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岛千咲在之前身份其实是比较敏感的,不仅是邪教徒组织在追查她,就连守夜人也在寻找她们。
所以之前小夜才单独行动,
此刻因为东京都沉没的序幕已经彻底拉开,她的存在其实就不会再有太多人关注了,
更何况小千绘的母亲也需要人来保护。
但现在,拍摄橡木箱子里小千绘祖父留下的图纸这个工作,由她来进行,或许最合适不过了。
苏文在征得了夏目千绘的允许之后,他跟月岛小姐取得了联系。
三分钟过去,
一张张图纸便从黎明频段的终端传了过来。
伴随着这些图纸投映而出,
苏文为了防止依法斯塔仍然存在恶意,所以他直接设置了读档的时间节点,这才将这些小千绘祖父的图纸公布出来。
而在公布的途中,
英俊的学者也在逐一检查月岛发来的整套图纸。
当看见其中的一张时,他平静的镜片上只闪过了一丝思索的微光。
那是一张边缘泛卷的牛皮纸:
“翻阅的痕迹很重。”
不同于其他图纸的铅笔线条,这张纸的右下角用蓝黑墨水标注着一串微小的刻度。
像被人刻意刻在纸纤维里,不凑近看根本发现不了。
但苏文是用系统看的,
所以随便缩放也不会损失清晰度。
想到这里,他立刻暂停了游戏,同时开始使用学院的超算调出将刻度放大至超微分像素级,那不断屏幕上随即跳出一组数字:
1:1.496x1011。
“是天文单位(AU)的比例尺。”
苏文的声音比刚才分析齿轮组时更沉,他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同时也恢复了与依法斯塔的交流:
“1AU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 1.496亿公里。
这组刻度对应的正是太阳系天体测距的基准单位。”
听到他这么说,依法斯塔和夏目千绘分开两侧凑了过来。
甚至依法斯塔那发光的长发都垂落在他用数据投影制造的平板边缘,让屏幕光映在她眼底:
“赛菲达洛斯的星图系统确实与你刚刚提起 AU作为为基础刻度确实有相似之处。
当年我们在几大第四纪元星系残骸建立观测点时,也曾用这个比例尺标注行星轨道。”
听到她这么说,苏文没有立刻接话,只是心里已经有底。
他将东京都地图叠印在扫描后的数据图纸上,再调出十年前(2015年)的太阳系行星历,那是夏目祖父留下图纸的年份。
而后,
英俊的学者先生只用光点圈出图纸上被红笔标注的五个点位:
月岛运河仓库区、
台场海滨公园、
三鹰国立天文台旧址、
伊豆半岛旧气象雷达站、千叶幕张海滨通信站。
而看见熟悉的笔记,
夏目千绘仿佛也想起了什么:
“这些地方祖父都带我去过。”
与此同时,依法斯塔已经将每个点位的经纬度(东京北纬 35°-36°,东经 139°-140°)换算成天球坐标中的赤经与赤纬,输入行星轨道计算模型。
这是苏文刚刚委托她做的事情,
一直盗用劳伦兹瑞尔的算力来计算这些具体数据,苏文怕自己不出两秒就被微风之城的人工智能小姐给抓出来并且举报给老康斯坦斯。
这不是什么正确选择。
而且依法斯塔本身也具有强计算能力,算力这么多,不用白不用。
顷刻,
计算模型便如同三维映射一般出现在了三人眼前。
甚至就连刚刚出现、原本准备给苏文说些什么好消息的卡洛琳都轻轻掩住了红润的小嘴,
看得出,
她现在的数据体比刚才稳定不少。
但黑客小姐难得没有打扰正在平静推演的苏文。
“看这里。”
英俊的学者先生敲了敲屏幕上重合的线条,
“之前在小千绘记忆里月岛仓库区的经纬度,换算成黄经约 135°,对应的是十年前木星的近日点黄经:
当时木星位于双鱼座,
黄经 134.8°,误差不超过 0.2°。”
紧接着他又点向台场海滨,
“这里的黄经 139.5°,正好是土星当年的轨道黄经,而且图纸上标注的椭圆符号,直径是三角空间轴向符号的 1.8倍,对应土星赤道直径与木星的比例(土星约 12万千米,木星约 14万千米,比例接近 0.85。”
想到这里,他突然顿了顿,
随即修正了自己的判断,
“不,我们现在应该按照轨道半长轴比例进行分析,土星轨道半长轴约 9.5AU,木星约 5.2AU,9.5\/5.2≈1.8,正好匹配符号尺寸。”
夏目千绘凑在旁边,
看着屏幕上行星轨道与东京点位的重合线,她虽然是完全看不懂。
但小姑娘不知为何也想起小时候祖父带她去三鹰天文台的场景:
“十年前的秋天,祖父带我去三鹰看星星,他指着天文望远镜说,‘那里的镜片能抓住木星的光,就像齿轮能抓住转动的力’。
那句话也和祖父留下的秘密有关吗。”
“对,
看来你的祖父真的很希望你来亲手解开这个答案啊,
小千绘。
三鹰天文台旧址正是第三个关键点位。”
苏文调出该点位的海拔数据(约 150米)和卡洛琳先前从深东京得到的电磁环境报告。
深东京因为窃取了东京都的部分知识,所以很多内容其实是无序且无用的,
难得还真有点能用的东西:
“三鹰天文台海拔高于东京市区,周边没有高功率电磁设备,电磁干扰值仅 0.3μV\/m,远低于城市中心的 2μV\/m,
所以,它完全符合深空信号接收的电磁环境要求。
更重要的是,它的赤纬
35.7°,对应十年前火星的赤纬值。
而图纸上这里标注的‘□’符号,旁边有个小字‘λ=13cm’,是 S波段的波长,毕竟S波段频率约 2.3Ghz,波长 13cm)。
这是 NASA深空网络常用的深空通信频段,适合穿透电离层,减少信号衰减。
这是属于宇宙的回声。”
听到他竟然懂这些,原本就一直想骇入NASA的卡洛琳眼睛难得亮了一下。
但聪明的黑客小姐却一直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欣赏着苏文,
欣赏着这位解析天空的天才。
而此刻的英俊学者先生只是微抬镜框,修长的手指便继续移向伊豆半岛的旧雷达站:
“同理,旧雷达站经纬度换算成轨道参数,对应天王星的半长轴 19.2AU,
也正好是图纸上从三鹰到伊豆的红线长度,按 1:1.496x1011的比例尺计算,正好是 19.2AU。
而且这个雷达站建于 1960年代,原有 25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基座。
你祖父当年可能就是看中它的天线承重结构,不需要重建基础,只需加装信号转换器就能用。
所以,
这就是他所做的第四步:
在不通过迷失之海这样引力波隧道前提下,他选择了某个无人的近点区域给依法斯塔发送了信息。
但最终那些信息却被‘壳’所拦截了。
很可惜啊,他所隐喻的比例尺已经近乎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