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韬晦听到方良这样说,心中一震,估计这个身世出来会石破天惊。
方良意味深长地开口说:“如嫣姑娘,俗家姓宋。”
顾韬晦耸然动容,急问:“是宰相宋笃的后人?”
方良点点头,说:“是的,宋笃有个幼子,叫宋霄铖,当年宋家被抄之后,此人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早就死了,有人说他已改名换姓。但实际上,他活下来了,忍辱负重,并且结婚生子,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就是如嫣,她还有个弟弟,你猜这个弟弟现在在哪里?”
顾韬晦笑道:“怎么猜?大海捞针吗?”
突然心头一动,似乎有什么线索在诱惑着他,仲青也感觉到了,他福至心灵,说道:“是沈家铭的老大吗?”
顾韬晦这样问了出来,方良笑着点头:“当年我去沈家,了解到这一奇怪的现象,一直有传说那孩子是沈家铭的私生子,老太爷也不管。现在那孩子中了举人,要参加明年的春闱,得了举人身份之后,沈家的人总算重视一些了。这样看,宋霄铖的孩子在瓦肆手上是无疑的了。”
方良继续说道:“宋霄铖一家死于非命,不知道是宫里派人去杀的,还是瓦肆的人杀的,总之宋家被灭门,只剩了如嫣和沈家那孩子。如嫣后来到了云门故径,开了眉,登台献艺,名声大噪,目前看,应该是瓦肆的成员了。至于沈家那孩子,有没有帮瓦肆做事,现在还不知道,但将来他一定脱不了身的,他这辈子都不要想离开瓦肆的控制了。”
顾韬晦释然了:“原来是这样,难怪我总觉得玉珑夫人对如嫣比对挽月要信任得多,看来要么挽月不是组织中人,要么如嫣在组织中的地位高过挽月。”
仲青说:“挽月不可能不是瓦肆的人,她也在为瓦肆刺探情报。”
顾韬晦说:“如果仅仅只是刺探情报,玉珑夫人倒不用暴露瓦肆,她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使唤这些女孩子为她打听消息。”
仲青说:“那这样看,如嫣也是要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报仇了,辅仁帝的敌人还真是不少啊。”
顾韬晦说:“这一点,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至于其它,现在的信息还太少,得不出结论。”
点燃一根檀香,用丝绢轻轻擦拭每一根琴弦,如嫣每日晨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借着这个周而复始的动作,她慢慢地梳理自己的记忆。
她托玉珑夫人寻找的就是她的弟弟宋如珏,是的,她叫宋如琰,入了青楼,取了个谐音的艺名,以示自己的来路。
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场大火,她的父母慨然赴死,临死前把她和弟弟交到接他们的人手中,父母不愿意一起逃离,或许他们厌倦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既然有了后代血脉,就可以卸下一身重负了。她的父亲宋霄铖对她说:“你记住,你是昭国宰相宋笃的孙女,你有机会,就去给祖父、父亲及整个宋家报仇吧,如果没有机会,就让仇恨自己消散,天若有情,自会惩善罚恶。”
带走她和弟弟的人,是一个叫瓦肆的组织,在逃亡的路上,他们遭遇到伏击,她与弟弟失散,从此不知下落,甚至不知生死。
她一直在找弟弟,明里暗里,自己找,托人找。她在夫人的调教之下,慢慢闯出了自己的名头,加上她自身的天赋,拥有了很多的仰慕者,追求者,她并非看不上对方,像其中的端木瑞祈,她也真的动过心。但她知道,她是个不祥的人,她肩负着血海深仇,虽然她的报仇计划比较随性,但她无意过正常人的生活。
只要找到弟弟,让他延续宋家的香火就行了。而她,如果有一天,天意可怜,让她退隐江湖,她就只想一个人抚琴对天地,烟波寄余生。
她慢条斯理地擦着琴,没注意到有个人悄悄地潜到她的身后,然后狠狠地喊了一声,看到她意料之中地被吓一大跳,抚着吓得要出鞘的心脏,瞪着大,发出了得逞的哈哈大笑。
如嫣啐道:“挽月,没轻没重的,会吓死人的知道不?”
挽月笑道:“不会的,我有分寸,我看你又魂游天外的样子,就想来吓你一吓,果然,屡试不爽。”
如嫣问她:“怎么?昨晚没尽兴,起得这么早?”
挽月说:“少了妹妹,怎么可能尽兴?话说,昨天妹妹怎么又拒人千里之外?”
如嫣说:“我有点不舒服,怕扫了大家的兴,是真病了,不是装的。”
挽月噘了嘴,说:“也就是妹妹,夫人才帮你圆场,说也奇怪,那帮公子天不怕地不怕的,你不给他们的脸,反而他们一个个循规蹈矩,也不借机闹事。”
如嫣淡淡地道:“那是夫人有本事,与我何干?”
挽月叹道:“还就是你这副天王老子账都不买的样子,才镇得住那帮人。你说吧,还真是同人不同命,你这样孤僻的姿态,在这样的风月场合,本来是很讨打的,谁知偏偏男人都买账。”
如嫣佯撕了一下挽月的嘴,说:“好话坏话都被你说尽了。我也并不是天生爱摆臭脸,就是性子冷淡而已,至于男人得不到都是香的这句话,并不是真理,以偏概全罢了。”
挽月说:“前天顾大人来,也没见你出来捧场,这个也不像你哦。”
如嫣随口敷衍道:“顾大人更喜欢你这个红颜知己,我凑什么热闹?”
挽月笑道:“顾大人只是身子喜欢我,但心是偏向你的。”
如嫣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说:“好奇怪,你这妮子什么时候也分得出身子和心了?你看得见他的心吗?在我们这种地方,能够让男人身子喜欢你,为你大把大把花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挽月嘟了下嘴,说:“我也不是发酸,说的是事实。对顾大人,我是很感激的,他也很尊重我们这样的人。我虽然眼盲,但好歹还是能分辨,他对妹妹一直很上心,只是碍于跟我的情谊,所以才努力克制着自己。”
如嫣第一次听到别人评价顾韬晦对自己的感受,有点新奇,拿来印证自己的感觉,觉得似是而非。她想了想,决定认真来跟挽月讨论一下这个人。她问:“挽月,我来得晚,对顾大人不是特别了解,你跟我说说,他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我总觉得他城府很深的样子?”
挽月想了想,说:“顾大人是夫人的常客,我到云门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对这里很熟了。夫人把他介绍给我,也是缘分,他后来每次来,都点我去陪他,我想,他可能更喜欢我这种嘻哈打笑的性格吧。但是,除了说一些天气、饮食、生活情趣的话题,别的从来不会提及。有时候他跟夫人谈话,也会把我支开,所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真没法回答你。”
如嫣说:“那你觉得他是个怜香惜玉的人吗?”
挽月又想了半天,才犹豫地说:“我觉得他不是,但他有他做人的原则,如果不影响到他多少,他应该会随手帮我们,但如果让他都感到很危险的话,那他绝对会袖手旁观。”
如嫣点点头,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顾大人也算是人中龙凤了,如果他能够站在我们这边,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挽月说:“他跟我们接触这么多年,处得像亲人一样,如果说他有一天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我很难想象这个结果。”
如嫣笑道:“小妮子动情了,爱情蒙住了你的眼睛。”
挽月脸红了,说:“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对他动心?那也太不自量力了,夫人都够不着的地方,怎么可能我还越得过去?如嫣妹妹,这种玩笑开不得。”
如嫣正色说道:“好的,你这样清醒,我很欣慰。希望我们能跟他一直这样相处下去吧。世事无常,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
挽月犹豫着说:“其实,他如果对你动心,我也不会嫉妒,他如果能真心喜欢一个人,我只有为他高兴的份。”
如嫣感动地抱了抱她,说:“他不会喜欢我的,这点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只是对他比较警惕,怕他对我们不利。”
早晨简短的对话结束之后,两个人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事。
用了早餐,如嫣去了玉珑夫人的会客小厅,她正坐在美人靠上发呆,如嫣咳嗽了一声,玉珑夫人抬眼看了下她,问:“有事?”
如嫣说:“我想再问一下夫人,我弟的下落找到了吗?”
夫人沉默了一小会,才说:“我得到了一些消息,第一,他还活着;第二,他已经是举人之身,并且有了新的身份,正在准备明年的春闱,如果中榜,前途你应该更清楚。所以,你确定你要跟他相认吗?”
如嫣听了,心情剧烈起伏,终于得到了弟弟还在人间的消息,至于后来,都已经不重要了。她激动地对玉珑夫人说:“我要消化一下这个消息,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
玉珑夫人点点头,说:“我明白你的心情,我乍听到的时候,也为你感到高兴,但我有点犹豫怎么告诉你,如果你坚持要跟他相认,会对你们的将来有利还是不利,所以我一直优柔寡断。”
如嫣说:“我知道,谢谢夫人,我想一想再答复你。”
玉珑夫人又说:“刚好你过来,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现在还有思考能力吗?”
如嫣勉强笑了一下,说:“夫人请讲。”
玉珑夫人道:“二皇子有一个计划,想借我们的手栽赃三皇子,彻底剪除对手,你怎么看这件事?”
如嫣定了定神,说:“计划是怎么样的?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源?事成之后能不能全身而退?现在宫里对我们打压非常厉害,我们如果调动组织资源,会不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会不会让组织面临更大的危险?”
玉珑夫人说:“你问的这些我都考虑过,你就先不忙考虑这些,只说有没有必要帮二皇子斗倒三皇子?”
如嫣想了想,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削弱昭国的统治,让他们内乱,从而建立一个对我们友好的皇室。那么,夫人觉得帮助二皇子得到皇位,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最终利益呢?”
玉珑夫人说:“最好的办法是两边下注,让他们斗个两败俱伤,而不是让某一方出局,另一方一家独大。但是,情况有所不同,假设三皇子出局了,那么就只剩四皇子跟二皇子,这样局势反而简单。我们曾经帮助二皇子斗倒了大皇子,倒也不介意再帮他斗倒三皇子。”
如嫣说:“那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帮他,会不会引火烧身?”
玉珑夫人以几不可闻的声音把计划告诉了如嫣,如嫣想了很久,才问:“夫人觉得如何?需要听我的意见吗?”
玉珑夫人淡淡地道:“不用了,此事我已决定,你们照着执行就可以了。”
如嫣低头答应了一声“是”然后告辞出门。
玉珑夫人继续躺在美人靠上发呆,喃喃地说:“亮底牌吗?辅仁帝!”
如嫣回到自己的房间,心情重新因为得知弟弟确切的消息而激动不已,尤其是弟弟现在已经走上了一条正常的科举之路,如果顺利的话,做官,晋升,生儿育女,开枝散叶,还需要不需要他这个姐姐来提醒他的身世,有那么大的仇还没有报?
不如就让他过普通人的一生吧。
如嫣叹了口气,自己暗中关注他就行了,不用暴露在他面前。父母死的那年,他年龄也还小,可能都不太记事,把伤口重新血淋淋地撕开在他面前,于他而言,究竟是帮他还是害他?
如嫣着实举棋不定。
那么,既然定不下来,就不管他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昭国这头刀口舔血,自己活不活得下来还是问题。不如留一份遗书,如果自己不在了,托夫人到时候转交给弟弟,把身世告诉他,让他自己作决策。
说干就干,如嫣很快就拟好了一份遗书,准备找个合适的时间给到玉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