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洪将高举的旗子瞬间挥下,一直盯着旗子的熊木、熊二、熊雨立刻启动起来。
熊二的队伍一马当先,由于他们人数最多、车辆最多,共有二十辆独轮车,载重两千斤粟米,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重。而且独轮车车型更小,更不需要依靠畜力,所以启动起来也最快,前一百多米,远远地将其他两人抛在身后;
紧接着动起来的是熊雨的队伍,今天参与比赛的,都是熊雨挑选最好的牲口,车辆也是最新型的,不仅比之前的重量轻,结构也更加合理。这次熊雨准备了四辆车,共八头牛,八名族人,同样拉着两千斤的粟籽。
听到启动的信号,拉车的牛们无动于衷,急坏了熊雨等人,好在这些牛在鞭子的鞭策下,慢吞吞地行动了起来,其他车辆看着头车启动,也慢吞吞地跟在了后面。
熊木的队伍启动最慢,但他丝毫不慌,除了他之外,也就只有三人及四匹马。收到信号后,熊木立刻在空中挥响马鞭,让马匹开始动起来,族人这时候没有站在车厢上,而是在后面使劲地推着,减轻马匹的负担。
而载着重物的车厢,也在马匹的拉动下,缓缓地启动,在轨道上发出吱呀的声音,沿着轨道缓慢地往前驶去。推车的族人这才绕到车厢前面,抓住车辕,一下子跳了上去。
车厢只有一节,车轮轮轴的宽度跟马车、牛车的宽度一样,但车体的长度和宽度就大了很多,长度三米、宽度达到了一米五,周围还用木板围了起来,光这一节车厢,就拉了近三千斤的粟米。
看到几个队长都动了起来,在沿线给各自队长加油的人一路小跑,跟着队伍一起往前走。
“快点啊熊二!”
“熊雨队长太厉害了,超过熊二,超过熊二!”
“熊木队长,就看你的了……”
这种类似比赛的测试,尤其是有这么多人围观,让几队人马都兴奋异常,虽然内心很是紧张,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见减慢。
熊二等人快速地推着独轮车往前走去,只不过才过去一百多米,熊雨等人的牛车就追了上来,并以更快的速度超了过去。而马拉车厢克服了开始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后,速度逐渐加快,快到五百米的时候,直接超过牛车,维持着一个匀速的状态往终点驶去。
“不行了,光靠人力是比不过了,”熊二看到熊雨、熊木等人逐渐地超过,远远地将他们抛在身后,便知道这次输了,便跟周围的人说道,“比不过,大家不用跑那么快了,注意安全吧。”
熊雨等人也开始郁闷,马匹的速度他们知道会很快,但没想到拉着这么重的粟米,它们也能跑这么快,要知道,一匹马拉动马车,差不多也就四五百斤最多,他们只有四匹马,居然能轻松地拉动三千斤的重物,光靠这个,熊雨他们也败得心服口服。
在终点守候多时的族人,看到熊木的轨道车最先到达终点,立马将红色的旗帜给树了起来,而在围墙这边聚集的众人,看到结果后,支持熊木的一帮人高兴地跳了起来。
周围的“围观群众”看着三队人马决出胜负,叹气的有之,开心的有之,都在跟旁边的人小声地说着“悄悄话”,现场很是热闹。而熊洪和熊巫则对此结果感到“毫无意外”,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族长,看来这木质轨道还是有大用的,接下来是不是就准备在部落里大量铺设了?”
熊巫明白,熊洪组织这样一次比赛的原因,是为了让部落中有些疑惑及反对的声音闭嘴,虽然熊洪的威望很高,族中几乎没有对他的决定进行反对的族人,但对于这种新事物,或者说每次都有新事物诞生时,总免不了要跟族人们解释一番。
而通过这样的演示比赛,观众们就能直观地看到结果,不用再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
“木质轨道虽然好用,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熊洪听到熊巫的问询,没有直接回答,“在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还得看情况,才能定下来是不是要进行大量铺设。”
熊巫也赞许地点了点头,虽然这短短的两里轨道给他的震撼很大,但一想到需要多少木材和金属,心里也难免感到发怵——更何况还要花大力气去铺设,这对于春耕前后的工作,肯定会有影响。
对熊巫这个掌管部落祭祀、粟米支出的大巫师来说,今年的农耕任务要比去年要求更高,虽然整体的种植面积降低了,但需要更精细的照料,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
听到族长没有头脑一热就大量铺设,熊巫也是松了一口气。
而熊洪在这场测试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木质轨道的铺设时长问题。用于测试的轨道虽然只有二里长,但底下的枕木、铺设的轨道,都是严格按照当初设计出来的图纸进行施工的,光是铺设这样的轨道,就花了三天多的时间。
如果要更大规模的铺设,先不说能不能保证严格的执行铺设要求,光是铺设时间,也都需要很久。不过相对于修建道路、以及以后的运载重量来说,这个时间长一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次是对地形的适应性比较差。木质轨道两侧导轨至少要保证水平或者是相对高差不大,否则车厢来回晃动,存在一些风险。从本部通往码头倒还好,一路上几乎都是平地,只有一处需要穿越森林,但只要将沿途的树木、树根给清理出来,也能顺利铺设。
但要是在矿山,这种轨道的铺设难度就大了很多, 山上地形起伏很大,修建轨道,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平整地形,这无疑会增加更多的工作量。
最后是要是长途运输的话,马匹的体力也需要考虑。光是拉动这一车厢的物资,四匹马就累的不轻,这才二里路,要是更长一些,或者遇到个连续上坡,就得加上更多的马匹,或者减少物资的重量。
这样一来,跟现在使用的牛车有什么区别?轨道车运输量大、速度适中、节省畜力的优势就会大大降低。
不过对这些问题,熊洪也有自己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既然花了大量的力气来设计铺设轨道,那肯定要用起来,只有先用起来,才能在使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发现有问题就退缩,这样永远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
“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好,大家也都看到了,木质轨道车在一些地方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这只是开始,我相信,此物日后必将大行其道。”
熊洪在结束后就回到宗庙,熊木等人便让其他人收拾比赛现场,稍微等了一会后,他们便先到宗庙找族长,看看他的意见。
“可是族长,我觉得有些问题。”
熊木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看不到木质轨道对现在的部落而言,存在多少问题?不过他的问题几乎都是熊洪考虑过的,所以回答他,熊洪也早就组织好了语言。
“毕竟是新出现的东西,有问题很是正常,”熊洪点点头,就像当初熬煮食盐,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步骤,但当大家吃惯了部落的食盐,都开始理解了。
“况且,木质轨道车现在存在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铺设和材料的准备上,实际使用起来,却非常简单、可靠,对吧?”
熊木对熊洪族长的总结很是认同,他忍不住高兴地说道,“没错族长,今天的测试结果很能说明问题,有轨道运输,我们就能运的更多,节省下来的人力畜力也就更多。”
“不过这只是在平地,要是地形复杂一些,或者距离更长一些,你准备怎么办呢?”
熊洪又给熊木提了另外的问题,老实说,这两个问题虽然熊洪有大致的解决思路,但他还是想看看熊木会如何应对,会不会跟他想到一起去。
“唔……”熊木皱着眉头,大脑在飞速地思考着,这些问题,他倒不是没有准备,头脑里只有一些简单的思路,也不知道是否可行。
“先说地形复杂的问题吧,”熊木思索了片刻,便说道,“我觉得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地形,这正是轨道的一个优点。”
“哦?说说看?”坐在熊洪旁边的不仅仅是熊巫,还有一些其他的队长,这几天,他们都在宗庙里讨论开春后的工作安排。
“比如水草山岚他们去年和前年修建的从水村到沼泽区营地的道路,虽然我没有实地去看过,但听回来的人讲,很多路段都存在一些林地、河流、沼泽这些地形,而一般遇到这些地形,基本上都会选择绕过去,这就导致这条道路无形中距离更长了。”
“而这种轨道,却可以穿越这种地形,毕竟最主要的地方是它底下的两条木轨道,以及行驶在轨道中间的马匹,换句话说,只要能够铺设轨道,就能保证通行,这比修路来说更简便,也更省时间。”
熊洪点点头表示赞许,这个问题他也想到过,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我修建道路要是也开辟森林、架设桥梁,这样做的话,是不是也可以通行?要木质轨道有什么意义?
但轨道车的一个优点,就是不用在所有的路段都要修建质量非常好的道路,用石块、泥土夯实,它只要能够固定住两条轨道,让车子能在上面行驶即可。
换句话说,只要是枕木或者是木轨道安装的结实、耐用,那即便是在地形复杂的地方,轨道车都可以通行。这比牛车、马车这些运输工具要求更低,适应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