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在等,他知道假高欢一定会来找他谈。
因为假高欢虽然只是个小人物,但是心中尽是家国情怀。
这样的小人物,宁愿去死,都想要真高欢的计划成功。
正午。
北济府城门大开。
五万鬼面军列阵出城,面对安西军。
双方阵型排开,比上一次还要震撼。
假高欢一人一马,直奔两军阵前高呼:“侯爷,可敢单独上前谈话。”
“今日我大齐和大周决一死战如何?”
裴行俭同样一人一马直奔假高欢而去。
战场之上,双方都不怕死,都是为了国家,军人跟军人,大多数都是互相尊重的。
就算是即将要厮杀,尊重这种心理也不会缺失。
假高欢主动开口:“侯爷,让你失望了,不过也没让你失望。”
“可以,提前恭喜你了。”
裴行俭眯着眼睛:“此话何意?”
假高欢爽快的笑着:“ 身为大齐的军人,不会拱手把任何一寸国土让给别人。”
“我只是个小人物,做不到大人物做的事情。”
“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思想。”
“但是我是一个军人,军人就应该保家卫国,就算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把国土让人。”
“我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所以,你要北济府,那就凭实力来取。”
“我们输了,侯爷取走这北济府,只希望侯爷不要伤害城中百姓。”
裴行俭颇为意外的看着这假高欢。
虽然身份是假的,但是他爱国是真的。
是啊,这不就是军人么。
保家卫国。
值得可敬。
当即回了假高欢一个诚恳的笑容:“城中百姓不参与抵抗,我们自然不会杀害百姓。”
“我安西军还不是那种滥杀无辜的军队。”
“而且我大周拿下大齐,要灭亡的只是大齐朝廷,取代你们。”
“北济府的百姓,也将会是我大周的百姓。”
在这块大地之上,一开始是部落。
然后是国家,再然后是诸侯。
又变成了相互攻伐的国家。
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战乱,其实对于民族仇恨,早已经没了那么清晰。
相互攻伐,占领,被占领的国土和百姓都会变成自己国家的资源。
当然,除了那些匈奴,异族。
假高欢对着裴行俭恭敬抱拳:“我信得过侯爷。”
说着指向身后的军队:“原本北济府有十万人,被你们斩杀三万,现在这里只有五万。”
“剩余的人,等侯爷进去北济府,让他们回家吧。”
“他们也是父亲,是孩子,别人的兄弟。”
“这五万人跟我一样,都是小人物。”
“不愿意把国土拱手让人。”
“请侯爷,给我等一个尊重。”
“这番话,就当我们从来没说过,各自回去,凭实力冲杀如何?”
小人物的情怀,是战死沙场,保家卫国。
裴行俭给了假高欢还有那五万人足够的尊重。
他点头答应,然后调转马头回了安西军前方。
假高欢也回了自己大军前方,虽然他知道你自己就将要死了,但是他没有半点畏惧。
拔出佩剑高高举起:“今天,我们将要跟大周最强的军队,安西军决一死战。”
“我或许会死,你们也会死。”
“你们,怕吗?”
身边,几个将军带头喊话:“不怕。”
紧接着,所有军队开始高呼:“不怕。”
声音震耳欲聋,此刻大齐这些士兵的气势,竟然压过了对面的安西军。
高欢骑着马在大军面前来回喊话:“好。”
“都是我大齐的好男儿,大丈夫就应该保家卫国,马革裹尸。”
“现在,我要你们跟我一起扞卫大齐的荣耀,随我冲杀。”
“如果你们看到我战死,不要停下,继续冲杀。”
“我们,是大齐的军人,。”
“大齐的军人,不怕死。”
“誓死不退。”
假高欢喊完最后一句,策马冲了冲去,他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完成小人物的使命。
他看不清楚前方到底有多少大军,也不管对手有多强。
“将军,我们尽力了。”假高欢回头望了一眼后方,那是大齐皇城的方向。
自己虽死,也希望高欢能够成功。
希望大齐能够继续活下去。
“不退,不退。”与此同时,大齐所有将士都冲了出去。
他们虽然不如高欢知道的多,但是他们知道,跟着高欢冲锋,战死,这是军人的职责,是军人的荣耀。
他们也不知道这高欢是假的。
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誓死不退,战死沙场。
这里是他们的归宿。
大齐会不会记住他们,历史会不会记住他们,其实都不重要。
“杀。”高欢冲在最前面,大齐的士兵没有阵型。
只想多杀一个敌人。
安西军这边,并未被大齐军队的气势所震撼。
只是给了对手一个可敬的眼神。
他们是安西军,大周最强的军队。
战场之上,他们不会心慈手软。
要么死,要么活,这才是他们的概念。
大齐如此,若是大周到了这种地步,也会如此。
“杀。”裴行俭没有任何废话,只是下令冲杀。
他没有亲自冲出去。
这一场战争,大齐注定要败。
大齐这五万人若是真的全都死在这里,那大齐,还有血性。
嗤啦嗤啦。
两军很快厮杀在一起,大齐的军队虽然有了气势。
但是实力的差距太难弥补,照面就被安西军压制,冲杀。
没人理会身边的同伴战死。
双方都红了眼。
要么杀死敌人,要么被敌人杀死,这就是战场。
嗤啦。
冲在最前面的假高欢并不强,连一个安西军的小兵都挡不住。
被一刀斩下,尸体落马,被踏得粉碎。
身后的大齐士兵,没有一人后退。
从中午杀到黄昏。
大齐的军队所剩无几,但是依旧没有人后退。
忽然间,北济府大门敞开,喊杀声先至。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齐有援兵的时候,抬头只看到冲出来的人之中,有军人。
更多的是北济府百姓。
他们没有盔甲,没有兵器。
有的人提的是锄头。
甚至还有拿木棍的。
走后面,跑的慢一点的赫然还有女人和小孩。
所有人都喊着一句话:“守卫大齐,誓死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