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九点,“灵境”项目市场调研小组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第三会议室举行。
苏念提前十分钟到达,选了个靠中间但不显眼的位置坐下,再次检查了一遍修改后的访谈提纲和准备好的资料。她注意到李晓晴也来了,坐在她对角线的位置,正低头翻看手机,表情淡漠。
项目负责人,产品部的赵峰经理最后到场,他是个四十岁左右、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男人。他扫视了一圈与会人员,目光在苏念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没有多余的表情。
“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赵峰开门见山,“首先欢迎新加入的同事,苏念,负责用户深度访谈模块。苏念,你先说一下你的访谈思路和提纲。”
突然被点名,苏念心头一跳,但很快镇定下来。她打开准备好的ppt,站起身,走到前方的小白板旁。
“各位同事好,我是苏念。”她声音清晰,带着恰到好处的自信,“基于对项目资料的理解,我将用户访谈的核心目标定位在:挖掘潜在用户对VR\/AR技术除了娱乐之外,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景下的深层需求、使用障碍及情感期待。”
她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核心需求、使用障碍、情感共鸣、场景延伸。
“访谈提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苏念条理清晰地阐述,“第一部分,基础认知与体验,了解用户对现有VR\/AR产品的接触程度和直观感受;第二部分,场景化需求探索,引导用户想象在特定场景(如远程协作、技能学习、虚拟社交、文化体验)下使用‘灵境’的可能性和期待;第三部分,痛点与顾虑挖掘,重点关注技术眩晕感、隐私安全、设备便携性、内容匮乏等潜在问题;第四部分,价值感知与付费意愿,探索用户认为‘灵境’能带来的核心价值及其货币化潜力。”
她结合具体的访谈问题,解释了每个部分的设计逻辑和期望获取的信息。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显然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确保访谈效果,我计划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预留足够的灵活性,根据用户的反馈实时调整追问方向。同时,会注意记录用户的非语言信息和使用场景描述,力求获取更立体、真实的用户画像。”苏念补充道。
讲解完毕,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
赵峰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问题设计上,孙倩给你的反馈修改得怎么样了?”
“已经根据孙姐的意见做了调整,重点更突出,问题也更口语化,便于用户理解。”苏念回答道,将修改后的电子版提纲发到了会议群里。
孙倩看了一眼,淡淡开口:“比初稿好多了,可以先按这个版本小范围试访谈一两个用户,看看实际效果再微调。”
“我同意。”赵峰总结道,“苏念,你抓紧时间联系用户,本周内完成至少两场试访谈,周五小组会汇报初步发现和提纲优化建议。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赵经理。”苏念立刻应下。
“好,那访谈部分就先这样。我们讨论下一个议题……”赵峰转向其他工作。
会议继续进行,苏念暗暗松了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她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审视,有好奇,似乎她刚才的表现有些出乎某些人的预料。
散会后,大家陆续离开会议室。苏念正在整理笔记,李晓晴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看似友好的笑容。
“苏念,刚才讲得不错嘛,准备得很充分。”李晓晴语气轻快,但眼神里没什么温度,“用户访谈可是个技术活,不像写报告,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会跟人打交道。你刚毕业,没什么经验,需不需要我介绍几个以前合作过的优质用户给你?免得你一开始就碰壁。”
这话听起来像是帮忙,实则暗指苏念缺乏经验,可能搞不定访谈,甚至隐含着她可能找不到合适用户的意味。
苏念抬起头,回以同样程式化的微笑:“谢谢李姐关心。孙姐已经分享了一些用户招募的渠道和方法,我会先自己尝试联系。如果有需要,再向您请教。”
不卑不亢,既接受了“好意”,又表明了自己独立完成的打算。
李晓晴笑容不变:“那好吧,祝你顺利。不过要抓紧哦,赵经理要求周五就要有初步结果呢。”她特意强调了时间紧迫,仿佛在提醒苏念任务艰巨。
“我会的。”苏念点头。
李晓晴这才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渐行渐远。
苏念看着她的背影,知道这看似平常的对话,实则是一场无形的交锋。李晓晴在给她施加心理压力。
回到工位,苏念没有耽搁,立刻开始按照孙倩提供的渠道和名单联系潜在访谈用户。过程并不顺利,要么电话无人接听,要么对方表示不感兴趣或没有时间。
直到下午,她才终于约到了一位对VR技术颇感兴趣的资深游戏玩家,和一位对AR应用于教育领域有想法的中学老师,将访谈分别安排在周三下午和周四上午。
她刚松了口气,准备为明天的访谈做更细致的准备,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了一条消息,来自……陆时衍。
内容言简意赅:“苏经理,请来我办公室一趟。”
苏念的心猛地一跳。陆时衍直接找她?是为了创新中心的事,还是“灵境”项目?她迅速回顾了一下手头的工作,确认没有疏漏,这才起身,整理了一下衣着,走向总裁办公室。
敲门前,她深吸了一口气。
“进。”里面传来陆时衍低沉的声音。
苏念推门而入。陆时衍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午后的阳光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却丝毫未能软化他冷峻的线条。
“陆总,您找我?”苏念站在办公桌前,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陆时衍抬起头,目光如炬,落在她身上,没有绕圈子,直接问道:“‘灵境’项目的用户访谈,准备得怎么样了?”
果然是为了项目。苏念稳住心神,将上午会议确定的思路和已安排的访谈简要汇报了一遍。
陆时衍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
“用户访谈,关键在于共情和洞察。”听完汇报,他忽然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不要试图去验证你预设的答案,而是要真正走进用户的场景,理解他们的行为、困惑和渴望。数据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但只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告诉你为什么。”
他顿了顿,看向苏念:“记住,你代表的是项目组,甚至是公司,去倾听用户的声音。这份责任,和你之前完成的报告不同。”
苏念微微一怔。她没想到陆时衍会对她说这些,这听起来更像是……指导?她收敛心神,认真点头:“我明白,陆总。我会尽力做好。”
陆时衍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似乎想看出些什么,最终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便重新低下头看向文件:“去吧。”
“是。”苏念应声,退出了办公室。
走在回工位的走廊上,苏念的心绪有些纷乱。陆时衍的话言犹在耳,他是在提醒她,也是在考验她。用户访谈,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对她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洞察力的综合考验。
她握了握拳,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无论前方是机遇还是挑战,她都必须迎难而上。