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东山坳的坡地上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三座馒头窑并肩而立,泥坯外壳在日光下逐渐由深变浅,干涸的裂纹如同叶脉般蔓延开来,标志着它们已准备好接受烈火的考验。旁边的晾晒场上,整齐排列的砖坯队伍日益壮大,已超过四百块,在风和日晒下慢慢褪去水分,变得坚硬。远处,那两个覆着泥土的炭包静静地冒着几乎难以察觉的轻烟,内部正在进行着缓慢而神奇的转化。
工作的节奏已经稳定下来。上午,林远和阿伦继续完善第三座窑,并开始着手在窑群附近搭建一个简易的草棚,用来存放待烧的砖坯和成品砖,以防突如其来的雨雪。凯拉和小敏则专注于木炭的制备,又成功点燃了第二窑炭,并密切监控着第一窑的燃烧情况,根据烟的颜色和量细微调整进气孔。
下午则是雷打不动的制坯时间。四人合力,效率极高。取土、和泥、摔打、脱模、摆放……一套流程已然娴熟,如同一条原始而高效的生产线。交谈变得简洁,更多的是默契的配合和工具碰撞的声响。
第五日午后,凯拉仔细检查了第一窑木炭的土包。烟已完全变成淡淡的蓝白色,且十分稀薄。她小心地用泥封死了最后一个极细的进气孔。“可以熄火了,”她宣布,“让它在里面闷着,彻底冷却一两天就能出炭了。”
同日,林远用手指用力按压第一批制作的砖坯,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变形,硬度已经足够。“这批砖坯,可以入窑了。”他做出了决定。
首次烧窑,意义重大,充满了未知与期待。第六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四人便齐聚窑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和兴奋的气氛。第一窑木炭已于前一天晚上取出,乌黑发亮,敲击有声,品质相当不错,这给了大家不小的信心。
“先装窑。”林远作为总指挥,沉着下令。他们选择从建成的第一座窑开始试烧。
装窑是个技术活,关系到受热是否均匀。在凯拉的指导下,他们先在窑箅(燃烧室上方的搁架,用耐烧的粗树枝搭成)上铺一层厚厚的炭灰(来自平日火堆),然后将砖坯侧立,一块块紧密地码放,砖与砖之间留出细微的缝隙让热气流通过。码放时,小心谨慎,避免磕碰损坏干燥后有些脆的砖坯。直到将窑室装满,最后用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和着草筋的厚泥饼将窑门封死,只留下部的通风口和顶部的排烟口。
“点火!”一切准备就绪,阿伦兴奋地将一支点燃的、缠着油脂的松木火把,从通风口伸入燃烧室,引燃了里面提前放置的干柴和木炭。橘红色的火焰跳跃起来,贪婪地舔舐着燃料。
接下来的时间,是对耐心和技术的考验。烧窑的关键在于控温。凯拉负责主导,她通过观察孔时刻关注窑内火焰的颜色和砖坯的状况。
“现在火候还行,保持通风,让温度慢慢上来。”她眯着眼观察着,不时下达指令。阿伦负责根据指令添柴加炭,控制通风口的开合,以调节进气量。林远和小敏则轮流值守,准备燃料,并警惕地观察着窑体有无开裂迹象。
起初一切顺利,窑温稳步上升,排烟口冒出浓密的黑烟。几小时后,凯拉注意到火焰颜色开始变淡。“加大火力,添硬柴,通风口开大点!”她喊道。阿伦立刻行动,加入大块木柴,火焰再次变得猛烈,烟色转为灰白,窑温持续攀升。
午后,最关键的阶段到来。凯拉紧紧盯着观察孔,里面已是一片令人心悸的白热,砖坯的轮廓在热浪中扭曲。“到最高温了!现在要开始‘上火色’了!保持这个温度,至少烧两个时辰!”她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这意味着需要持续、稳定地投入高热值的木炭,不能有丝毫松懈。阿伦满头大汗,不断将木炭投入熊熊燃烧的火塘,林远在一旁协助搬运燃料。
日落时分,漫长的煅烧终于接近尾声。凯拉仔细观察后,判断砖坯已经烧透。“停火!封窑!”命令一下,阿伦和林远迅速用湿泥将通风口和排烟口彻底封死,阻止空气进入,让窑内的砖坯在缺氧环境下自然冷却。
窑门被封死的瞬间,世界仿佛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窑体在夜色中散发着灼人的热浪和内部木炭余烬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四人围坐在稍远的地方,疲惫不堪,脸上、身上沾满了炭灰和泥渍,但目光都紧紧盯着那座沉默的砖窑,心中充满了焦急的期待。这一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营地建设的进度。
等待冷却的过程同样漫长。直到第二天下午,窑体的温度才降到可以徒手触摸的程度。
“开窑吧。”林远的声音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阿伦用石锤小心地敲碎封门的泥块,一股热浪夹杂着泥土的焦香扑面而来。窑室内的景象缓缓呈现——
大部分砖坯已经变成了坚实的青灰色,与入窑前的土黄色截然不同!林远戴上厚皮手套,取出一块,入手沉甸甸的,触感坚硬冰凉。他用力敲击,发出清脆的“铛铛”声。
“成功了!大部分都成了!”阿伦拿起一块砖,兴奋地摩挲着光滑的表面。
但凯拉检查得更仔细。她发现窑膛上部的砖块颜色均匀,质地坚硬。但中下部的部分砖块,尤其是靠近窑门的一些,颜色略显斑驳,有些发红,甚至有几块出现了细微的裂纹,敲击声也有些沉闷。
“不是全部完美,”凯拉冷静地指出,拿起一块颜色不匀的砖,“这些可能是在降温过程中,密闭不够严实,有少量空气进入,导致了氧化,或者受热不均匀。硬度还行,但质量不如上层的。我们需要改进封窑技术,码放时也要更注意通风的均匀。”
尽管有瑕疵,但首次烧窑的成功率超过了七成,这已经是巨大的胜利!那近三百块质地坚硬的青砖整齐地码放在地上,在阳光下泛着坚实的光泽,标志着他们真正掌握了制砖技术。
“太好了!有了这些砖,咱们就能真正开始垒墙了!”小敏看着成品的砖块,脸上洋溢着喜悦。
林远将一块青砖握在手中,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坚实,目光扫过另外两座等待点火的砖窑和堆积如山的砖坯。“第一次就有这个成果,非常好。总结经验,下一窑,我们会做得更好。”
首次窑火试炼,虽有瑕疵,但大获成功。希望的基石,已然铸就。下一窑的火,很快将再次燃起,为建设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坚固材料。荒岛求生的历程,从此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砖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