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哼!”

范文程对祖可法的关心,却报以一声冷哼。

因为祖可法误会他了,他可不是因为孔四贞累病的,而是为了整顿山东防务和孔有德留下来的那些老爷兵伤透了脑筋,才日渐憔悴的。

这两件事儿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碣石山大战前,山东方向上的清军有孔有德、耿仲明两部,尚可喜驻兵归德也可以策应山东。

但是在碣石山战后,多铎从关内抽走了大量的老八旗骨干,而且还重新调整了布防,将原先的进攻布署,调整为了后退决战的布署。清朝在山东、河南的领地就成为了防御纵深。

所以清朝在山东、河南方面就采取了全面收缩和重点防御的战术战役布署,在山东方面,清军在运河、大清河沿线的布防已经变成了虚设,在运河沿线只剩下了德州、临清、聊城、安平(和大清河交汇处)、济宁等五个据点。在大清河沿岸则只剩下了安平(同时也是运河沿岸据点)、滑口、齐河、济阳、利津等五个据点。

总共就是九个据点!而在这九个据点中,又以运河沿线的安平、聊城、德州三个据点为大据点。

范文程亲自守聊城,他的次子范承谟守德州,孔有德的心腹孙龙守安平。这三个据点不仅城堡坚固,而且守军数量也较多,都在5000人以上,装备也比较精力,拥有大量的火枪兵和骑兵。

为了有效控制部队,范文程还将自己从镶绿旗(范文程之前当过镶绿旗的固山额真)带来的亲兵和忠于孔四贞的孔家亲兵都集中在聊城,还把分驻安平、临清、济宁、滑口、齐河、济阳、利津等七处据点的兵丁家眷都集中到了聊城和德州保护起来了——这些事情说起来挺容易,可做起来是真困难啊!

范文程一糟老头子娶了十七八岁的孔四贞,还代替孔廷训当了定南王,孔家军上下怎么可能服气?现在又要大家离开了生活了好几年的家园去九个据点困守,还要交出家眷......汉奸当到这个份上,真是哭都没地儿哭了。

还好老范手腕高明,而且还有顺治和多铎的力挺,又带了一批两白旗、两黄旗和镶绿旗的汉奸赴任,总算是勉强完成了调整。

军事上的布署刚刚调整完毕,经济上的困难又接踵而至了。

之前正绿旗走的是兵农合一的路子啊!

现在都给圈到九个城堡里去了,还怎么种地?孔有德所部加上被派到定南王府下面的杂牌汉奸,总数不下两万户,被他们占据的土地不下六百万亩,至少半数是正绿旗兵丁和他们家眷在种。现在这些土地不是撂荒,就是失控——乱世当中要收点租子也不容易,不把刀架在佃户脖子上,谁肯把活命的粮食交出去?

所以正绿旗的汉奸一缩起来,粮食是不会自己长了腿送进城的。

不得已之下,范文程只好组织了许多“征粮马队”,在领地内巡逻“抢粮”,多少弄点吃喝回城,好维持十几万绿旗兵和绿旗家眷们的生活。

但是汉奸们的日子,还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日子不好过了,火气也就大了,差他们办事也就不容易了......

所以下面的人不好过,当了王爷的范文程自己的日子也就不好了。而且他是里里外外都不好......

孔四贞什么人呢?怎么可能看得上范文程这个糟老头子?还日夜操劳?人家根本就不让碰!

老范那是一点办法没有,他现在是上门女婿,孔家军上下都只认孔四贞,不认他范文程。

而孔四贞上面还有人!顺治小皇帝和她有一腿,太后布木布泰收她当了干闺女......而且孔四贞年头的时候去北京省亲,回来以后就有喜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更让范文程无语的是,孔四贞自己不让范文程碰,还不许范文程蓄妾,把范文程原先的小妾都打发走了。

现在范文程挺大一王爷,外面被一帮没用的汉奸气,宅子里面被一个十七岁的火爆格格欺负,连个暖床的女人都没有!不仅女人没有,男的也不行!孔大小姐看不惯这个......范文程就只能独守空房,哪儿是当王爷?简直就是当和尚!

而且这些苦只能搁在心里,表面上还得装风光,可不能让人知道孔四贞肚子里怀的是野种......要不然,有人要杀爹灭口的!

而最让范文程心疼的是,他的王爷还当亏了!

他这个定南王也是自负盈亏的“藩”,而且和大明那边的“有限责任藩”不一样,他的藩是“无限责任藩”!亏多少都得范文程这个藩主想办法去补上......所以范文程当了不到一年的王爷,已经把他为大清朝当了大半辈子奴才,好不容易贪污来的家产折腾得差不多了。

而且他连高利贷都没地儿去借......只好每天晚上守着空房扒拉算盘珠子,看着账本上的钱粮越来越少,心都快碎成渣了!

这日子过得能不日渐消瘦吗?

“你说本王以后要到南京?是什么意思?”范文程冷着脸问来使祖可法。

“是啊!”祖可法笑吟吟地说,“您看吧,这个东昌府是建宁公主的嫁妆,是要移交给咱大明的......咱大明的皇爷也知道定南王您的本事,所以已经在南京给您修了郡公府。您只要把城池军队一交,就可以去南京享福了。”

这话说的好像范文程已经下了决心要当贰臣似的......

“本王生是大清的奴才,死是大亲的鬼,”范文程义正词严地说,“是绝对不会投降明朝的。”

祖可法叹了口气,点点头道:“那也行......人各有志嘛!那么您什么时候把聊城交出来?”

“交出聊城?”范文程又哼了一声,然后抱拳向着半空中虚拜了一下,“这事儿得大清皇上下旨!皇上的旨没到,本王就得死守聊城!”

不死守也不行啊!他的范氏一门可是辽东大族,光是承子辈(比范文程小一辈)里面在清朝当大官的就有一堆。他的长子范承荫现在是大清的礼部侍郎,在北京高就。范承荫、范承谟的儿女都在北京,范文程的四个尚未成年的儿子也在北京。还有他兄弟范文寀的子孙也都在北京......这要满门抄斩起来,可真有的好忙活了。

而且聊城里面有孔四贞在监视范文程,德州那边还有顺治皇帝的四哥镇国将军叶布舒带着200多八旗兵驻守,看着范承谟。

所以范文程要真敢背叛大清朝,那立即就灭门惨案!

另外,定南王麾下的正绿旗兵将一共占有了六百万亩旗地!而且还占了东昌府、济北府、兖州府(兖州府分了两半,明清两边都有一个)的地盘。

实际上,正绿旗的定南王一系已经是山东这里的独立王国了,他们才是鲁西三府之主。

如果朱慈烺只想要三府之地在名义上归顺,那么范文程父子的脑袋早就装在两个挺好看的盒子里面送到徐州了。

可朱慈烺手下的北人军贵也看上了北方的几千万亩旗地,这些土地的价值超过10亿两,所以也就没什么好商量的了......

祖可法也知道朱皇帝为什么要北伐——驱除鞑虏什么的,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就是一个,争夺北方的土地!

所以范文程的回答,也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不过他还是有话要替朱皇帝说:“看来你家皇上的旨意是来不了啦......不过也没关系,大明天子宅心仁厚,只要王爷和所部将士愿意投降,性命总是能留下的!”

能留下的......只是性命!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