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时常能感觉到有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只是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就在这时,贤妃突然想起了御药房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她发现御药房的珍贵药材消耗得异常快,而且有一些宫人在她询问时神色躲闪,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贤妃心中一动,决定不动声色地安排心腹去暗中查探一下。
她相信,只要仔细调查,一定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第五日的深夜,贤妃突然接到了四皇子的密报。
密报中说,有人在皇帝的药中下了手脚,情况十分危急。
贤妃大惊失色,她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不仅关系到皇帝的安危,更可能引发宫廷的一场轩然大波。
暮春的凉意浸透了紫禁城的每一寸宫墙,御药房内,药香与炭火的气息交织。
贤妃陆锦陌握着药碾子的手微微发抖,眼前这味本该洁白如雪的茯苓,竟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娘娘,这是今晨新送来的药材。”小宫女翠玉怯生生地开口,“太医院的张院判说,这批茯苓品质极佳。”
陆锦陌用银针试了试,针尖瞬间发黑。
她心头一紧,皇帝近日高热不退,昏迷不醒,所用的药方里,茯苓正是主药之一。
若是长期服用这样的药材......
“去把御药房的李公公请来。”陆锦陌沉声道。
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李公公匆匆赶来,看到银针变色,脸色瞬间惨白:“娘娘饶命!小人实在不知这药材有问题!”
陆锦陌目光如炬:“这批药材从何而来?经手过哪些人?”
“是......是太后宫里的嬷嬷送来的。”李公公颤声道,“说是太后体恤皇上龙体,特意从民间寻来的上等药材。”
陆锦陌心中一震。太后?
那个表面慈祥,实则掌控后宫多年的女人?她为何要这么做?上次已经被禁足,现在还这样,难道......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贤妃娘娘!不好了!皇上他......”
陆锦陌脸色大变,转身就往外跑。
穿过长长的回廊,她心急如焚。
皇帝的病情本已有所好转,怎么会突然恶化?难道和那批有毒的药材有关?
寝宫内,太医们神色凝重,忙忙碌碌。
四皇子站在龙榻边,泪流满面。
陆锦陌快步上前,只见皇帝面色青紫,呼吸微弱。
“皇上这是中了慢性毒药。”张院判擦着额头的冷汗,“臣等一直在寻找毒源,却始终毫无头绪。”
陆锦陌咬了咬牙,沉声道:“张院判,可曾查验过近日所用的药材?”
张院判一愣:“娘娘的意思是......”
“今日我在御药房发现,新到的茯苓有毒。”陆锦陌说着,将那发黑的银针递给张院判。
众人皆是一惊。
四皇子脸色煞白:“这......这怎么可能?父皇喝的所有汤药,我均试过毒……”
陆锦陌看向四皇子,目光坚定:“此事事关重大,还望四皇子辛苦一些,彻查此事。”
太后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哀家听说皇上病情加重,特来看看。”
太后慈眉善目,可陆锦陌却在她眼底捕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太后娘娘,”陆锦陌行礼后,“今日在御药房发现有毒药材,此事恐怕与太后有关。”
太后脸色骤变:“贤妃这是何意?莫要血口喷人!哀家一片好心,反倒成了罪人?”
“这批药材是太后宫里的嬷嬷送来的,银针试毒,针尖发黑。”陆锦陌不卑不亢,“还请太后给个说法。”
太后冷笑一声:“哼!不过是有人想栽赃嫁祸罢了。哀家掌管后宫多年,向来尽心尽力,怎会做出这种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外面传来消息:二皇子、三皇子、九皇子已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返京。
陆锦陌心中一凛。
皇帝病重,皇子们纷纷返京,朝堂上本就暗流涌动,如今又出了这等事,局势必将更加复杂。
几位成年皇子,各有支持者,一场权力的争斗,恐怕一触即发。
深夜,陆锦陌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明月,思绪万千。
她一介女流,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和朝堂中,该如何自保?又该如何查出真相,还皇帝一个公道?
突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传来。
陆锦陌警觉地回头,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
她立刻追了上去,却在转角处发现了一封信。
展开信纸,上面写着:“贤妃娘娘小心,此事另有隐情。明日辰时,御花园假山下见。”
没有署名,字迹也很陌生。
陆锦陌皱起眉头,这会是谁?是敌是友?
可她心中的好奇和对真相的渴望,还是让她决定赴约。
第二天,辰时,御花园。
陆锦陌准时来到假山下,却不见人影。
正当她准备离开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贤妃娘娘果然守信。”
陆锦陌转身,看到一个蒙面人。
“你是谁?”她警惕地问。
“娘娘无需知道我是谁。”蒙面人道,“我只想告诉娘娘,太后不过是棋子,背后另有其人。”
“什么?”陆锦陌震惊不已,“你是说,还有人在幕后操控这一切?”
“不错。”蒙面人点头,“此人位高权重,野心勃勃,想趁皇上病重之际,掌控朝堂。太后也是被其威胁利用。”
“是谁?”陆锦陌急切地问。
“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蒙面人说,“娘娘只需记住,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等几位皇子回京,局势会更加复杂。
娘娘要想自保,必须找到证据,扳倒幕后黑手。”
说完,蒙面人转身欲走。
陆锦陌连忙叫住他:“等等!你为何要帮我?”
蒙面人停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因为我不想看到江山落入奸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