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海沉星嚣张惯了,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当面骂过,立时怒了:“穷鬼,找死!”

他飞起一脚,踢向那个骂他贱畜的生灵。

砰!

一声闷响,海沉星的脚,踢在一堵薄薄的紫色壁垒上。

下一瞬,紫色壁垒冒出几道紫光,‘嗖嗖’两声,把海沉星的脚缠住,把他绑在壁垒上。

海沉星一惊,那个辱骂他的生灵站在壁垒后,看着海沉星,不屑的冷笑着。

“贱民就是贱民,连一道普通的灵力壁垒都踢不破,还敢来参加三洲门徒选拔赛,还敢来跟我们抢夺门徒名额,简直是找死!”

每次三洲门徒选拔赛的时候,三洲出于万年前的协议,总会给下界人族预料五个门徒名额。

然而,下界人族却没人前来参赛,那五个名额,最后都给了三洲上的生灵。

如今,这些下界贱民竟然来参赛,那原本他们可以分享的五个名额,便没有了!

一想到这一点,那个辱骂海沉星的生灵,便气得想杀了他们。

那些来参赛的生灵也想到这一点,纷纷目露凶光,狠狠瞪着梦惊澜几人。

这些该死的贱民,竟然敢跑来和他们争抢门徒名额,他们知不知道,三洲门徒选拔赛每隔百年才举行一次。

如果他们这次因为名额被抢无法通过比赛,那就要再等一百年才能参赛,才能成为三洲门徒,才能修习高深的法术。

梦惊澜蹙眉,目光落在紫色壁垒上,这个紫色壁垒是用灵力凝成的……这些来参赛的生灵,竟然身怀灵力。

这就是和他们比赛的对手吗?竟然全都身怀灵力。

那他们没有灵力,不是亏大了!

那些来参赛的生灵看着他们震惊的目光,不屑的冷笑道:“怎么?很意外吗?告诉你们这些无知贱民,三洲上的生灵,无论是人还是妖,亦或是类人族,全都身怀灵力。”

他们之所以会来参赛,不是为了激发灵髓,长出灵脉,而是为了成为三洲门徒,修习更加高深的术法!

“所以,你们这些贱民最好知难而退,别让我们动手杀你们!”那个辱骂海沉星的生灵,指着梦惊澜几人,嚣张的道。

梦惊澜看着那个生灵,心下泛起一股恶心,这货长得也太……不像人了。

人的头,树桩的身躯,两只手上长满青苔,本该是头发的地方,却长着枯黄的草叶子,你丫还能再丑点吗?!

梦惊澜盯着这个非人类的头顶,嗯,草挺黄的,可以烧了。

下一瞬,她割破指尖,抚上额心,六魂魔花立时落在她的指尖之上,把她的血液吸进六魂魔花中。

她的血液中,带着东皇绝灵血,能激发六魂魔花的真正力量。

轰!

六魂魔花突然炸开,一簇紫色的烈焰,向着那个非人类烧去。

“啊~”非人类惨叫一声,身上瞬间被烈焰包围。

紫色烈焰焚烧着它,让它痛苦不堪,不断的惨叫着:“啊啊~救命啊!救命啊!”

它本是青木修炼而成的类人族,最怕的就是火,此刻被六魂魔花的烈焰焚烧,恐惧之极,连反击都忘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