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目标是万州,经过万州再走很远就是青州了,但是万州家族林立。
小说里一头往别人家族里扎打了小的来老的这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苍炫只能往锦州走。
整片大陆没有被魔道入侵时锦州还是整个大陆文人骚客的聚集之地,不少出了好几个皇朝的状元,国泰民安,给修仙界,不停的带来数不尽的仙苗。
修仙者,也不过是凡人中有灵根的修士罢了,魔道入侵之前,这些人还会维护凡人,魔道入侵之后,自己的生死都很难兼顾,更别提凡人了,不到百年整片大陆的凡人修士锐减七成,毕竟凡人在修士面前太脆弱了,仙苗的诞生也只能是用半只手来数,不少家族甚至开始招乘龙快婿,入住本家。正所谓上岸的鱼,就不是鱼了。
匡复大义,拯救天下苍生,不过是嘴上说说,真就做出来,要像那些武州和守护者一样面对的是赤裸裸的牺牲。
走在锦州道路上什么叫人杰地灵?就连走路的商贩都能随便的文绉绉来两句:“贩夫走卒,不过行个营生而已”
苍炫拿起一块上好的白玉,问怎么卖的。
“小本营生,仙师就给两块仙灵石吧!需要提字吗?”
“哦?玉牌上还可以题字?”苍炫感受的甚是新颖。
“不仅可以题字,先生想题画都可以呀”
“好,就提一幅画”我来看看。
那个人不说话,只是看了苍炫两眼,就拿着那块白玉用搓刀嗖嗖嗖的削了起来,多余的石料横飞。
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仙长呈现在上面和苍炫有七成相似,但是明显更加狂妄和帅气,似乎是以前的苍炫一般。
将一长剑背在身后,站在山巅之上真是让人迷人。
“仙长您的玉牌……”
苍炫接过来感叹:“真是鬼斧神工,这种雕刻技艺最起码是十年以上的功力”苍炫没想到这画竟然是雕刻。
“小生只是糊口饭吃而已城内雕刻比我好的大有人在……”
接过苍炫递过来的两枚仙灵石
“祝仙长仙路长存,寿比天齐”那小生高兴的给苍炫行了个礼。
“借您吉言了!”苍炫将玉牌挂在腰间,朝着锦州城前进他对这座城市越发好奇了。
因为整个锦州的人变少进入锦州城的也变得宽松了许多,门卫只是看了苍炫一眼认定苍炫是新来的就扔给他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学”字显然把苍炫当成来这求学的学生,因为苍炫的装扮和他们差不多。
锦州城很特殊这里把锦州城当成了枢纽一般,如果你是外来学生或者商贩,那你白天可以在锦州城内摆摊,晚上必须离开锦州城,这是规定,只有锦州城居住的少量户籍之人才能晚上不离开城内,这样的人必须在锦州城有一处商铺。
锦州不仅有锦州书院,还有整个昊天大陆的几千万本书籍玉简,上位者这么做应该是怕晚上有人火烧图书,晚上救火十分困难,书生学子爱书如命怎么可能让人在锦州城捣乱,相对而言锦州晚上的防守是白天的好几倍,这是区分于别州奇特的景象。
锦州城人热情好客,所有人说话都文绉绉的就连骂人都不带个脏字,两方真要动粗也不过是辩论或者对子,很少动武许多修士面对说话文绉绉的人一拳也类似于打在棉花身上。
就听远方走远及近传来一阵阵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阵阵脚步声从拐角处而来。
听到朗诵的声音众摊位商贩老板赶紧收摊,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存在一般,整个街道有些乱哄哄的。
“这是什么意思?”苍炫正在问茶楼的一处小二。
“前辈您是不知道啊,这帮书院的学生恶的很,也就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有的拦路对诗,或者对对子,众人都被整的不厌其烦啊,又因是锦州书院的学生,都不敢惹”小二摆了摆手显然是不敢多说。
苍炫发现他们衣服穿戴都一样,头上带一个黑色的帆布帽子。
只见众人齐步走到一个还没来得及跑的人的面前。
“兄台好生俊雅,今天心情好,不如对个对子如何”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不等对面人说话。
随后捡起路边商贩掉落的花,放在鼻尖一嗅也不听对面是否同意
“花似花落似飞花,梦如梦醒如梦痴”
“以花为题材……”那个来不及逃跑的一脸惬意的男子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对面的人群中。
“好!大师兄说得好啊”只见身后的学子开始起哄。
“我也来,这是一半桃花!”后面的人一闻这花瓣陶醉的说道:
“十里桃花披锦绣,一溪江水映春红!”
“我也来”
“满门桃花赢不易,半生仙路永昌鸿”
“我也来,我也来……”
随着后面的人说的越来越多,整个现场闹哄哄的,那哪是对对子?明明是逼宫。
眼前之人被逼得满脸通红只能:
“这,这……”的说着,没法回答。
“怎么说不出话来了?锦州可是学子的天下,小门小对都说不出还敢在这里求学!滚!”
“对对对,滚滚滚!”周围人一个个起着哄。
苍炫就只听咔嚓一声,像是什么东西碎裂一般?
他知道是眼前被逼迫之人的道心碎了。一滴滴鲜血从的嘴角慢慢流出。
那人虽然面露惧意,但是眼角下竟然出现了深深的怨恨,犹如入魔般的怨恨,瞅着这帮学子。
就看为首的人,陶醉的呼吸了一下空中的气息。
苍炫打开破妄紫瞳,就看最前方的学子们的大师兄,正陶醉着吸收的那人的怨恨之气,身上紫黑色的气息越来越重甚至有些发光,身后的学子也如恶鬼般的吸收着残余的怨恨之力。
苍炫诧异:“这是怎么了,儒道不是吸收的不是孜孜的学子之气吗?”
随着这帮人越走越远,整个街道也逐渐变得宁静正常,不一会儿又恢复了秩序。
等走远后小二小声的说:
“客官,您是不知道呀,这种拦路而对的事情近五十年来已经屡见不鲜,咱们作为小老百姓还是不惹为妙,不惹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