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子道长与道释等人屹立于青城山之巅,极目远眺,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无尽憧憬。
青城子道长微微叹息,双眸却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这片土地,宛如我们共同的母亲,守护它,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道释颔首示意,目光如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便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
他们的话语在山风中激荡,仿佛是对天地立下的铮铮誓言。
青城山将在他们的守护下,继续谱写属于它的壮丽华章,成为大夏国不朽的守护神。
告别青城山,青城子道长领着道释等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峨眉山。
峨眉山的地形恰似盆地到高山的过渡之桥,地势西南高耸、北东低垂,山地为主,形状犹如不规则的长方形。
主峰万佛顶高耸入云,海拔超过三千米,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四座宛如仙女的山峰组成,以“雄、秀、奇、险、幽”而声名远扬,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致。
东汉时期,峨眉山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现存八大核心寺庙,金顶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冬季雷暴时更会呈现出“阳间下雨阴间晴”的奇妙气象。
峨眉山?是大夏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集自然奇观与佛教文化于一体,历史典故融合了道教起源、佛教传承与民间传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更承载着轩辕黄帝问道、白娘子修炼等众多神秘传说。
上古传说中,峨眉山为轩辕黄帝问道之地,曾在此得《三一五牙经》,太上老君化身「天真皇人」在此传授《灵宝经》,吕洞宾在龙门洞、千人洞修炼并刻二字,赵公明兄妹在此修成财神,?白素贞在清音阁至万年寺山道修行后入世,西坡寺画中仙子化身为四座主峰,女娲补天遗石连接天地,现存两座巨石遗迹,青蛙仙姑化人形与广浚和尚琴音相和,形成特有弹琴蛙物种,普贤菩萨率三千力士一夜筑成九十九道拐石阶,玉液泉经智者大师引东海龙宫玉液成治病圣泉等等。
金顶佛光宛如璀璨星辰,与佛教普贤菩萨显圣信仰交相辉映,成为峨眉山神圣性的核心象征。
来到峨眉山脚下,夜幕如墨,道释、葛小帅、青城子道长三人如飞鸟般踏空而上,只留下明月、清风宛如忠诚的侍者,缓缓地爬山。
青城子道长身轻如燕,飞身来到四女峰下的广场,悄然落地,仿佛一片羽毛般轻盈。从这里开始,他们必须如虔诚的信徒般,徒步踏上上山之路。
刚到金顶山门,一位白须飘飘,宛如仙人般的老者,身穿掌门袈裟,如一座沉稳的山岳般站在那里,他的身旁还站着两名弟子,宛如忠诚的护卫。
青城子道长恭敬地拱手行礼:“见过通永大师!”
通永大师正是峨眉的掌门人,他双手合十,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阿弥陀佛,见过青城子道长!”
接下来,青城子道长逐一介绍了道释和葛小帅,得知道释等人是来帮忙修复大阵的,通永掌门热情地将道释、葛小帅、青城子道长三人迎进了会客室,通永掌门身边的两个弟子如灵动的精灵,迅速给道释几人倒好茶,然后便如轻烟般悄悄退了出去。
会客室里,只剩下通永掌门、青城子道长、道释和葛小帅四人,青城子道长微微欠身,然后关切地问道:“通永大师,不知峨眉如今状况如何?”
通永掌门遥望金顶方向,叹息声如沉重的暮鼓:“唉!四峰主持皆身受重伤,我也险些命丧黄泉,幸好在生死攸关之际,一位神秘人如天降神兵般出手相救,我才得以逃过一劫,只是,大阵受损严重,金顶佛光已然消散!”
“那神秘人究竟是谁?是否留下了蛛丝马迹?”青城子道长闻听此言,眉头紧紧皱起,如同一座被云雾缭绕的山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恰似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仿佛在脑海中苦苦寻觅着任何可能的线索。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恰似闷雷滚动,透露出对事情严重性的深刻认识。
通永掌门无奈地摇了摇头,神色凝重,仿佛沉浸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那人犹如鬼魅般来去匆匆,未曾留下丝毫线索,我亦未曾看清他的面容,只知晓他手持一根铁棍,法力高深莫测,绝非泛泛之辈。他的出手恰似天外飞仙,瞬间便扭转了局势,但随后便如那飘忽的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在这世间出现过。”
道释听闻,心中暗自思忖,这神秘人的现身,究竟是福是祸?
他为何要仗义出手?又为何不留下丝毫痕迹?
莫非是他?他依稀记得传说中斗战胜佛西天取经归来后,便一直在峨眉山闭关修炼,难道是他的一道分身又回到了此地?那法器是一根铁棍,在三界之内,可谓是特立独行!
他的眼神变得如渊似海,仿佛要穿透那层层迷雾,探寻隐藏在其后的真相。
葛小帅则是满脸的好奇,他的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犹如那渴望知识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更多关于这位神秘人的事情,仿佛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谜团,激起了他强烈的求知欲。
青城子道长沉默片刻,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的繁星,然后缓缓说道:
“通永大师,峨眉遭此劫难,我青城山定会全力以赴,只是这大阵修复起来,恐怕犹如攀登陡峭的山峰,困难重重,还需从长计议。毕竟,大阵的每一处细节都如同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稍有差池,后果便会如那决堤的洪水,不堪设想。”
通永掌门闻此一言,眼眸中似有一道感激的光芒闪过,宛如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那是一种在绝望中重获希望的温暖:
“青城子道长高风亮节,老衲感恩戴德,只是这大阵关乎峨眉存亡,片刻也耽误不得,还望道长务必全力以赴。我峨眉弟子众多,然能担此大任者凤毛麟角,若非道长仗义相助,峨眉恐难以逃过此劫。”
青城子道长颔首示意,神情坚毅,双目闪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
“通永大师宽心,有道释、葛小帅等道友在此,我青城山定当不遗余力,助峨眉化险为夷。即便前方荆棘密布,我们也会勇往直前,半步不退。”
紧接着,四人开始商讨修复大阵的具体事宜,气氛如铅云般凝重,令人窒息。
通永掌门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卷古老的卷轴,犹如捧着一件稀世珍宝,缓缓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绘制着各种繁复的符文和阵图,犹如一幅神秘的画卷。
青城子道长、道释和葛小帅亦围拢上前,如众星捧月般,仔细端详着每一个细节,不时低声切磋着意见,仿佛在探索一个未知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