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你上次跟我说的这种炉子和煤块,我们已经制造出样品了,你看是否达到使用的标准?”
土尘没想到族长也会亲自到这里来,连忙擦了擦手,上前跟熊洪汇报着近日的研究成果。
“你们的样品,我都看了,非常不错,煤块烧起来没有多少烟味,产生的热量也稳定,燃烧的时间也更长,还有这些炉子,制作出来也不错,不仅可以在上面煮东西,还能烧水,取暖。”
“是的族长,按照你的意思,炉子外壳用竹木围成一圈,可以用来烘干一些鞋袜,冬日使用的话,效果会更好。”
“嗯,既然如此,那就大量制作吧,尤其是煤块,最主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熊洪之前的打算,是在本部以及凌河的诸多村子里推广使用这些炉子,顺便将煤块也推行出去。但是看到炉子的便利之后,熊洪觉得,在冬季来临之前,多制作一些,给远在东边的熊皮他们,以及临海营地也送上一些。
毕竟这些地方,也是熊部落的地盘。
如果有可能,还准备给其他诸部也送上一些,当然,需要他们拿人口或者其他物资来换。
“这些炉子制作的成本如何?”熊洪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要想对外售卖,首先要了解,制作它需要多少材料,多长时间。
“一个炉子,需要一截三米长的竹筒,或者三十片小木片;然后是中间的填充物,大部分是泥土、煤灰,中间的燃烧室,就是一根陶管,底下几根短短的青铜棒,还有一根青铜火钳,外加一个提手。”
土尘将炉子所需要的材料说了一遍后,掰手计算到,“算上制作的时间,差不多需要一个时辰,才能做好一个。”
熊洪点了点头,这跟他的预料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一个炉子,算上材料和人工,差不多要花费30铜币?”
“是的族长,反而是煤块,价格会低一些,一个铜币就可以购买10块。”
由于部落开采的都是几乎露天的煤矿,煤矿的品质也比较好,再加上开采的经验比较丰富了,今年又补充了来自临海营地的一百多个青壮俘虏,所以部落的煤炭供应还是非常稳定且充足的。
“一百斤煤粉,再混合上20斤的黄土,加上一点石灰石或者其他东西,就能制作出70多块的煤块。”
“不错,生产方面,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土尘和牙黑对视了一眼,要说难题,的确是有,而且好像处处都需要迅速解决,但真要让他们说,其实部落能提供的已经都提供了。
熊山冶炼坊那边的煤炭不能断,各个工坊现在也没有空闲的人能抽调出来,其他配件尤其是模具还比较缺乏,最主要的,是原料的运输和成品的运送。
“……族长,这些问题倒是不少,但也不是现在好解决的。不过我和牙黑有个想法,要是能成,比原来的好上不少,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土尘有些犹豫,毕竟是熊洪族长亲自交待下来的任务,结果这几天没有动静不说,还说熊洪族长的安排有问题,那岂不是惹族长生气吗?
“但说无妨,只要你们有想法,直接说出来就是。”熊洪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小气,只要是能够提升部落生产力的方法,就算是让熊洪挨骂,那他也愿意。
听着土尘两人的建议,熊洪忍不住频频地点头,以示对两人的提议表示支持。
两人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反其道而行。
原本从煤矿开采出来的煤炭,会先运到冶炼坊,再被送到部落围墙这里,距离不算太远,但总归会浪费一两天的时间;而土尘的建议是,将生产煤块的任务,直接放到煤矿上,这样就减少了对煤炭的运送压力;
这个方法倒是可行,煤矿距离冶炼坊大概十里的路程,其中一半的路途铺设的木制轨道,运送量很大,每天差不多都有个1000-2000斤运到轨道终点。
轨道终点是一处小山谷,这里白天的时候,会有一队约50人的俘虏,在20人小队的带领下,在这里卸煤,将来自部落的运载车辆装满。
道路运输的重量就少了很多,以至于到现在,临时堆放煤炭的地方,煤块都堆成了小山一样。
“我的想法就是,在这处山谷搭建几间草棚,这里有一处水塘和溪流,离砖瓦坊也不算远,取土也方便。”
土尘越说越开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处山谷投入使用的景象,“这样一来,从这里就可以直接生产煤块,一车还能拉个四五百块呢。”
熊洪点点头,一块蜂窝煤的重量,差不多两斤多一点,一辆八百斤的车辆,差不多可以拉四百来块,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从这里直接拉到冶炼坊两个来回。
而且土尘的计划也不仅仅只是在这里生产煤块,他的想法是,在准备这处工坊的时候,再拉一些煤炭到围墙里面,等到冬季的时候,在部落里生产。
“唔,如果按照你的计划,你需要多少人?”
熊洪有些犹豫,炉子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往后放一下?
“族长之前说可以给我们两百人,让我们在月底前,生产出来500个炉子,每个村子能准备3000块蜂窝煤,”牙黑记得清楚,“目前一个人使用蜂窝煤工具,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天能生产出来500块左右。”
“也就是说,要生产10万块蜂窝煤,100个人进行生产,理论上只要2天的时间?”
“但这只是理论,事实上应该也无法实现,地方不够大,原材料也要提前准备,最多能有个30人来制作煤块,剩下的人,都要去破碎煤块,挖掘泥土,挑水搅拌。”
土尘继续说道,“另外,还需要有人来制作炉子,按照族长你的要求,500个炉子倒是不多,但要是还要往其他营地和村子送的话,那500个肯定不够,差不多要再翻一倍。”
“嗯,不错,你明白这点就行,”熊洪也没有否认,他要将这些炉子运往更东边的地方,“那里也是部落的范围,有这些好东西,也不能只顾着本部这里,其他地方也要考虑到。”
土尘的第二个想法,就是在人员配置上。
“族长,这些俘虏干活很是卖力,尤其是知晓再干上一年,到明年五月份左右,他们就有一部分可以成为部落的一员后,几乎都不想休息,想多干一些活。”
牙黑的话也是事实,当初在苗部落营地,参与攻击的几个部落青壮,全部被熊部落俘虏,一百多青壮,从五月多到现在,一直在干最重的挖矿工作。
一百多俘虏中,煤矿这里占了一大半,当初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干活,不至于惹出乱子来,熊洪还让人告诉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地干上1-3年,都能加入到熊部落中,成为部落的一员。
当然,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也一刻没有松懈,大部分俘虏事实上已经接受了自己是熊部落一员的“事实”。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可以从煤矿这里抽调50名俘虏,再配合上从部落带过来的150人,其中一半的人在部落生产炉子,剩下的则在堆煤的地方生产煤块,并用当初生产箭矢的方法来生产炉子和蜂窝煤。”
土尘他们说的生产箭矢的方法,其实就是熊洪当初设计的,参考后世的“流水线”生产法。
当初箭矢作为部落的储备,生产一根箭需要多道流程,从切割木板开始,打磨成细木棍、表面抛光、安装箭头、尾羽,再到后面的捆扎,熊洪将多道顺序分割开来,每个族人只要负责其中的一道,生产的速度很快。
而其他生产工坊中,也有一些流水线生产的影子,只不过不需要大量的制作,加上工具、材料和原料的不足,绝大部分生产工坊,都还用不到这种方法。
但生产炉子和蜂窝煤正好可以用上。
“这是我们根据每道生产进行的人员分配,族长你看,”土尘将一张纸递给熊洪,上面对人员也做了分配,“生产炉子的100人,制造煤块的也有100人……”
熊洪点点头,这些具体的生产,他也不是太了解,不过既然让土尘他们来做,那就要信任他们,而且光是看这个工作分配,熊洪就觉得很是满意。
而土尘他们提出的第三点想法,则是用铜钱来招募族人,利用空闲的时间,帮助他们做充分的准备。
秋收之后,部落实际上除了秋耕以外,绝大多数的族人都有工作五天,休息两天的“待遇”,各种工作也不算太忙,除了纺织、腌肉这些需要人外,大部分休息的族人,都在部落里和周围休息,有的则在周围的树林里,采摘野果,换取一些铜币。
自从知晓了铜币的“购买力”之后,族人们便想着有没有更多的法子,来赚一些铜钱。
就算是像熊霸他们去摆摊,也得有东西来卖啊,但大多数族人能想到的,也就是熊霸他们那些,从部落购买一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后再卖出成品。
一个两个可能还有的赚,但做的人多了,现在基本上也都不赚了,熊霸他们的服装制作,现在由于他们大部分都要参与冬训,实际上也停了下来。
而且不停不行啊,布匹的价格,从原来的150铜钱,上涨到了180枚,让原本还有的赚的服装制作,变得几乎无利可图。
但对于铜钱的需求却是实实在在的,但部落每个月下发的也就十来枚,怎么办?很多族人便寻找着能够获取铜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