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氐军如猛虎下山,直扑城头右侧。氐人的进攻方式与汉人明显不同,氐人悍勇无畏,面对如雨箭矢,毫不退缩,呐喊着冲向城墙。虽有士兵接连倒下,但后续之人踏着战友尸体,继续冲锋。很快,云梯架起,氐军士兵顺着梯子攀爬而上,动作迅猛。
城头之上,双方陷入混战。扶风军与氐军虽士气高昂,怎奈长安城墙高耸,他们虽拼尽全力,仅少量士兵登上城头。钟繇早有防备,迅速围拢过来,大刀如林,将登上城头的扶风军和氐军士兵包围起来,一一击杀。
马超在城下见攻城受挫,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最终,扶风军和氐军无奈撤兵,长安城下,只余一片狼藉与战死的英魂。
扶风军连日攻城,钟繇凭借长安坚城苦苦支撑,保长安不失。战事慢慢进入胶着状态。
……
司隶冯翊夏阳城。
去年底,张辽率五千兵力从夏阳渡登岸,但为了在夏阳站稳脚跟,张辽至今都没有军事行动,只是在郑浑的帮助下,让士兵在夏阳县境内屯田,以收获粮食。
去年底,陈炎送来了一批粮食,如果大军在城中不出,自然够吃,但一旦出兵交战,粮草消耗的速度极快,粮食就不够了。无奈之下,张辽让五千士兵脱下军装,伪装成百姓,先在夏阳屯田,种植春小麦,要到六七月份才能收获,届时他才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大军出兵。
在夏阳这个不怎么起眼的地方,张辽也低调得很,尽量不让凉州及关中其他人发现他大军所在。
……
司隶河南中牟,建安九年(204年)五月中旬
攻打中牟仍在继续,这是陈炎三路大军围攻中牟的第七天。北门,今日轮到左髭丈八率军主攻了。
太阳刚刚升起,左髭丈八就率军列阵,他一声令下,陈军弓兵列阵推进,箭矢如暴雨般射向城头。曹军弓手虽奋力还击,但陈军依靠兵力优势,箭阵密集,压得曹军躲在女墙下,不敢轻易抬头。
趁此机会,陈军步卒推着数十架云梯冲向城墙,铁钩死死扣住城砖,士兵攀梯而上。夏侯渊见状,下令士兵扔下石头或檑木,攀爬着的陈军士兵被砸到,惨叫着摔落城下。然而仍有不少陈军士兵登上城头,与曹军展开白刃厮杀。与此同时,陈军冲车在弓兵的掩护下逼近并撞击城门,城门在一次次冲击下剧烈震颤。
城头争夺战愈发惨烈,双方士兵在狭窄的城墙上厮杀。夏侯渊见战况危急,亲自披甲上阵,手持长刀冲入敌群,所过之处陈军纷纷倒地。他一边杀敌一边怒吼:“军中儿郎,随我杀!”曹军士气大振,奋力反扑,企图将登城的陈军逼退。
双方连日激战,皆疲惫不堪,如今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陈军虽稍占上风,但始终无法突破曹军防线。左髭丈八见伤亡惨重,城防依旧稳固,只得下令鸣金收兵。陈军缓缓后撤,城上曹军终于守住中牟。
在后方,陈军阵营中,一架高达三四丈的巢车上,陈炎和典韦、高览正站在上面,观看了大战的情况。
“子观,你看大概几日才能破城?”
高览也看了整个大战的过程,想了想:“夏侯渊乃勇猛之将,我军连攻数日,他竟仍能坚持……从今日的战场情况来看,双方士兵皆已疲倦,但敌军士兵更甚,我以为五天之内,必能破城。”
“五天已经晚了,届时曹军已然赶到。”陈炎稍稍有些失望,因为按照时间来算,曹操的援军很有可能这两天就能赶到:“去,派人把奉孝、公与及诸将叫来。”
当天傍晚,军中几个大佬聚集于北门营寨。
“今日攻城,结果如何?”
高顺感到无奈:“那徐晃果然有大将风范,坚守西门,我数日攻城,依旧没能拿下。”
张合也是:“赵俨亦是率军坚守,我亦不能破城,但敌军已是疲惫,用不了几天我必能攻破东门。”
“只是,曹军援军恐怕也会在这一两天赶到呀!一旦曹操大军到了,中牟局势再变,我军夺中牟就难了。看来,我军虽盛,但在这么短时间内破城终是有些困难。”
郭嘉建议:“既然一时不能攻下中牟,那唯有阻敌援军了。”
“不错。”虽攻城不下,陈炎却没有气馁:“我正有此意!明日,我三路大军,骑兵齐集,在从鄄城到中牟必经之路上,挡住曹操大军,若能击破曹军,一战可胜,若不能破,则拖延时间,以便让我拿下中牟。”
“正该如此。”
“好,就这么定了。”陈炎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传令,明日,伯悦率两千骑兵,白免率三千骑兵,成廉率三千骑兵,在中牟的东南方向四五十里路处设防,阻敌增援,若曹军到达,利用骑兵的优势,阻拦敌军,为我攻破中牟争取时间。”
陈炎已将三千骑兵留给颜良了,典韦手里只有两千骑兵,这还是难楼的乌桓骑兵。难楼共有三千乌桓骑兵,其中两千给典韦率领,还有一千他留给了赵云。眭固的三千骑兵,曾抄掠济阴、任城、山阳三郡国,略有损失,但仍有近三千兵力。成廉所率骑兵从未出战过,是完整的。
……
话说曹操大军从鄄城出发,向中牟而去。他也知道中牟紧急,但军中辎重较多,他不敢轻易急行军。后来,他也曾想过,干脆让曹纯率骑兵先行,但考虑到骑兵一旦离开大军,就无法拱卫粮草辎重,届时敌军派骑兵来抄他辎重,他仅凭手中步兵,就难以阻挡了。陈炎的军队都是北方人,又有充足的战马来源,其骑兵是相当厉害的,曹操不得不防。
行军三天时间,到达陈留郡的东昏县。士兵来报:“报司空,中牟夏侯将军派人传来消息,称陈炎大军四五万兵力,正在强攻中牟,他向司空求援。”
“知道了,快传令,加快行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