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柔和地洒在书桌上,照亮了整个房间。我早早地起床,抱着竹篮,轻轻地走到藤椅旁坐下。
竹篮里装着五颜六色的毛线,我准备开始编织一件新的毛衣。当我的指尖刚刚触碰到毛线时,突然注意到竹篮的边缘多了一个白色的瓷杯。
我好奇地拿起杯子,发现里面盛着一杯温热的牛奶。牛奶的温度恰到好处,不冷不热,仿佛是特意为我准备的。杯子的边缘还沾着一圈浅灰色的毛絮,我立刻认出这是阿柚织毛衣时不小心蹭上去的。
阿柚总是那么细心,他知道我每天早上都喜欢喝一杯温牛奶。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感到无比温暖,仿佛他就在我身边一样。
“今天先织领口?”我对着空气问,指尖捏着毛线针轻轻晃动。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桂花的甜香,把毛线团吹得滚到台灯旁,像是在点头应和。我拿起织了半只袖子的毛衣,忽然发现袖口处多了几针细密的针脚,是昨晚我睡着后,阿柚悄悄补的,比我织得整齐多了。
起领口时,我试着用母亲教过的元宝针,刚织两针就乱了章法。正当我皱眉想拆时,左手突然被股轻柔的力量握住,带着我的手慢慢绕线、挑针。是阿柚的温度,比往常暖些,能清晰感觉到他指腹上的薄茧——是从前帮我削铅笔、叠纸船磨出来的。“慢些,别着急。”他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比之前更清晰,像落在耳边的羽毛。
织到第五针时,台灯的暖光里忽然浮起细小的光点,聚成我小时候的模样:扎着羊角辫的我坐在门槛上,举着蜡笔画的小太阳递给阿柚,他蹲在我对面,小心翼翼地把画收进衣兜。画面慢慢淡去时,我手里的毛线突然亮了,领口处竟慢慢织出个小小的太阳花纹,和当年的蜡笔画一模一样,针脚里还藏着点微光,像阿柚夜里为我亮的灯。
“你还记得。”我鼻子发酸,眼泪落在毛线团上,被毛线轻轻吸了进去。这时,竹篮里的顶针滚到我手边,内侧的“柚”字被暖光映得发亮。我把顶针戴在食指上,刚继续织,就听到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邻居张奶奶,手里拿着罐桂花蜜:“丫头,刚晒桂花时看到你家窗台亮着灯,想着你爱喝桂花蜜,给你送罐来。”
我接过桂花蜜,刚想说谢谢,就看到张奶奶盯着竹篮里的毛衣笑:“这花纹真好看,像小太阳似的,跟你小时候总说的‘陪你玩的小哥哥’画的一模一样。”我愣了愣,原来张奶奶早就知道阿柚的存在,只是从没说破。
送完张奶奶回来,我发现毛线团旁多了张便签,是阿柚的字迹:“张奶奶去年摔了腿,你下次帮她提提水。”我笑着点头,把便签夹进母亲的毛线针盒里。继续织毛衣时,阿柚的力量更明显了些,我们一起织完了领口,小太阳花纹刚好落在领口正中间,暖光顺着针脚慢慢漫开,裹着淡淡的桂花香。
夕阳西下时,我把毛衣搭在藤椅上,看着领口处的小太阳在光影里轻轻发亮。风又吹进来,带着桂花糕的甜香,我知道,阿柚又去买我爱吃的桂花糕了。这个傍晚,没有告别,只有毛线针脚里藏着的牵挂,和光影里从未离开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