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家蹑手蹑脚的走到杨艳的门外,把耳朵轻轻的贴在门板上,听了好久,才发现里面没有声音。
这才去推杨艳的房门,就发现房门被拴住了,根本推不动。
而且里面的杨艳似乎也听到了动静。
“谁呀,谁在外面?”
“嫂子,是我。”
赵元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可是又不死心,颤抖着声音回答。
屋子里的杨艳也听出来是赵元家的声音,可她此时心底不痛快,这赵家就没好人。
今天被赵家人骂的不行,听到赵元家的声音她也不高兴。
“你哥不在家,我也睡了,有事明天再说吧。”
杨艳没开门,可把赵元家气的牙根痒,你是个什么东西,在外面跟人乱搞,回到家里搞得像贞洁烈妇一样。
谁还不知道他杨艳?
看来自己得留个心眼,一定得抓住杨艳的把柄才行,不然看她这样子还不肯就范。
赵元家心里恨恨的想着,然后他愤愤不平的进了厨房,在厨房里找了一大圈。
发现什么吃的都没有,他家的厨房干净的,耗子来了都得哭着走。
啥时候家里的日子,都过成这样了?
连一点米面都没了,难怪今天都吃不饱,这才秋收没多久吧,粮食呢,去哪里了?
赵元家心底气的不行,只觉得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感觉哪儿都不顺心。
晚上又是睡不着了 ,总感觉装了一肚子的气,看什么都不顺眼。
第二天,宋莹一大早就过来了。
还带了做好的很多发夹,还有一些小手提包,直接用碎布拼接而成的。
因为包不是很大,那碎布拼的很好看很精致,这让张建国笑着表示。
这些碎布又多了一些用处,看来过段时间还可以去拖一车碎布,得赶紧让村里人的闲散人员,都跟着干起副业。
宋莹送过来的发夹,足有十几种花样,比张建国想象中的还要多,不愧是小姑娘家,做出来的发夹样式多又好看。
关键还特别的精致,让看到那些发夹的何玉芳连连称奇。
把宋莹夸了又夸,因为有些发夹她不要说做,连见都没见过,关键是真的很好看。
那些原本不起眼的碎布,被宋莹一搭配,变得特别精致漂亮。
“原来碎布还可以做成这么好看的东西,哪怕我老了,看到也要买两个,给我家两闺女戴……”
何玉芳看着那些发夹爱不释手,张建国建议她赶紧把人手喊过来,这一次他们在村里选了第一批妇女,和年纪大点体力弱一些的人。
这些人去石灰窑厂不合适,但是在家里做这些发夹,那是完全没有问题。
这些人做发夹的地点,就选择了张建国家的院子里。
幸好他家宽敞,要是换做另外一家,绝对待不了这么多人。
这一次来的有一二十人,像杨雄的媳妇儿,刘桂花,季小四的母亲和妹妹,还有黄三的媳妇儿等人。
张建国用心教他们做发夹,他们基本都会做了,也赶出了第1批货,但是宋莹带来的这些发夹,有些还需要问一下。
张建国抽空把他们做出来的第一批发夹,都拿出来检查了一下,有些溢胶,有些做的粗糙的,质量不合格的都挑选出来了。
留下了一批相对精美一些的,这一批差不多有两百来个, 原本张建国打算多凑一些,再送到供销社去卖。
可考虑到再过一两天,就是这边传统的七月半。
因为这边农村有个习俗,就是七月半嫁出去的姑娘要回娘家,而这个时候一般是供销社生意特别好的时候。
有钱的会给自己添些新衣服,没钱的也会买一些头发头油或者别的东西。
再不会买一些小玩意儿,带给娘家侄子侄女之类的。
这种发夹就有一些市场,所以张建国把家里这事安排一下,就赶紧去了石灰窑那边。
他是专门等周海生的。
周海生这段时间,没事就跟车来赵家村拖石灰,等他看到张建国拿着一袋子发夹,托他带到供销社的时候。
他先打量了一下那些发夹,忍不住开口问。
“这些是上次拖的碎布?真让人不敢相信了,那破烂一样的东西,怎么变成了这么漂亮的发夹?”
周海生上次看到张建国像捡破烂一样,拖回去很多的碎布,却没想到这些碎布,居然变成了好看的发夹。
关键是那么多碎布,这要做多少发夹呀,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这要是真做成了产量上去了,这么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生意,利润会非常的惊人。
他真想把张建国的脑袋劈开,看看里面藏了什么,都是人,为啥他的脑袋瓜就那么聪明?
自己怎么什么都不懂?
“对,你先在供销社卖一下,给你们批发这个价,保证你们好卖……”
张建国算过利润,这发夹做成功,成本也是非常低的。
哪怕批给供销社二毛钱一个,他们的利润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这东西不起眼,供销社的销售量会非常大。
“确实很漂亮,价钱也低,我马上回去就上这个货,我感觉你家的量是不是太少了?”
县城的供销社,并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店,他一旦全部铺货起来,可以有很多家,那销售量也是很惊人的。
“这是第一批货,你先在县城供销社卖,要是可以的话,下次的货更多,你们可以帮着铺一下货,把这些货批发下去……”
张建国表示先拿这些样品试水, 要是哪款样式好卖,他们回头可以多做一些。
“行,既然是有要紧事儿,我一会儿就跟着车回去,保证不耽误你的正经事。”
周海生一口答应, 对于这个发夹的事他也上了心,毕竟张建国送来的这些东西确实好看。
一个小小的发夹,做出了十几种的款式,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长见识了。
这边张建国正在和周海生说话,石灰窑那边突然闹哄哄的,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走,一起去看看是什么事?”
张建国一看这情景,拉着周海生就往石灰窑那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