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二章1月4日(二)
“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千年之前那位哲人刚一提出这样激励民心奋强的论调在延俗续旧的封建社会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顺应时代文明发展的进步思想,就像某个先明的政治家在最重要大会上提出的议案。今天来看一千年前的那场政治革新,很容易使人拿历史更加久远的秦国商鞅变法相比对。不可否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由此变得强大,甚至为始皇帝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跟政治基础。所谓的变革,无非是权力归向,财富归属的革新。不可否认千年之前那位政治家的初心绝不是为了彰显个人的政治报复,或者说为了官家(宋朝对皇权的称呼)的统治利益。要真正做到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势必使把握财富支配财富的统治阶级减缩对财富的占有,改变原有的穷奢极欲人的生存现状,当时社会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到最后连那位政治家本人都没想到青苗法居然演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向百姓盘剥掠夺的高利贷。为了维护已经开始就不能停下,停下除了身败名裂,更可怕的结局迫使遇到再大的阻碍也要撑下去,竟直接上演了一场党同伐异的政权报复。最终的结果是越维护对百姓的伤害就越深,变法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尽管那位政治家开始提出的政治纲领具有极强诱惑力感召力的美好憧憬,不得不说理想终归是理想,一切只能寄存于美好想象中的憧憬。今天看来那时这样的政治主张实在有些理想化了,那位政治家所谓超前的政治抱负即使放在当下,一样具有时代进步发展的导向。在当时犹如让民主决定财富的支配权,跟皇权独统是完全相悖的。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迷惑百姓的骗局跟谎言。今天对那场政治博弈的剖析不难看到失败的要害,除了使权力集团受益更大,百姓生存变得更苦几乎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就像那位写下明月几时有,堪称中秋词绝至今被人们盛焰崇拜的多才多艺的大才子,对原本想励精图治成为千古一帝年轻的神宗皇帝上疏警告中说,“若以用专断的威权压制百姓,则诚属大错。”心知惹怒威严会遭殃,豁出命去为民要伸张。在封建时代敢于站在百姓的立场直言不讳挑明变法的厉害。是万代人们对他人格魅力崇拜的根本所在。
庙堂之器皆非金玉之烨然,泥陶土瓦混迹其间而杂掺。
如果说历史对那位政治家有着极高的历史定位,除了超人的才华,再有便是提出了即使不能一时实现终究会使发展必然走向的远见卓识的论调,但是能在那个时代提出民生财富于民共享的政治主张,不能不使人们在封建统治的紧紧束缚中心里一直向往着真正实现力之生财财之共享的美好构想。
***
农夫与耕牛默默耕耘于田亩,耕牛不会言,农夫不能言,耕牛只知为农夫而耕,农夫只知为人而耕。耕牛不耕不得草料,耕牛不知炎天苦旱草枯料绝之危机;农夫不耕人不得衣食,人只知衣食得来容易,却不知农夫茅屋草舍夏不避酷热,冬不敌寒冻苍颜疾老举步维难含泪悲苦之艰辛。耕牛老死于田,农夫命终于天。天之常理。耕牛老死落泪谢农夫饲养之恩,农夫病老唯谢天地恩赐早早解脱生之一世。默默然!戚戚然!生命来之于偶然,去之于必然。尽天道施仁义,叹人生而默戚。寄浮游之短暂,渺浩浩乎于人间。日月不歇长耀,水不尽于长流。言不得至情而空论,语不入人心而无用。
来到锅炉零米地面干活的地方,苏方达跟吴爱民说,“又来了好多人,都挤着领新鞋新工作服呢,这里的活开始热火起来了。有人说。‘老庄稼人来了,’我看了看被称之为“老庄稼人”那人戏谑玩笑的表情就知道是人们给起的绰号。从那人说的老庄稼人有些肥胖憨厚的样子就知道他身上有多少好奇可笑的故事使人去探究。”
一个在一起干活的铁工听到苏方达提起老庄稼人,他那嬉笑的神情里显然是对老庄稼人深知根底的。
“说说,为什么叫老庄稼人?”在苏方达带有好奇的追问下,那人像讲故事一样向人们讲起老庄稼人名称的由来。
“老庄稼人本名叫黄茂生,是来自西北农村的农民工,除了老实忠厚再没有超人之处。傅铭宇入职北星公司的时候,黄茂生已在北星做临时工,以后便跟着傅铭宇。人们认为对他特殊关照的莫逆之交不过是傅铭宇对汗流浃背田亩劳作深有感悟的情怀,这样说来他也算是无数农民工里的幸运儿。黄茂生向人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村里一个老庄稼人的故事,只是人们听完他的故事却没有一点高兴起来的心理,反倒心情有些沉痛。从此人们见了面就问他说的那个老庄稼人后来境况如何。他玩笑地说,你们看看现在的我就知道他以后的命运如何。从此人们便叫他老庄稼人,有人说,老庄稼人讲的故事就是他自己的经历。有人一见到老庄稼人就想起自己祖辈父辈经历的蹉跎光景而泛起念旧的波澜。”
“说来听听,到底啥样牵人心弦,惹人向往的故事?”显然苏方达很想从自己不知道的故事里了解一下老庄稼人的事由。那人便学着老庄稼人的口吻接着讲了下去。
“那年,又到交购猪的日子了。知道啥叫交购猪吗?”那人加了一问。
“知道。”
“就凭你这个年纪,生活地区又不像西北那样贫瘠,你知道啥?就算你知道。”
“说吧,知不知道,说说我不就知道了吗?”
“一个老庄稼人跟着同村里庄稼人到公社去交购猪,别人的购猪都捆得牢牢的。老庄稼人怕绳扣系得太死猪会掉称。四个蹄子就绑得松松的。谁知上一个大土坡的时候,躺在驴车的猪先是从胶轮车前面滑到了后面,拉车的驴顿时辕轻就着斜坡给吊了起来。躺在车上的猪也从车上滑了下去,挣脱了蹄子的绳扣。猪顿时有了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老庄稼人可急坏了,自己省吃节用手掐肚攒花了好多钱在大猪圈买来的猪仔,一天天又是泔水,又是苜蓿野草野菜,又是细饲料的喂大,好不容易到了交购猪的日子。一切只为到时候不亏斤称。谁知这老伙计以为拉它来放生了呢?别人看到,也都停下跑过来帮着抓猪。
“慢点,千万别把它吓着,别让它快跑。”
“咋?你还想让它老老实实等着你去抓?它也知道自己活路的日子不久了,有了机会不赶快跑还?等着去送死不成?”
别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我是说跑快了会拉屎的,我怕斤称不够就麻烦了。再说谁不愿多点斤称为社会意义建设多做贡献来给自己脸上增光。”
“赶快抓吧,要不,到了晌午收购站的人都去吃饭,咱们晚上不知啥时候才回来呢?”
人们七手八脚费了好大劲总算帮着把猪给抓住了。牢牢的绑在老庄稼人的车上。那猪活动了一阵筋骨,极不情愿的哼哼着躺在车上拉了好大的一摊屎,老庄稼人不顾脏净伸手捧着冒着热气的猪屎,对着猪说,“你可真是我的活祖宗啊!到了收购站过完称你在拉,我也对你感天谢地,你说你半路途中拉在车上这算啥。真是没良心的东西,可惜我老婆平日对你的好处。你们看看,这蠢物得有多祸害人,黄黄的玉米面都没消化就拉出来了。这玉米面可是我用老母鸡跟城里吃商品粮的人家换来的,看看磨得多细,人熬粥喝都舍不得,留着喂猪,没想到被它给糟践了。说着话,老庄稼人有些眼泪汪汪,要哭出来的架势。”
“你要是舍不得就吃上两口吧?”旁边一个人玩笑地说。
“你们听听,他说的是啥?让我去吃猪粪。咱们都是庄稼人谁过的啥日子别人还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吗?”那老庄稼人甩掉手里的腌臜,在猪身上狠狠地擦了擦手,又默默地用手背抹了一把脸。对后面赶上来的人说。
“我心疼的不是那些,老话不是有那一说吗,‘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历经几朝几代,到了今天,相信天是不会负人的,今天的付出定会得到好的回报的。为国家贡献再大咱也甘心情愿,我是心疼家里的老小都舍不得吃的粮食让这个祸害给白白糟蹋了。
“别说了,说不定你的这头猪能派上大的用场呢,没准儿拿它为第一炉钢水做庆典呢?”
那人讲完大家一时都默默地不再言语……
***
“这不,说曹操曹操到,黄茂生来了。”一个个头中等,身材略显肥胖穿着新崭崭连折压印痕都没展开的银白色工作服,戴着泛着亮光的蓝色安全帽,大约五十岁左右的黄茂生朝着吴爱民干活的地方走了过来,因刚才那人已经作了介绍,尽管不曾相识的也竟有些熟悉了起来。
“黄师傅,几年不见越活越年轻了,脸也变得白胖了。穿上这身着装简直像新郎官。这里是个开放的世界,有机会到芽笼去逛逛长长见识也不算白来一回。”刚刚给人讲老庄稼人故事的那人见到黄茂生,走过几步跟他握了握手,假装做出像某些国家首脑会面时吻脸拥抱的动作,被黄茂生轻巧的躲开了。
“哪里还有那心情?老了,看看这头发白的。”说着话,黄茂生摘掉安全帽,给大家看了看满头的白发。
“赶快把安全帽好好的戴上,这里的安全管理可不是摆设,小心让你尝到钱没赚到就遭重罚的滋味。”吴爱民说完黄茂生客气地说了声,谢谢。
“黄师傅,你说的那个交购猪的庄稼人是不是就是你。”
“是我又怎么了?难道是啥丢人的事吗?”黄茂生接着说,“咱们庄稼人的命虽不值钱,但一餐一饭都是凭着自己的汗水赚来的,没给国家添一点负担。就凭这一点,咱们活得要多坦然有多坦然。”
一个操着浓厚地方方言皮笑肉不笑对黄茂生的说辞反驳道,“即使确有其事,也不至于把庄稼人不堪的形象说得尽人皆知。”
显然,黄茂生对那人的说辞有些不解的愤慨,“你以为这是给庄稼人脸上抹黑吗?庄稼人之所以多苦的日子都能抗得住。那是心里有着感恩的心,心里有一种希望在期待。庄稼人需要的是真诚的尊重,平等的相待。把遭受的苦难说出来没有啥可丢脸的,要那样说庄稼人‘丢脸’的事可太多了,倒是丢了谁的脸?庄稼人即使再怎么着意打扮也难脱掉长期灰头土脸的本色,到了城里除了给人带来嫌弃的眼神哪里还有好的形象。不像城里人天天都能洗澡,有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脂粉跟香水的气味。有些庄稼人连吃水都困难,身上除了让人讨厌的臭汗再也没有其他。一个人所谓的气质不过是底气的表现,底气源自于财力的铺垫。很多庄稼人一说到财力顿时就蔫头耷脑,矮人一等,似乎有罪在身不敢正视于人,哪里还有活着的底气,更别说气质。不管受多大的苦多大的委屈都忍着憋在心里,就像有人说的,有一种骗人的宗教,说今生受的所有苦难,都是为了下一个轮回能高贵体面的活着。抱着这样乐观的心里感倒也值了。只要永远不醒悟,就永远不为自己卑微感到落寞。
“庄稼人天生就是为吃苦受累而活的,干多累多脏多危险的活都无所谓,心里最受不得的是,遭人家的白眼、脏话,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似的。老一辈庄稼人交农业税、交公粮、干义务工就别说了。让干啥就干啥,无不听从上级命令的。在庄稼人的心里上级命令就是国家的命令。为了国家奉献甘心情愿,在他们心里这绝不是某些人,更不是某个人的命令所能做到的。在庄稼人的心里种地纳税是自古至今的法理,没有人民的税收国家何以养兵,没有坚如钢铁般的国防,国家何以富强。个人力量再小,汇聚在一起都将是不可估量的。但让庄稼人不明白的是,事实明明摆在那里,为什么一说出来,竟会遭到多少人蔑视的目光,甚至还有多少张嘴等着给顶回去。难道以往那些贡献不是值得说出光荣的事吗?历史的大船在水浅河狭风起浪涌的时候需要全民奋力推动才能走出困境。在伟大舵手的引航下,走过去就是广阔的海洋,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即使再大的难处都不会抵挡大船航进的动力。曾经给生活带来的苦难永远留在精神的记忆里难以忘怀。那些以为不堪的形象,却是庄稼人最朴实、忠厚的光荣本色。
“人无论到啥时候都是不该忘本的,那时人们生活无论多苦都没有任何怨言。除了新中国刚刚初建,伟大的国家处处处在捉襟见肘的局面。最关键的是连伟人都跟人民一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人民看在眼里能不心疼吗?经历了无数苦难舍生忘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伟人已不再年轻,并没有因为走向和平过着乐享晚年的生活,跟平民百姓站在相同的水平线上,与人民同甘共苦,岂能不受人民无比崇高的敬仰。亿万之民岂因伟人一人俭省而见宽绰,伟人以自身廉政而为万万人做出表率,以开万世清美垂范之伟观,使贪利败绩灵魂未泯者愧于伟人爱民如手足的德政而回头。此情何堪,意志充然。在今天孩子连穿过时的衣装都羞于见人的现状,又怎么能理解到人民含泪看到指挥过无数战争的伟人跟人民过一样的生活!不难想到,即使国家再贫穷把伟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一些,也绝不会影响到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使人民心里感到好受些。但是伟人心里装着人民,人民都没过上好日子,我怎么能搞特殊化。人民日子过得苦,伟人心里不安。绝不会在任何生活待遇上特殊。人民岂有任何怨言,岂有不含泪奋力报答伟人的爱民之心。这就是任何时代都不可能理解的人民为何有着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不可理解革命环境无比恶劣的处境下为何取得伟大的胜利的根本;不可理解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下也绝不把黑手伸向人民而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公信力。
“恩德感化于四方,威力慑服于敌寇。非民心崇敬如神圣,实则日久积压的苦难无所摆脱唯求神圣,而神圣未解丝毫民难倒悬之危机。
“还有那些生为英,死为灵万世不朽的英烈,危难时刻毫不顾及惨痛之形体,形藏于地茂生千年苍翠之松柏。万代敬仰卓然如日月闪耀之魂灵。无私的牺牲也没说找谁算算去。谁又是为了名利而牺牲的,对于牺牲的英烈名利又有什么价值。为了名利而牺牲就会待价而沽,一定不是无私奉献受人敬仰的。都说人命大于天,特别是那些为了战争与和平而牺牲,更是无比的崇高,最是永远传扬的,没有那些勇于冲锋,敢于牺牲的勇士,何来国之完整,民之安全。跟那些崇高比起来普通人的那点奉献又算得了什么?何况那时多少做出奉献的人都入土为安了。有人缘何心境窄,诟病过往泄私情。岂不深思再大苦难都能扛,国家初建唯有聚力奋国强。如果人人都能像那时肯于付出、勇于担当,伟大的国家想不富强都不可阻挡!如果没有那些庄稼地里走出的无数英烈,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崇仰英烈,嘉善止恶。善行而崇,恶愧以惧。清明祭之,时常教之,不忘根本,昌运恒久。
“为人祖父者,谁不愿子孙后代秉性忠贞道德能文枝叶昌盛荣光耀达;
为人子孙者,谁不愿祖上仁慈厚爱情善外淑清芳留名福禄恩赐旺族。”
从黄茂生的秉性见解里足见其人之一斑。那个人被黄茂生的一番说辞深感折服,脸上换了一脸严肃的表情。像当初人们听到他讲老庄稼人的故事一样一时变得沉默。黄茂生又接着说,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哪一个不是有一肚子的故事。人民不会忘记,久战沙场的革命家面对兵不血刃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并不轻松。“千村薜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伴随着贫困的不仅仅是饥饿跟寒冷,比饥饿更可怕的是疫病带来的恐慌跟死亡,在医疗条件尚不发达的年代世人不可思议短短几年就彻底根除了猖獗的疫病。那时,人们对于太阳的渴望胜过食粮,即使吃饱穿暖身心处在阴暗的角落也难说活得自由。《东方红》的唱响顿时使人们变的性情豪放。正是因为那股燃烧不灭的激情使伟大的祖国走出了艰苦的岁月。
“我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坐上国际航班的座舱,像鹰一样越过高山跟大海,短短几个小时就换了一个世界,厚厚的白雪变成了穿着单衣还使人流汗满眼是绿的世界。我不过是个农民工,但这几多年来跟着北星到处辗转也算长足了见识,学到了自己曾不想到的知识,看到了北星曾经开始不过是为安装小型电站而组建的一个小小的电力安装队,没想到今天会成为安装百万机组响当当的大公司,以至于连咱们都有机会在这个海外号称发达的国家来为他们建设。”
时人听得黄茂生的一片言语,不禁心里默默吟道,
饥荒足够时人难,又添疫病雪中寒。
趁你多病要你命,国际风云瞬息变。
不是经历身百战,哪抵山崩地裂乱。
到底伟人心胸宽,长征炮火依岿然。
强虏灰飞羽纶巾,莽莽昆仑谈笑间。
凭你山高有多险,飞起玉龙三百万。
挥手扬击倚天剑,只把高山截三段。
雪融冰消江河安,还我河山春色满。
干活闲暇的时候,吴爱民心里想起不知哪时在哪里看过的一段话。
政策的开放,伟大的国家拓就了新的希望。乡村彻底告别了往日的贫穷。无数的年轻人凭着勤劳吃苦带着乡村的泥土憨厚跟淳朴,踏着早起的晨露启梦于儿时慕愿的奔往。成为城市里新时代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不知是谁赐给他们这样一个极不情愿使人接受的称号,没有一个农民工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感到过自豪。且不说城市的繁华伟建由他们亲手铸造;且不说城市的街道、园林绿化由他们而变得优美;且不说贯穿南北纵横东西的铁路公路他们洒下了多少汗水;且不说那些滑过夜空疑似星星供飞机起降的大型机场曾经是他们多少日夜加班加点疲倦的豪壮;且不说……。解放岁月他们的祖辈父辈是浴血奋战的神勇,和平年代他们成了伟大国家任何角落建设的大军。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农民工。有谁能否认他们挣着最廉价的工钱,干着最繁重的活的事实;有谁能否认时代需要他们,时代离不开他们的事实。他们是最平凡的人,却干出了最不平凡的事。享受繁华的人们是否思考过,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托底才使那些开创的科技放心走上专业人干专业事的路子。世界永远都在无限的延展着,永远都需要他们来建造坚实的基础。有谁能否认,有谁能够理解他们正在承担着无比的繁重,同样也在承受着无比的屈辱;有谁能否认,有谁能够理解他们撑起伟大祖国的繁荣,同时也在祖国强大的世界威望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有人说过那些令人深思的话不知给他们愁怨带来了多少鼓舞,年轻人,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命运让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如果你们深刻理解过去的那种种艰难,眼前遇到的一切困难会让你们觉得一切都算不了什么。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改革家打造了新繁荣。看似平凡的路,却由不平凡的人来铸就。信心比希望更需要矜持去面对。
远洋的货轮响着沉闷的汽笛在浩瀚的大海上迎击狂躁的风浪;朝发夕至的高铁箭一般划过阻挡的气流;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战机以不可抗拒的威势压到对手。伟大的国家强大了,昔日的列强瞠目不可想象的事实,时代急促跳动的脉搏让世界再也不敢小视曾经被他们欺压过的弱国。清明节,淋淋细雨下茁壮的红领巾在烈士陵园告慰英勇的先烈,你们的开创的世界已经变成富强美好的家园,曾经的屈辱不会再现。用史无前例的繁荣告慰无比神勇的英灵,你们的后代带着兴奋的心情纵情歌唱走进了新时代。
吴爱民又想起一个不是故事却比故事还要引人难忘的童言,一个懵懵然刚刚睡醒的孩子问身边的妈妈,是谁的声音让我从梦中清醒了过来。年轻俊美的妈妈抚摸着孩子黝黑的头发。她知道那是孩子睡前在爸爸的手机里,听到那个从未听到过的带着湖南口音的伟人的震撼人心的最强音,人民万岁!!!以至于睡梦里都在孩子的心中回荡,以至于孩子醒来带着童稚声音问妈妈一个可笑的问题,我是人民吗?
妈妈回答,“你是人民!我们都是老人家说的人民!”
繁星浸遍了夜空,白天的繁华在这个还未开垦的工业小岛的荒地依然保留着仅有的宁静,比家乡显得大出几倍的壁虎(俗称马蛇子)悄悄爬进SK营地的宿舍,有人大叫惊呼搅扰的左右邻舍都醒了过来。有人一时难以入眠,为那天的闲言碎语思之再三,情不所由,心中默默言道,
众所奉献,国家兴盛。
日月普照,纷纭同生。
西风如割,草木枯黄。
历雪经霜,松柏苍苍。
不辍耕耘,安然太平。
德不佑人,其才何能?
施仁厚爱,共享天成。
过后,犹觉情思未尽,又吟道,
此生一绿叶,东风潜弱芽。
经冬春又绿,更生代新华。
短短暖酷夏,风雨又多刮。
霜至顿换装,西风吹落哗。
朝来朝又去,了却此生涯。
本性是泥土,光鲜莫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