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融合了新指标的判别体系在更多复杂任务中得到成功验证,其有效性和优越性逐渐显现。虽然“概率劈”作为一种高风险情境下的保留手段仍在被使用,但其使用的频率和强度都在稳步下降,雷部的整体任务处理效率,开始从谷底缓慢而坚定地回升。那种因过度恐惧误判而导致的集体性迟疑,正在被一种基于更丰富信息、更具信心的审慎所取代。
玄尘真人事件的直接善后工作,也在天庭多个部门的协同下持续推进。虽然那片被戾气污染的土地想要完全恢复生机可能需要数百年甚至更久,虽然遇难真人与那些消亡的生灵无法复生,但雷部与天庭所表现出来的坦诚过错、积极补救的态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界的激烈情绪。玉帝那边,自始至终没有对陈卷和雷部进行额外的处罚,这种沉默的注视,本身即是一种默许和观察。
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雷部风云”,至此,看似暂时告一段落。陈卷所推行的Sop与KpI体系,在经历了初期阵痛、惨烈失败、深刻反思与艰难调整后,终于在这天庭最古老、最威严的暴力机关内部,初步扎下了根,并开始展现出其进化后的韧性。
然而,无论是陈卷还是闻仲,他们心中都非常明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场风波已经逐渐平息,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恰恰相反,许多更深层次的难题就像隐藏在水面下的暗礁一样,默默地等待着这艘刚刚修复的巨舰。这些暗礁可能是技术上的瓶颈、管理上的漏洞、人员的不稳定,或者是市场的变化等各种因素。它们虽然不为人所见,但却实实在在地威胁着巨舰的安全和稳定。
新的判别体系依然无法保证百分百的准确,它只是降低了误判的概率,尤其是针对“牺牲型”目标的误判。但三界之大,无奇不有,未来必然还会出现现有模型无法识别的新的业力形态或伪装方式。
“概率劈”的2.0版本虽然更智能,但本质上仍是一种妥协方案,其效率与消耗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误劈率KpI带来的行为异化——部分仙吏倾向于选择简单明确的目标,规避复杂模糊的目标——这一现象依然存在,需要设计更复杂的激励机制来引导。
雷轰的救赎,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那些深层次的、体系性的伦理困境和决策风险。这种救赎更多地是一种表面上的弥补,而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西方佛界的觊觎与渗透,始终如同悬顶之剑,他们提供的“帮助”越是诱人,其背后所图可能就越大。
雷部的故事,仅仅是天庭这场宏大变革中的一个激烈缩影。它证明了变革的艰难与必要,也暴露了工具理性的局限。更多的挑战,不同的形态,还在后方等待着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