”
时至今日,项羽对颜面已经不似先前那般重要,呵呵笑道:“有李将军相助,此战必可大捷。”
“届时吴侯同时占据淮河、长江天险,坐看天下成败,纵观天下诸侯,谁是敌手?”
读三国,长江出场频率最高,黄河其次,淮河存在感相对较低。
因为曹魏每每南下,总是要面对如何渡过长江的问题。
而淮河流域在官渡之战前便全部落入曹操手中,吴国都没能打过长江以北,淮河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作者唯一知道的一次淮河登场是刘备做徐州牧抵御袁术时,两军于盱眙、淮阴一带作战。
盱眙、淮阴便在淮河以北沿岸。
事实上,淮河同样是一大战略要地。
先不论沿岸土地肥沃、百姓众多的经济意义,南北朝时期,当南方朝代控制淮河流域后,北方王朝连度过淮河都成问题。
南北朝持续169年,南朝骇人听闻的昏君同样没少出,就这样也一直坚挺到北齐时才彻底失去淮河流域地盘。
丢失也是因为南梁自己乱了,给了北齐趁虚而入的机会。
此外,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分布有合肥、寿春等重镇,易守难攻,更坚定了朱元璋要夺取广陵的决心。
“只要来的不是常遇春,在下便毫无怨言。”
项羽现在还记着攻打南阳时常遇春“挑衅”自己的仇。
李文忠笑着恭维项羽:“霸王海量,文忠佩服。”
三日后,项羽起兵三万五千人,以李文忠为副将,携项燕、项梁、季布、英布、龙且六将,杀往广陵。
在到达广陵前,项燕忍不住私下询问项羽:“莫非霸王已失去争霸天下的雄心,甘心做朱元璋一家犬?”
项羽摇头:“非也。然朱元璋遥控我军辎重,一旦反叛,我军三日之内便会断粮,不战自溃。”
“为今之计,只能设法远离朱元璋,再寻一地方补充粮草。”
“至于后续如何,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