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三月份。
大明再起新的战事。
周遇吉整合四川、湖广、江西三省之兵共计十万人出兵和硕特汗国。
喀什的杜寒整兵七万出兵和硕特汗国。
周遇吉在东,杜寒在北。
二人的十七万大军对盘踞在西藏和青海的和硕特汗国形成了合围之势。
和硕特的常备兵力只有一万骑兵。
在明军强大的火器部队面前这点兵力很快被消灭。
沉迷于宗教的固始汗如梦方醒。
奈何明军大势已成。
固始汗虽然积极组织蕴藏在各个部落中的骑兵奋起反抗。
但每当和硕特军兵力过万的时候就会遭遇杜寒和周遇吉的强力绞杀。
就这样双方打打停停。
固始汗一直在组织兵力试图反击。
明军一直在追着固始汗的汗帐打。
开战仅一个多月和硕特军阵亡人数已超过三万。
之前就提到过和硕特汗国的最大动员能力是十万骑兵。
结果这才开战没多久其总兵力就十去其三。
另外和硕特的军事力量主要听从固始汗一人的调遣。
现在固始汗每天都在疲于奔命。
他很难从容地将整个和硕特的战争潜力都调动起来。
要怪就怪明军准备得太充分,闪电战打得也足够果决。
这让固始汗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拉萨。
固始汗和达赖总管第巴坐在一起商讨国事。
固始汗管军政,他是和硕特汗国的实际拥有者。
第巴管理宗教和一般行政事务,他相当于是和硕特汗国的二把手。
第巴:“大汗,明军势大,我军无力抵挡。
想把战争拖入冬天也不现实,毕竟此时才刚三月份。
我们何不假意臣服明朝,混一个藩属国的身份先。
至少这样能免于叶尔羌那种亡国灭种的下场!”
固始汗不甘心地说道:
“我准备重整五万大军。
然后向更高的高原移动。
届时明军因不适应高原环境丧失战斗力。
我军反击的机会便来了!”
第巴狠狠地摇头。
“大汗,您还看不出来吗。
明军的两个主将皆身经百战、经验老道。
你的战略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听说明军已一分为四直扑我和硕特人口最多的四大部落。
请问大汗一旦这些部落被明军控制你去哪里募集五万大军呢?”
“这……,明军狡诈!”固始汗痛骂道。
“认清现实吧,早点给自己寻找后路!”第巴继续劝道。
“好吧,我试着派人跟明军接触一下!”固始汗不情不愿地说道。
固始汗所不知道的是无论他接不接受第巴的建议,对方都铁了心要投降明朝。
第巴是玩政治的,他对很多事情都看得透彻。
大明消灭了更加厉害的准噶尔和叶尔羌。
单独一个和硕特又怎么可能抗衡武力强盛的大明呢。
既然打不过那就果断投。
谁是藏区的主人第巴不是很在乎。
藏区的人民都信奉宗教。
这里的人民也习惯了宗教的统治。
只要第巴能保住自己的宗教地位。
那么即使是大明也要依赖他来统治藏区的人民。
固始汗给明军主帅杜寒写了一封信。
信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商讨关于和谈的事情。
不过固始汗根本就认不清现实。
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兵权。
顶多就是每年按规定给大明朝廷上供。
在此之前第巴也给杜寒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更为赤裸:
只要保住格鲁派在藏区的宗教统治地位。
那么第巴和他的手下们愿意配合杜寒做很多事情。
其中就包括彻底铲除以固始汗为首的军事力量。
至此第巴的阴谋便暴露无疑。
他苦口婆心地劝固始汗投降。
其用意就是将对方作为自己的投名状献给明朝元帅杜寒。
杜寒收到来信后只说了一句话。
“玩政治的太可怕了!”
大明皇宫。
皇帝沈战,两位丞相,六部尚书。
九位大佬正齐聚一堂研讨国策。
主管军务的右丞相李岩正在为众人介绍整体情况。
“东边的日本战场。
黄得功和田雄正在进行钓鱼式防守。
日军不停地扑向长崎防线和岛根防线。
他们每天的伤亡不低于三千人。
再这么打一段时间幕府大军离崩盘就不远了。
到时候就是夏龙山部两万大军偷袭江户的最佳时机。
江户的财富若被我军洗劫一空。
那么德川家光就再也没了翻盘的资本。
或者说整个日本都没了翻盘的资本。
即使那个什么天皇废掉德川家光推别人上位也无济于事!”
“好!”
“甚妙!”
六部尚书纷纷叫好。
整个计划的制定者沈战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愈加崇高。
哪个大臣不希望自己摊上一个擅于打仗的皇帝呢。
皇帝善战整个国家都跟着受益。
看看李世民,再看看朱棣就知道了。
这俩猛人当家的时候都是华夏揍外族。
他们麾下的华夏子民啥时候被外族揍过。
反观崇祯这样的废材皇帝,国民跟着他真是遭老罪了。
话说华夏历史上像崇祯这样的废材皇帝还真不少。
不然哪来的那么多华夏血泪史。
沈战开口说道:
“朕从不担心日本之战会失败。
无非就是我大明付出多少成本而已。
之所以在战术细节上扣得这么细。
就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日本。
毕竟在朕的心里日本的威胁远低于沙俄和欧洲列强。
甚至蒙古人的威胁都要比日本大很多!”
“陛下所言极是!”
“日本确实不足畏惧!”
在沈战的影响下这些大明的重臣都不是太看得起小小的日本。
沈战心说你们要是听说过14年抗日战争就不会这么想了。
沈战继续说道:
“现在需要众位爱卿操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未来日本省的总督人选。
什么是大航海时代朕已经跟众位爱卿普及过很多遍了。
那么大家就应该明白日本所承担的门户作用。
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一块海外飞地。
其总督人选必须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否则朕这心里总是打鼓!”
沈战第一个看向吏部尚书邱瑜。
“邱爱卿,你心中可有适合的人选?”
邱瑜苦思了半天后回道:
“回陛下,臣心中最合适的两个人选一在广西,一在蒙古。
然此二人皆不可妄动。
因此臣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沈战并未怪罪邱瑜跟他打太极。
李定国和高文采二人确有能力出任日本省总督。
然此二人一南一北为沈战分担了太多的责任。
沈战不到万不得已是真不想让这两个人挪地方。
“其他人再帮朕想想!”沈战显然是认可了邱瑜的说法。
“马化豹的资历够了,能力也不错,他去不行吗?”史可法就事论事地说道。
确实,自从清理了原山东总兵刘泽清开始。
马化豹在诸次大战中屡立战功,且很少犯错。
照说让此人出任日本总督倒也说得过去。
“嘶~~!”沈战思索后摇了摇头。
众人能看懂沈战的表情,显然是马化豹在他心中还差点意思。
看来陛下是真的很重视日本的地理位置。
沈战心说我敢不重视嘛。
后世的华夏被棒子和小日子恶心成什么样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种感觉。
精于政治的左丞相宋献策问了一个诛心的问题。
“陛下,在您心中山东和日本哪个更重要一些?”
沈战张口就想说当然是山东更重要。
山东省在后世的华夏那是不可争议的顶梁柱之一。
细思之下沈战又觉得不对。
山东的重要毋庸置疑,问题是它能比日本更重要吗?
山东是不可能被人从华夏的版图上割下去的。
但日本不同,日本随时有得而复失的可能。
于是沈战一脸便秘地说道:
“要是按左丞相这个问法朕还真是觉得日本更重要!”
宋献策贱兮兮地说道:
“黄得功只有一个,放在哪里全看陛下的心情!”
“卧槽!”众人心说左丞相大人是真损。
宋献策的意思很明显。
黄得功完全满足沈战对日本总督的综合要求。
就看沈战舍不舍得让黄得功去日本了。
沈战心说老子不舍得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对于日本这个地方沈战有极为特殊的情结。
第一,沈战要占领日本。
第二,沈战要将日本的原住民全部移民到内陆。
第三,沈战要将日本岛打造成大明的海上门户。
岛上的要塞,港口里的海军基地,沈战什么都要建。
第四,日本省富不富无所谓,但战斗力必须强悍。
总之这个地方到什么时候它都得是华夏的地盘。
“那就内定黄得功为日本省第一任总督。
山东省总兵一职暂定由黄得功副将田雄接任!”
众臣一听瞬间明白了沈战的心思。
日本才是陛下最在意的领土啊!
沈战:你们去后世就知道了,没有哪个华夏人不想占领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