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开口道:“传我之命,火速调集沛郡陈郡两地守军前来平舆县。”
“汝南郡本地士卒,也要全部征调入城。”
“各种防御物资,也要赶紧准备起来!”
沛郡和陈郡不设防,高顺手下大军很快就能杀到汝南郡。
在这个时候,曹仁必须抢时间赶进度!
刘峻面露苦色道:“将军,调兵入城倒是没问题。”
“可城中粮草,已经剩余不多了!”
“咱们能否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想要守城,除了有兵,还得有钱粮物资才行啊!
可许都那边,已经把汝南郡夏粮调走大半!
光靠剩下那么点,怎么可能够守城所用?
曹仁冷声道:“粮食问题,有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立即派兵去往陈郡和沛郡进行抽调。”
“第二,纵兵出城,让汝南郡所有世家大族一起进贡!”
“如果不愿意,那就是有心通敌,全给我抄家灭族!”
陈郡和沛郡,距离许都太远了,粮食调运殊为不易。
但是这两处地盘,距离汝南郡并不远。
只要赶一赶,多少还是能够调运一部分入城的。
但是听到曹仁第二个办法,刘峻立马吓了一跳。
“这?这不好吧将军!”
“汝南郡这些世家大族,全都是根深蒂固。”
“平日里,就算是朝廷那边都不好得罪。”
“如果我们强行调运,恐怕会引起反抗啊!”
朝廷这会儿,马上就要日落西山了。
楚军只要一杀过来,曹仁手下兵马,也只能躲在平舆城中。
地方世家才不在乎谁当皇帝,楚军一来他们直接投降就是了。
这个时候,他们岂能老老实实还给朝廷纳粮?
曹仁冷声道:“反抗又如何?难道本将手中兵马,都是土木偶人?”
“不必多言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办。”
“谁敢不从,那就杀人抄家,绝不手软!”
地方世家得益于朝廷安稳,这么多年早就赚的盆满钵满。
现如今朝廷有难,让他们出点粮食怎么了?
此时不抢,难道要等楚军来到,让他们敬献吕布?
看到曹仁心意已决,刘峻立即拱手应命。
曹仁继续道:“平舆城中,所有老弱病残全部赶出城去。”
“但是城中青壮,务必全力招募。”
“十日之内,本将要青壮营至少招满三千人!”
刘峻满心悲苦,只能无奈拱手道。
“将军!楚军要来的消息,早已经传遍全城了。”
“这段时间,整个平舆县城,包括汝南郡所有地界。”
“都有百姓往南往西而逃,城中已经没剩下多少人手了。”
“想要招满三千青壮,确实极为困难啊!”
有力气的青壮,早就跑出去避祸了!
剩下那些跑不动的,都是老弱病残!
别说招满三千了,平舆城中凑足一千个青壮都难!
曹仁森然道:“平舆城中无人,其余县城之中难道也没人?”
“传令各处县衙,让他们押送壮丁前来助守!”
“如果地方县衙抓不到人,先把县令的脑袋给摘了!”
汝南、颍川、南阳等地,都是中原腹地,人口极多。
光是一个汝南郡,就有整整三十七个县城!
曹操奉迎天子之后,中原之地局势安稳。
所以汝南军人口方面,也较之天下大乱时候恢复了许多!
闻听此言,刘峻只能再次拱手道:“下官遵命!”
曹仁继续道:“高顺用兵,从来都是能打硬仗。”
“所以敌军一来,必然全力猛攻。”
“城中防御所需的滚木礌石、箭矢、火油等物,也要全力征召!”
“先把各处县衙库存,全部调往平舆县。”
“如果数量不足,继续让世家大族上贡原料。”
“然后调动一部分工匠入城,重新打造!”
陈留郡已经破了,颍川郡也撑不了几天。
万一汝南郡这边再丢了,高顺挥兵北上,可以直达许都!
所以曹仁必须拼尽全力,把高顺给拦在汝南郡!
刘峻拱手道:“属下遵命!”
反正都要跟世家大族,彻底撕破脸皮了。
这个时候,也不在乎到底拿多拿少了!
曹仁继续道:“地方世家,肯定不会乖乖配合征召。”
“所以本将会把城中骑兵,以百人为一队分成十队。”
“若有人胆敢提前逃走,或者拒不配合。”
“那就出动骑兵,全力清洗!”
步卒行动太慢,他们真要跑路,未必追的上。
但是骑兵速度快,再加上世家大族逃命之时,肯定大包小包速度慢。
只要下手狠一点,自然能够让他们老实配合。
看到刘峻再次拱手应命,曹仁抬头看着厅外继续道。
“平舆县城,已经许久不曾经历战火了。”
“所以城墙防御,也都稀松平常,甚至还有部分缺口。”
“这件事情,本将会亲自带人前去整修。”
“所需物料,到时候就由刘府君负责操办!”
刘表掌荆州的时候,根本不敢兴兵北上。
刘备掌荆州时,也是想要从徐州突入青州。
所以豫州这边,确实二十来年不曾有战火!
刘峻拱手道:“将军放心,必然准备妥当!”
曹仁手中有兵权,自己肯定是跑不掉了!
所以眼下之局,只能先去全力配合。
等楚军赶到之后,再看有无机会,甩开曹仁另想办法了!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两人立马全力行动起来!
汝南郡这边,本来就因为楚军将至搞的人心惶惶!
曹仁各种手段一出,更是吓得世家百姓发足狂奔!
有人逃往目前还算安定的南阳郡,有人想要一步到位进入汉中。
但是在曹军士卒的压力之下,曹仁提出的各种举措,也都在不断推进。
建安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沛郡。
高顺率领大军一路向南,终于抵达相县。
因为曹仁退守汝南郡的缘故,沛郡辖地之中,根本无兵驻守。
楚军一到,各处县令立即老老实实主动请降!
沛郡太守府,议事大厅之中。
高顺对斥候统领开口道:“汝南郡那边,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大军南下沛郡的时候,高顺本以为会遭遇抵抗。
但是前方斥候探报,说这边根本无兵布防。
于是只能加派斥候,继续向前打探陈郡汝南郡等地的情况。
大军入城一番休整,前方斥候也终于回来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