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比试是甲胄防御。场中竖起两个人形木架,一套传统铁甲和一套叶明研制的复合甲分别套在上面。二十名弓箭手在五十步外列队。
\"放!\"
箭雨呼啸而至,传统铁甲上顿时插满了箭矢,有几支甚至穿透了甲胄。而复合甲上的箭要么被弹开,要么浅浅地挂在表面,无一穿透。
场边响起一片惊叹。皇帝亲自上前查看,摸了摸复合甲上的一道箭痕,点头道:\"确实精妙。\"
赵德急忙道:\"陛下,此甲虽固,但造价必然昂贵,恐难普及...\"
叶明不慌不忙地接过话头:\"回陛下,此甲用料比传统铁甲节省三成,工匠耗时减少一半,综合成本反而更低。\"
皇帝饶有兴趣地挑眉:\"哦?那为何之前无人想到?\"
\"因为...\"叶明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德一眼,\"各作坊各自为政,从不交流技艺。而负责采购的大人们,似乎更关心回扣多少,而非装备优劣。\"
赵德脸色大变:\"叶明!你血口喷人!\"
\"赵大人何必激动?\"叶明一脸无辜,\"我又没说是你。\"
第二场比试是弓箭射程。赵德一方抬出了一张巨大的紫杉长弓,号称是兵部最好的制式武器。而叶明这边却是一张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黑色短弓。
\"叶大人,\"赵德忍不住讥讽,\"你这弓怕不是从哪个猎户手里借来的吧?\"
叶明笑而不语,示意比试开始。传统长弓射出一箭,稳稳钉在二百步外的靶子上,引来一片喝彩。轮到黑色短弓时,操作士兵有些紧张,第一箭竟然脱靶了。
赵德一党顿时哄笑起来。叶明却不慌不忙,走到士兵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士兵点点头,再次拉弓——这次箭如流星,直接飞越了三百步的标线,钉在了校场尽头的围墙上!
全场哗然。皇帝亲自试了试那把黑弓,惊讶道:\"拉力如此轻便,射程却远超传统长弓,这是何原理?\"
\"回陛下,\"叶明解释道,\"此弓采用了叠层复合工艺,弓臂弹性更均匀。而且...\"他故意提高声音,\"这是按照赵大人偷走的图纸制作的。\"
赵德差点跳起来:\"胡说什么!本官何时...\"
\"哦?\"叶明故作惊讶,\"那昨日潜入将作监调阅图纸的,不是赵大人派去的人?\"
赵德语塞,脸色由白转青。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
第三场弩机比试前,李天宝悄悄溜到叶明身边,附耳道:\"少爷,赵德的人刚才偷偷换了他们准备的弩箭,箭头上抹了东西!\"
叶明眼神一凛:\"看清是什么了吗?\"
\"像是某种油脂。\"李天宝低声道,\"小的已经藏了一支作为证据。\"
叶明赞许地点头,随即高声宣布:\"最后一场,请陛下指定比试方式。\"
皇帝想了想:\"实战最能检验兵器优劣。这样吧,在场禁军出二十人,十人着传统甲持旧弩,十人着新甲持新弩,模拟一场小规模遭遇战。\"
这正合叶明心意。新式弩机采用了他设计的\"三连发\"机关,在模拟战中大放异彩。更妙的是,对方那些抹了油脂的弩箭遇到复合甲,全部滑开,无一奏效。
比试结束,结果不言而喻。皇帝龙颜大悦,当场宣布:\"叶爱卿所改军械,确实精良。即日起,兵部全力推行新制,不得有误!\"
众官员齐声应诺。赵德虽然也跟着行礼,但叶明分明看到他向崔尚书使了个眼色,两人提前告退离场。
\"别高兴得太早。\"太子悄悄提醒叶明,\"赵德不会这么容易认输的。\"
叶明微笑:\"我知道。不过...\"他看向正在收拾证据的李天宝,\"我们也有自己的棋子。\"
回兵部的马车上,李天宝兴奋地汇报战果:\"少爷,除了那支抹油的箭,小的还偷听到赵德吩咐心腹去查那些工匠的底细,好像要找把柄。\"
叶明若有所思:\"这是要双管齐下啊。一方面破坏比试,一方面打击我的信誉。\"
他忽然想起什么,\"天宝,你那个在崔府当马夫的表兄,能不能安排我见见?\"
李天宝眼睛一亮:\"少爷要安插眼线?\"
\"聪明!\"叶明赞许地拍拍他的肩,\"不过不是眼线,是'传话筒'。有些消息,我们需要让崔家'意外'得知。\"
回到兵部,叶明立刻召集军械司官员开会,部署新标准的推行工作。会开到一半,赵德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叶大人好手段。\"他冷冷地说,\"不过推行新制需要大量熟练工匠,不知你打算从哪里找?据我所知,将作监的人手可不够。\"
叶明早就料到这一招,不慌不忙地说:\"赵大人提醒得是。所以我决定公开招聘民间工匠,择优录用。\"
\"荒唐!\"赵德拍案而起,\"军械制造关乎国家安危,岂能让闲杂人等参与?\"
\"赵大人此言差矣。\"叶明微笑,\"我朝开国时的神机营,不正是招募天下巧匠组成的吗?怎么,祖制又不要了?\"
赵德被噎得说不出话,愤然离席。叶明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的胜利,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散会后,叶明独自留在值房研究推行方案。
忽然,窗棂轻响,一支袖箭钉在桌面上,箭上缠着一张纸条。叶明取下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小心火烛。\"
叶明眉头一皱,立刻唤来李天宝:\"去查查最近兵部仓库的消防准备,特别是存放新式军械图纸的地方。\"
李天宝领命而去。叶明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喃喃自语:\"赵德啊赵德,你就不能来点新花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