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变得轻松而融洽,人们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停歇。在这欢快的氛围中,时间仿佛过得飞快,这一顿晚膳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结束。
然而,尽管晚膳已经结束,但该说的事情却还没有被提及。于是,在蓝怀瑾这位宗主的示意下,侍从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将吃完的碗碟一一撤下,然后又将蓝怀瑾事先吩咐准备好的茶水端上了桌。
待每一个人面前都摆放好茶水后,侍从们便无需蓝怀瑾再次吩咐,悄然退下,远离了寒室。
确认寒室中再无他人之后,蓝怀瑾与温大长老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阿寒\/宗主,我有话要说。”
两人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使得他们都不禁一愣,随即便对视了一眼。而坐在一旁的其他人,则是用惊讶的目光看向蓝怀瑾和温大长老,显然对他们如此默契的举动感到十分意外。
不过,众人的好奇并未持续太久。蓝怀瑾见状,微微一笑,率先开口说道:“温大长老,您先请吧!”他的语气客气而温和,透露出对温大长老的尊重。
温大长老面带微笑,语气恭敬地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先开口了。”
话音未落,他便对着蓝怀瑾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直起身来,继续说道:“宗主,今日您与蓝二公子已经在姑苏蓝氏的祠堂里,郑重地记入了姑苏蓝氏的族谱,这意味着你们二人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道侣。
然而,宗主,您是否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呢?蓝二公子尚未被记入我们岐山温氏的族谱啊!”
温大长老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宗主的反应,接着说道:“今日下午,我独自一人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与一同前来的几位长老共同商议了一番。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们一致认为,不如趁着接下来的这个月还有两天的良辰吉日,宗主您带着蓝二公子一同返回岐山温氏。届时,我们可以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将蓝二公子的名字正式记入岐山温氏的族谱之上。
这样一来,不仅能彰显我们岐山温氏对蓝二公子的认可和接纳,也能让这段姻缘更加圆满。宗主,您对我们的这个想法有什么看法呢?是否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呢?”
温大长老最后的这一句问话,表面上似乎只是在询问温若寒一个人,但实际上,他的目光却有意无意地扫过了蓝怀瑾、蓝大长老以及其他姑苏蓝氏的众人。尽管他的话语并没有说得那么直白,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毕竟,大家都不是愚笨之人,而是历经世事、阅历丰富的人。更何况,在这些人当中,还有蓝怀瑾和蓝启仁的祖母——那位见多识广、手段高明、谋略过人的老人。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场,温大长老想要传达的真正意图,又怎么可能瞒得过众人的眼睛呢?
所以,当温大长老说出这句话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甚至不需要他再做过多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