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格莱美典礼,已经彻底朝着一出欢乐剧的节奏而开始狂奔了。出席这次典礼的众多明星,脸上一个个都浮现出便秘的神情。
这时候,台上的主持人开始宣布,最佳灵魂歌曲的奖项的入围名单。这个,只是众多格莱美奖里的一个小奖项。再加上,格莱美100多个奖项需要一一播报下来。
在场的人难免会有听觉疲劳的时候。
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的音乐相信大家都有听过,他的钢琴表现力与鲜艳华丽的舞台造型让他有着“乐坛的常青树”的称号。然而,人尽皆知的还有他同性恋的身份。
当时的说唱歌手阿姆(Eminem)则因公开表示讨厌同性恋,且在歌词里不断攻击这些群体而一直处在风口浪尖。所以,这两位看似无法同台的音乐人在舞台上共唱一曲,无疑是一个“大意外”。
两人在合唱完《Stan》后友好的拥抱了,埃尔顿·约翰说道:“如果有一秒我觉得他带有恨意,我就不会这么做。”埃尔顿·约翰表示愿意与阿姆同台的原因是“从一开始,我就十分崇拜阿姆的思想。”
对于年轻一辈的歌迷们而言,或许并不太了解这位“灵魂歌后”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艾瑞莎是史上获得第二多格莱美奖的女艺人,一共19座,曾更是连续8年获得“最佳节奏蓝调女歌手奖”。
当年这场格莱美音乐颁奖礼在直播已经开始后,男高音帕瓦罗蒂在酒店通过电话告诉制片人Ken Ehrlich,因身体不适无法赶去表演。这是格莱美历史上第一次在直播时,艺人才取消演出。
制片人赶紧跑到天后艾瑞莎的化妆间,请求30分钟前才刚刚唱过《Respect》的她救场。艾瑞莎答应再唱一首《Nessun dorma》。后来制片人称:“艾瑞莎·弗兰克林拯救了格莱美之夜”。
今年是格莱美奖第60届颁奖典礼,举行地点在美国的纽约。不过今年也出现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易烊千玺。虽然对于易烊千玺的出席赞同着有之,反对者有之。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格莱美上走一下红毯还是亮亮面孔。对于很多中国音乐人来说都是至高的荣誉。而易烊千玺在年仅17岁的时候就达到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恭喜一下的。在历年的格莱美奖上,虽然中国面孔很少。但是易烊千玺并不是第一个走一走的人物。即使在奖项是,其实也是有过几个人提过名,得过奖的
第一位获得格莱美奖的中国人应该是杭天琪,虽然这个名字我们很不熟悉。但是她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被誉为流行音乐风向标,同毛阿敏和韦唯在华语乐坛三足鼎立,同时杭天琪也提携过多位歌手,包括那英。1999年,杭天琪以个人音乐作品专缉《追缘》在美国接受了格莱美奖评委会主席颁发的终生艺术成就奖,以表彰她为亚洲音乐艺术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及她所取得的杰出成绩。就此,杭天琪成为了亚洲第一位得此殊荣的音乐艺术家。
第二位应该是马友友,他虽然是一副中国面孔,但出生地是巴黎,国籍是美国,是华裔二代。马友友是个大提琴演奏家,他是与格莱美结缘次数最多的华人音乐家,他已经17次获得格莱美各项殊荣。毕竟是华裔,就不多说了。如果好奇者可以自行搜索一下。马友友很厉害的。
第三位是谭盾,这也是一个音乐大咖。谭盾湖南长沙茅冲人,1979年,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1983年以交响曲《风雅颂》赢得国际作曲大奖。1989年,发布了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 ,并于翌年发行首张专辑《九歌》。1993年,发行专辑《六月雪》。1995年,成为慕尼黑国际音乐戏剧比赛评委。1997年,为香港回归创作《交响曲1997:天·地·人》 ,并发行专辑《鬼戏》。1999年,凭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威文美尔作曲大奖 。2001年,凭电影《卧虎藏龙》配乐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2002年,发行电影原声音乐专辑《英雄》 ,凭《卧虎藏龙》电影原声音乐获得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其后在第45届,51届,52届,54届格莱美奖上均有提名,可惜都没获奖。
第四位是田志仁,美国华裔音乐制作人。田志仁是继2010年大提琴家马友友获得“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奖”后,登上国际舞台的又一位华裔音乐家。田志仁来自中国香港,197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并一直生活在美国。田志仁我们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参与的音乐作品我们并不陌生。像《x战警2》《文明4》《汽车总动员online》《加勒比海盗online》等等。
第五位应该是央金拉姆,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藏族 ,心灵音乐家 、现代藏族女禅师 、作家 、央金歌舞法创始人 ,1973年8月10日出生于中国甘肃天祝(华瑞)藏族自治县一个原始的小山村-玛尼旗沟 ,这里的藏民是唐朝藏王松赞干布留下来的后裔,她的父母曾经是藏族的贵族 ,1994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艺术系, 2002年与陈宇廷结婚 ,退出商界,全职修行,遍访高僧大德,并通过闭关实修,证悟空性智慧,创立了适合现代人的禅修方法-央金歌舞法 。2011年,她参与演唱的专辑《上山之旅》获得美国第53届格莱美best Age Album(新世纪音乐专辑奖) ,从而成为第一位获得格莱美该音乐奖的中国籍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