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后是不菲的赏赐,还有一张“进士会元”的匾额,以资鼓励。
听她念着赏赐名录,围观群众都露出羡慕和崇拜的眼神,“原来这就是会元大人该有的赏赐啊。”
“你知道吗?人家上次还是举士解元呢!”
“连中两个头名,这家女君真是前途无量啊!”
“她还是赘妻呢,封东家眼光是真毒辣,给自家无颜小郎赘了个这么好的妻主。”
听着周围人的窃窃私语,封青羽与有荣焉地昂头挺胸。
外界对自己的贬低他已经能毫不在意,因为在他心里这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忮忌,要是自己真中了计和妻主离心那才是得不偿失。
但是外人对妻主的夸赞他倒要照单全收,因为妻主在他心里就是那么完美的人。
他巴不得让全天下人知道妻主的好。
女官宣讲完赏赐后,又告知了殿试时间,“两月后,陛下将对三甲进士进行殿试,到时会元大人记得早点动身进京,将引路贴交于京府,自会有官差安排殿试事宜。”
“多谢大人。”
让封夏把红封递给女官,女官满意而笑,带着手下离去了。
围观群众赖着不走连连道喜,蓝心湄和上回一样,又撒了会儿钱,又做了场慈善,才止了承州城的话题风头。
回了主院,这次不管蓝心湄怎么死缠烂打,封青羽都坚持不肯白日喧淫了。
“殿试可是要见陛下的,我知妻主文采出众,可多一个时辰温书,见圣表现就更好更稳妥。”
蓝心湄心里还想说自己放过皇帝,哪里需要好好准备了。
封青羽的态度异常坚定,推她去书房,“侍身还得去收拾一下进京的行李,管家姨留下来处理事务,可三个孩儿都要去呢,要收拾的东西太多了。”
他俩这三年也不是只顾着缠绵,早就把封家产业发展到京城了,还让封夏在那边置办了房产,就为了到时候一家人陪蓝心湄赶考方便住。
万一以后蓝心湄在京城当官,那个房子也就成了正式的新家。
虽然住的地方有了,但一家五口人的行囊也不是一般的繁重复杂,尤其还有才几个月大的小郎在,更是要精细再精细。
夫郎心意已决,蓝心湄只能无奈坐在书房里看起了四书五经。
青羽都在为了他们的未来努力安排,她也得认真一点了。
会试虽然定了进士三甲,但殿试才是最后定输赢的时候。
有许多人憋着一口气想在殿试扭转乾坤,能入了陛下的眼,说不定能从咸鱼大翻身,从二甲三甲一跃成为一甲头三名,不拘什么凤魁、麟元、俊元,重要的是让陛下对自己刮目相看。
以后封侯拜相也未尝不可。
比如从前本朝先帝时期就有案例,有一三甲吊车尾的进士,进了殿试,写的文章正好戳中陛下心意。
陛下大悦,直接钦点她为凤魁(状元),还把自己的六皇子赐婚给她,让她尚了皇子,最后她还成了先帝时期的宰相。
要不是她站错队被清算,说不定现在还在朝廷里兴风作浪呢。
正是因为有不止她一个例子,所以许多进士都会为了殿试废寝忘食,钻研文章,琢磨陛下喜好。
蓝心湄正经了起来,翻找来不少当朝皇帝科举殿试钦点为凤魁的文章。
仔细了解了一下皇帝欣赏的文风,还有她的喜好。
蓝心湄大概心里有了数。
脑子里过了一遍,她就有了把握。
她相信,只要自己出马,凤魁手到擒来。
自己的事解决了,她也不想当甩手掌柜,主动帮夫郎安排事宜。
这次进京除了他们一家五口,还要带上一些仆从护卫,再加上三宝的乳郎,大宝二宝的启蒙先生和仆从。
合计一算,还是不少人,那要准备的东西更多了。
帮着筹备了五六天,一家人才动身进京。
一路上他们都走官道,明明是官道却坎坷不平。
承州离京城不算太远,都走了大好几天。
蓝心湄都不敢想象其他省份路途遥远的,如何能在两个月内赶到京城。
中间他们还碰到过山贼,不过都被封夏出面解决了。
“离京城也不远,天女脚下,居然也有山匪……”封青羽抱着小儿子胆战心惊。
蓝心湄把他和另外两个女儿搂在怀里安抚,眼神里闪过深思,心里有了些许想法,不过具体还得殿试过后再说。
坎坎坷坷地走到了京城新家里歇下。
封夏不愧是系统出品的傀儡,一应事务都办的十分妥帖。
新的封府格局也与承州封府差不多,让封青羽和两个女儿很快就适应了下来。
到了京城,蓝心湄先去递交了路引,很快就有官差恭敬地递给她一个名牌,“这是您的牌子,等到了时间,您将会和其他进士共同在皇城门口等待统一进行殿试。”
蓝心湄好奇地问了一句,“就只有一个牌子?不给进士们安排食宿吗?”
官差尴尬一笑,面前的极有可能当官,随便都能弄死自己,她也不想打哈哈,老老实实地说道,“之前的确要给进士大人们安排食宿的,只是陛下旨意,要科举廉洁,能考上进士的能力优秀,自是有能力解决食宿这等小事,官府就不必开支浪费了。”
蓝心湄也是大开眼界了。
确实,考上进士的人都会有官绅富商主动送钱送地的,可人家人生地不熟的,没落脚的,万一客栈住满,租房被坑咋办?
还有的进士万一高风亮节,没收过一个子儿,穷困潦倒的,又该咋办?总不能让进士大人露宿街头吧?
这事儿办的,蓝心湄对本朝皇帝的印象越来越不好了。
会试是要各省自理的,官道是不修的,食宿补贴是要节俭的。
皇帝她省这么多钱是要拿来干啥?
她摇了摇头,没多说什么,和官差道了声谢就离开了。
回了封府,蓝心湄就不打算出门了。
京城遍地是权贵,她也怕惹到什么不该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