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宣公十二年】

送别司马懿后,王辅在长亭边伫立良久,似乎仍不敢相信对方就这么离他而去。这么些年一直是司马懿在旁边为他出谋划策,与他翻覆之间搅动局势,何等快意!可如今对方却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小伎俩,而对方也不想再留下与他并肩共事了。

“哼!”王辅挥起马鞭往柳树上狠狠抽了一下,这个司马懿仗着聪明,连话也不与他说清楚,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现在是怕了、没胆气了,自己可没有!

我偏要证明给他看!

王辅心事重重的回到家后,才把坐骑丢给苍头牵走,跟前便传来一声冷哼:“你又跑哪去了?”

“府衙。”王辅抬头一看,只见他的亲兄长王端身穿一件麻衣,笔直的站在屋廊下看着他。

王端面色有些憔悴,眼底发青,显然是许多天没睡好觉了,他看着王辅这些天到处跑个没影,一点也不安分,就知道自己不在时这小子缺了管束:“你的差事前天就交办完了,还去府衙做什么?阿翁才走不久,这段时候你给我好好地在家守孝,哪也不许去!”

“阿兄!”王辅急着辩驳,却见刚才那几个牵马的苍头已经动作熟练的卸下了马鞍、辔头等马具,把那匹上好的匈奴马给牵走了:“你们干什么?住手!”

然而那几个身材健硕的苍头都是王端从幽州带回来的,根本不听王辅的话,不但牵走了匈奴马、藏好了马具,甚至把院子大门也给关起来了。

“这几天老实守孝,要是还敢出去,我就把你押回邯郸!”看着气愤不已的王辅,王端没有与其对峙的念头,警告之后,简单抛下一句话,便转身走了:“栾公来了,你随我一同去见他。”

栾规是太学明经科博士,同时也是王端兄弟早年的授业恩师,为人有些古板保守,很受王斌父子的敬重。当初皇帝新建太学,广征鸿儒,王辅特意向荐举了自己的老师担任博士。

此后这些年栾规一直安分守己的在太学教书,除了年节,几乎不主动与王氏有所往来。这次王斌病故,栾规特意过来祭奠了一番,与王端等人叙了会旧,又见了皇帝一面。

听到自己的老师来了,王辅暂时压下不满,匆匆换好鞋履,跟上王端的步子走到后室。

“栾公。”王辅看到对方,老老实实的行了一礼。

“嗯。”栾规看到王辅,将茶碗放下,张口一句话就是:“你可知《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接下来王辅硬着头皮听了栾规的一阵唠叨,左不过是要他知道父母辛劳,为人子女要凡事孝顺,长辈丧期,更应时刻表露哀容、远离游戏种种……王辅知道栾规这是在对他表示不满,他向来是敬畏这个老师的,何况眼下他确实没尽到守孝的本分。

唠叨一阵后,栾规又说道:“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从小聪明,就是心不安分。曾经王公在时还好,仰仗恩泽,可一路无忌,如今王公仙逝……你等兄弟就愈该恪守本分,谨言慎行。”

“唯唯。”王端正襟危坐的聆听教诲。

栾规蓦然叹了口气,眼睛紧盯着王辅:“你阿兄我不操心,只是你啊……”

“我怎么?”王辅作出一副惊诧的样子,很冤枉的说道:“栾公,我可是一直安分!国家要我做北部尉,我就老老实实的做,这一年多来,长安不说夜不闭户,好歹没有蛮横之徒,这难道不是我兢业的成果么?”

“这是‘小王公’当年打的底子好。”栾规毫不留情的把事实戳破。

王辅今天再一次被人轻视,顿时被激怒了,说道:“我难道就做不得‘小王公’么?”

“等你做得了的时候。”栾规毫不留情的说道:“就不会说这种负气的话了。”

王辅最恨别人瞧不起他,闻言便气冲冲的起身走了。

“这小子!”王端怒色道,准备起身去追。

“好了,他就是这样的秉性。”栾规轻笑一声,伸手拦住了王端。

王辅走上庑廊,心头恼怒的走着,一连撞到了好几名婢女,他仍恍若不觉的往前走着。

“呀!季子。”有一声熟悉的声音出现在前方。

王辅略回了回神,正看到麋贞挺着大肚子站在庑廊的拐角处,他急忙停下步子,好险没有迎面撞上她。

“你这是怎么了?受气了?”麋贞随王端在幽州后不久便怀上孩子,只可惜还没等孩子出生,王斌就遗憾故去。

“没什么。”王辅深呼吸了几次,总算将怒气压了下去,他自觉的站在一边,让出一条道来。

麋贞没有挪步,她扶着后腰站在原地,看了王辅一会,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笑道:“等过了孝期,我们家季子也要寻一门亲事了。”

王辅在这个时候忽然想起来常与麋贞形影不离的吴苋,心里又别扭起来:“是啊,到时候还得劳烦兄嫂寻一个好人家。”

麋贞笑了,露出讶异的神色:“你不是向来说要自己拿主意的么?今日如何改口风了?可是你阿兄说你了?”

王辅摇了摇头,没有依言往下说,在同一天收到朋友、师长的否定,这让他一身的锐气磨损了不少。这一腔的烦闷不知该寻谁倾诉,只得十分憋闷的说了句:“没什么。”

麋贞莫名其妙的看着王辅欲言又止、又罕见的沉默着错身离去,皱了皱眉,也没有多想。

“这么说,国家多年前召集群儒要求编注的《钦定十三经章句正义》已经有所成了?”在静室内,王端饶有兴趣的问起一桩往事。

皇帝以武功收复天下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文事,早在数年前便召集多位大儒对《东观汉记》进行修订,甚至搜罗图书编撰《皇览》,前者是为了正史,后者是为了文学的发展。而这《十三经正义》,却是皇帝要按照自己的意图、对传统的儒家经学进行一次彻底的解读,今后所有的读书人想要进学求官,都需要研读这套《正义》,奉之为圭臬。

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对东汉末年逐渐崩坏的君臣关系、天命轮序的重塑,从理论上加强了刘氏的合法性,更添注了不少皇帝本人来自于后世的思想。他希望能借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后面几代人,使风气更加的开放、理性。

“虽然这是在十三类经书的基础上加以校注,但难度甚大,先哲所言的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每有疑难,诸公便会当庭辩论,有时数月不能解,最后还得由国家裁夺。”栾规轻轻摇了摇头,略有遗憾,但又十分期待:“这样的鸿篇,若能在我手中得以编定,当真是死而无憾了。”

“栾公。”王端感慨的看了对方一眼,其实以栾规的学识与名气,根本比不上那些举世闻名的大儒,但他是因为王氏的举荐,又善于接受皇帝的新观念,所有才被看中、并选入编注的行列。

他知道栾规不慕名利,一心扑在经书上,能够与当世的大儒们探讨学问、参与编注,已经是让对方获得极大满足的事情了:“还望多多看顾身体,我等兄弟可就只有栾公一个长辈了。”

“你还是多关心你兄弟吧。”栾规毫不客气的说道,他伸手扶着额头,沉声道:“如今尊先君故去了,你这个做兄长的若是管教不住……可就没人能管得住他了。”

其实还有人能管教他。

王端心中蓦地跳出这么个念头,可真轮到那个人出手管教的时候,事情可就晚了。

上一次他参与东征,留王辅与司马懿几个在长安自行其是,把父亲架上朝堂的蠢事,王端是绝对不会让他再一次发生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黑心小王妃公子千秋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三国黄巾逆袭从小土匪做起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开局封侯,九品到头大明闲人网游领主争霸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的邻居是皇帝崛起1892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女尊:我真不想当帝夫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我刘备,无限召唤复兴汉室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汉室风云录魏武侯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