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报告最终定稿,第一阶段的工作算是圆满收官。
可在启动第二阶段工作之前, 李仕山必须向市委书记姚兴亮做一次正式汇报。
这是工作流程,也是工作规矩。
如果没有姚星亮的首肯,那到时候整改遇到阻力,姚星亮来一句“我不知道”,那李仕山的威信可就彻底扫地了。
市委书记敞亮的办公室内,李仕山坐在姚星亮对面的椅子上,有条不紊地汇报了第一阶段的总体情况。
“书记,我们第一阶段总共发现问题.....”
姚星亮靠在宽大的皮椅上,听得认真,偶尔端起茶杯呷一口,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翻阅报告的速度不疾不徐,在翻看最后的问题清单时,他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良久之后,姚星亮合上报告,抬头看向李仕山,语气平和:“情况比想象中复杂一些。仕山书记,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走?”
李仕山身体微微前倾,说出早已想好的方案:“书记,我准备依据这份清单,挨个找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谈话,让他限期整改。”
“只是谈话?”姚星亮愣了一下,手指在报告上点了点,反问:“不开个大会,进行集中通报?”
李仕山脸上适时露出一丝为难,语气斟酌:“我觉得……还是不要大张旗鼓为好。给各部门留些面子,也更利于他们后续放下包袱,扎实推进整改。”
“呵呵。”姚星亮轻笑一声,摆了摆手,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了然。
随后他一副过来人的表情,说道:“仕山书记,你还是心软了。”
“这些人,我可比你清楚。你给他们留面子,他们未必领情,说不定还以为你新官上任,手腕软弱,好欺负。”
“文明城市评比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这些问题若是整改不到位,到时候影响了大局,那可就什么都晚了。”
李仕山心中冷笑,果然如此。
姚星亮这是铁了心要把自己彻底推到前台,成为众矢之的。
也就在这时,姚星亮话锋忽然一转,语气变得“体恤”起来。
“当然,仕山书记的考虑也有一定道理,还是要顾及一些老同志的面子和情绪,以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我看这样吧——”
姚星亮说着,拿起桌上的红笔,在那份问题清单上快速勾画起来,将几个部门的名字一一划去。
“这些部门的问题,就不上大会通报了,我亲自找他们谈。剩下的,”他放下笔,将清单轻轻推回到李仕山面前,语气不容置疑,“还是要开会,公开通报,形成震慑。”
李仕山接过清单,目光扫过那些被划去的名字,心中只能“呵呵”两声。
姚星亮划去的部门,无一例外,要么是姚星亮的直系,要么是与“栖凤帮”关系匪浅的。
如此看来,姚星亮与“栖凤帮”之间的关系,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牢固。
李仕山觉得还是要表现的抗拒一点比较好,于是为难的说道:“书记,开这个会,恐怕.....”
还没等李仕山说完,姚兴亮似乎是明白了他的难处,笑着说道:“你看我,是考虑不周。”
“毕竟你刚来安江,根基未稳,这个得罪人的活,你就别冲在最前面了。”
姚星亮又沉吟了几秒,决定道:“这样,让锦钟同志来组织这个通报会,你出席一下,在会上提提整改要求就行。”
他口中的锦钟同志,正是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侯锦钟,他的绝对心腹。
这一刻,姚星亮不再给李仕山开口的机会,直接拿起电话打给了侯锦钟,让他过来一趟。
片刻后,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瘦削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侯锦钟。
他大约四十五岁年纪,脸颊消瘦,颧骨微凸,身材高挑却显得有些单薄,穿着一身熨帖的白色短袖衬衣,依旧显得有些空荡。
“书记,您找我。”侯锦钟声音不高,带着恭敬。
姚星亮将事情简单交代了一遍,“锦钟,通报会的事,由你牵头落实,尽快安排。仕山书记会参与,并提出具体要求。”
李仕山这时也把清单交给了侯锦钟。
他双手接过清单,快速扫了一眼,便心领神会地点头:“明白,书记,我马上筹备。”
事情布置妥当,李仕山看出姚星亮与侯锦钟显然还有话要谈,便适时地起身告辞。
离开那间象征着安江最高权力的办公室,李仕山脸上的谦逊温和瞬间褪去,心中只剩冷笑。
果然和自己预想的差不多。
老姚这如意算盘打的,算盘珠子都快蹦到我脸上来了。
借着我的督查报告,既让我这个“愣头青”冲在前面去打压异己、吸引火力,又由他的心腹出面“主持公道”,顺手收买一波人心。
自己则稳坐钓鱼台,高高在上地充当“裁判员”。
好一招“借刀杀人”,再接一招“借花献佛”!
这“双借”玩得真是又准又狠,滴水不漏。
不过嘛……李仕山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局面吗?
念及此处,李仕山在走廊尽头停下脚步,回头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那扇紧闭的办公室大门,心里默默念叨了一句。
“老姚啊老姚,想借我的刀,也要看你自己的手,够不够稳,拿不拿得住。”
“到底谁才是那个借刀人,犹未可知啊~”
......
与此同时,市委书记的办公室里,姚星亮刚才客套的笑容已经消散无踪。
他身体后仰,食指习惯性地在摩挲着红木扶手,目光落在了他最信赖的秘书长身上。
“锦钟,”姚星亮低沉的声音响起,“通报会的具体措辞,你要仔细斟酌,把握好尺度。”
侯锦钟立刻领会,上前一步,微微倾身:“请书记指示。”顺势又把名单放在姚星亮的前面。
姚星亮目光扫过那份被修改过的清单,继续说道:“名单上保留的这些单位,还是要区分一下。”
“像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这几个部门的问题,通报时措辞要严厉,点名道姓,把问题的严重性说透,整改要求要具体,时限要明确,形成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